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业绩差令外资股东不满!宏利基金大幅改组本土团队引入外籍总经理

2024-08-14 12:52

8月13日,宏利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司任命DINGWEN CONG(丁闻聪)为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原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高贵鑫离任后将继续担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图中人物系宏利基金总经理丁闻聪

丁闻聪简历如下:

2010年加入宏利金融,曾任集团战略企划部总监、宏利大中华区业务发展助理副总裁、宏利亚洲养老金业务战略及业务开发董事总经理等职位。

2023年起担任宏利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总经理、法定代表人。2024年 8月加入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

丁闻聪为加拿大国籍,拥有全球化背景、熟悉宏利集团、拥有深厚的养老金融经验,同时丁闻聪也是宏利投资管理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全程主导参与了宏利基金由合资转向外商独资时的股权收购,丁闻聪的此次上任或将发力中国区的“养老金融”等相关业务。

宏利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中国首批合资公募之一,曾用名泰达荷银基金和泰达宏利基金。泰达宏利基彼时由天津泰达国际持股51%,宏利投资持股49%。

随着我国放开外资持股限制,2022年11月,宏利投资管理(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受让泰达宏利基金9180万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51%)。公司股东由此变更为宏利投资管理(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持股51%)和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持股49%)。

由于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是宏利金融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因此,此次股权变更后,宏利金融成为泰达宏利基金100%控股股东,宏利基金也变成外资独资公募。

变更为外商独资以后,这家外资基金高管变动频繁,从董事长到总经理再到副总,不断有人离职有人补位,22年下半年宏利基金不但高管换血频繁,很多员工也相继离职了。

下表统计了宏利基金近年来的高管离职情况: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

除了公司高管频繁变动,公司公司权益产品老将刘欣,在7月底一口气卸任了目前管理的全部9只基金。刘欣不仅是宏利基金的基金经理,还在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兼投资总监(权益类),此次卸任想必也与公司改成独资以后的人事变革不无关系。

而值得注意的是,丁闻聪的此次上任是宏利基金历史上的首次出现外籍高管,宏利基金此前曾多次强调建立本土化团队的重要性,也一直依靠本土化团队维持运营,此次丁闻聪的上任加上此前频繁的高管变更,或许是反映了外资股东对当前的本土化团队的业绩表现并不满意。

权益类产品业绩差、费率高,管理规模多年停滞不前

宏利基金成立至今已经二十多年时间,截至目前公司资产管理839.92亿元,还不及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权益类产品发展更是缓慢,股票型基金仅有72.81亿元,混合型基金为117.03亿元。

公司的股票型基金多年来规模一直在低位徘徊,在2021年左右虽有所增长但是一直没有突破百亿,也没有超过14年的规模水平。

下表统计了公司目前在管股票型基金的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

可见,公司的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大部分业绩较差,亏损10%以上的基金占比大半,近三年的业绩同样大幅亏损,有四只产品亏损幅度在40%以上。即便如此,除了指数型基金以外,大部分基金的管理费依然保持在1.5%的高位,并没有像大多数公司一样响应监管号召降至1.2%。

公司的混合类基金与股票型基金类似,同样是业绩较差、管理费偏高,管理规模多年停滞不前,下图是公司混合类基金的管理规模:

货币型基金几无增长,债券型基金发行缓慢

公司的权益类产品发展停滞,固收类业务在较好的发展环境下,也显得差强人意,落后于行业的发展速度,其中货币型基金尤为突出,下图为公司货币型基金的规模情况:

公司的当前的货币型基金仅有3只在运行,规模为214亿元,在居民存款大增,各大基金公司货币基金动辄百亿、千亿的规模且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宏利基金的货币型基金发展明显与行业趋势脱节。

债券型基金为公司的主力产品,当前规模为417亿元,但是其发行节奏却同样与市场脱节,在股票行情不佳、债券基金发行规模大增的23年和24年仅各发行一只债券基金,还不及往年的平均发行水平,可以说错过了债券基金发展的大好时机。

宏利基金成立多年来,权益、固收的发展都差强人意,此次外资股东大刀阔斧的人事变革能否带来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