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日股强势爆发!重回技术性牛市,美银预计最早9月底复苏

2024-08-17 05:56

今日,日本股市再度强势上涨。截止收盘,日经225指数上涨3.64%,至38062.67点,本周累计上涨8.67%,创下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同时,该指数较8月5日低点回升超过20%,表明已重回技术性牛市。

日本东证指数也走高,涨幅接近3%。本周累计上涨7.86%。

 

美国经济数据缓解衰退担忧

 

周四晚间,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1%,高于市场普遍预期,同时也达到2023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较前一周减少7000,总数降至22.7万,表明劳动力市场有所改善。

这极大缓解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同时也降低了投资者对美联储今年大幅降息的预期。

数据发布后,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均走高。15日,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涨13.5个基点,收于4.101%。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上涨0.4%,在汇市尾市收于102.976。

与此同时,美股周四收高,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均涨超1%,纳指涨2.34%。大型科技股普涨,特斯拉涨超6%,英伟达、亚马逊涨超4%,Meta涨超2%,苹果、微软涨超1%。

由于日股走势跟美股有较强联动性,因此美股的走强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日股的上涨。

 

日本经济超预期增长

 

除了美股的带动,日本经济超预期增长也是推动日股走高的重要动力。

日本内阁府15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1%,超过了2.3%的普遍预期。同时,环比增长了0.8%,也超过经济学家预测的0.5%。

这主要是由于日本内需回暖拉动了经济增长,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9个百分点。

基于此,巴克莱将截至2025年3月财年的日本GDP全年增长预期从0.3%上调至0.5%。

该行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预计私人消费将复苏,因为工资涨幅比上一财年更大,实际家庭购买力有所提高,而且在企业盈利强劲的背景下,资本支出保持坚挺。”

 

日本央行或保持谨慎

 

今年3月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从-0.1%上调至0至0.1%范围内,结束了长达8年的负利率时代。而在7月31日,日本央行再次加息1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25%,同时还宣布计划在未来1-2年内逐步缩减购债。

这次意外加息使得日元大幅走强,日本股市连续三日暴跌。8月1日、2日、5日三个交易日内,日经225指数累计下跌19.55%,东证指数累计跌超20%。

暴跌也吓坏了日本央行,使得副行长内田真一上周紧急声明称,不会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提高政策利率。

本周一,日本央行前理事樱井诚也表示,考虑到央行最近加息后引发的市场动荡及日本经济快速复苏的可能性很低,日本央行今年将无法再次提高政策利率。

因此,尽管昨日的经济数据为日本央行加息提供了理由,但预计该行将保持谨慎。

彭博经济学家Taro Kimura指出,二季度的GDP数据可能有助于日本央行辩称其上个月加息的决定是正确的。即便如此,近期股市和日元的波动(部分原因是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可能已使日本央行更加谨慎。

惠誉旗下研究机构BMI也认为,日本央行将采取更加谨慎的加息方式。其分析师表示:“我们预计日本央行将采取更加谨慎的做法,今年再加息25个基点,将利率升至0.50%,低于我们之前预计的50个基点。”

摩根大通全球利率主管则表示,预计日本央行将避免在短期内再次加息,下一次加息可能要等到明年。
 

SMBC日兴证券经济学家称,如果日本央行能够确认经济在第三季度完全回到复苏轨道,该行可能会在2025年1月将利率从目前的0.25%上调至0.5%。

展望日股后续走势,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师Masashi Akutsu及其团队在一份报告中称,日本股市最早可能在9月底或10月反弹,因为在股市大幅下跌后,风险情绪通常需要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反弹。

高盛集团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师Bruce Kirk表示,随着日本股市在经历了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的最大跌幅后重新站稳脚跟,外国投资者正在寻求买入日本股票。

日本财务省的初步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当周,外资抛售总额达到31.3万亿日元,为自2005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买入总额达到31.9万亿日元,也创下了同期的纪录。

Kirk表示:“我们非常担心,回调的规模可能会导致外国投资者兴趣的暂停,但现阶段似乎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认为外国投资者社区某些部分的兴趣水平已经明显提高。”他还建议,投资者应该利用上周的回调买入,因为最近的抛售更多是技术性的,而不是基本面因素驱动的。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