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新财观 | 祁岚:德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经验与借鉴(上)

2024-08-26 20:1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题目:祁岚:德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经验与借鉴(上)

作者: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气候组联合负责人、可持续金融项目主任 祁岚

导读: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包括绿色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是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上海正加速推进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工作,支持服务“双碳”目标。

在此背景下,新华财经联合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推出“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系列专访活动,以期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及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目标贡献专业智慧与力量。本期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内容主要围绕德国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展开,专访对象为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气候组联合负责人、可持续金融项目主任祁岚。

新华财经:2021年德国政府公布了《可持续金融战略》,其核心内容和实施效果如何?

祁岚: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德国制定与颁布《可持续金融战略》不能脱离欧盟的气候政策目标与可持续金融政策框架来讨论。

基于对《巴黎协定》和联和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承诺,从2016年起,欧盟着手于建立一个可持续金融政策框架,并先后推出一揽子可持续金融相关政策举措,包括《欧盟可持续增长金融行动计划》、《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 (EU Taxonomy)、《欧盟绿色债券标准》、可持续性相关信息批露条例法规等。2019年12月,欧盟颁布《欧洲绿色协议》(EU Green Deal),旨在推进欧洲实现到2050年成为首个气候中和大陆。作为欧盟气候政策的顶层设计,《欧洲绿色协议》是一个全方位的政策框架,将可持续性纳入所有欧盟政策,并强调建立一个稳健的金融体系来支持可持续发展。它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全面战略路径,支持欧洲向气候中立、繁荣、绿色、富有竞争力、包容且可持续的经济转型提供所需的公共和私人投资。

在此背景下,德国联邦政府为了支持本国的气候目标,于2021年公布《德国可持续金融战略》。在此之前,德国政府已于2019年6月成立了一个跨部委、跨金融与实体经济部门的合作与协调机制——可持续金融委员会,为德国政府制定可持续金融战略提供建议,促进各利益相关群体间对话,并推进德国与欧盟开展可持续金融领域的相关讨论。

《德国可持续金融战略》是一项以政策为导向的行动方案,旨在推动德国成为领先的可持续金融中心,应对转型带来的金融风险并把握投资机遇。德国政府赋予可持续金融的定义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金融市场参与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将可持续性纳入考量。”该战略重点关注金融市场政策与监管,并强调可持续金融与财政、环境、社会和发展政策以及企业责任等政策领域紧密协同。

德国政府为什么把推动可持续金融作为优先事项?我认为可以总结为“风险与机遇”。在德国政府眼里,发展可持续金融的核心目标与金融稳定紧密相关。支持德国政府制定《可持续金融战略》的出发点,一是应对因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恶化、自然资本损失所造成的金融财务风险对金融系统稳定造成的威胁;二是把握绿色低碳转型的投资机会。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不仅面临着可持续性风险的挑战,同时可以把握产业升级、能源转型、技术革新、知识更新等巨大机遇。如能转型成功,无疑将增强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德国可持续金融战略》是一项全面综合的、以可持续发展未来为导向的一揽子措施,包括1个核心目的、5个具体目标、8个行动领域的 26 项措施。因篇幅所限,无法一一细述,只拣几项核心内容展开:

首先,《德国可持续金融战略》明确了德国在本国、欧盟以及国际范围内可持续金融议程事项上的定位以及加强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的决心。在2022年担任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期间,德国将可持续金融确定为一项重要议题,明确加强全球层面的对话,继续支持气候行动财政部长联盟(CFMCA)及作为创始成员参与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等相关倡议。同时,德国政府强调在发展合作中加强可持续金融,建立和执行有利的框架性条件和标准,有针对性地扩大促进官方发展援助(ODA)及技术支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建立可持续金融体系。该战略引援的例子,比如,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代表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 (BMZ),支持巴西和越南等国的央行、财政部、经济部和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和投资。再比如,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通过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为拉丁美洲绿色债券基金(LA GREEN)提供了初始资本,通过其绿债市场锚定投资者的作用提振绿色资本市场的信心。

其次,德国政府意识到提高透明度对可持续金融战略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可信可比、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融资的关键要素。作为欧盟成员国,德国致力于在本国落地细化欧盟层面的一系列可持续法规倡议、法规和透明度准则,包括《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EU Taxonomy),欧盟绿债标准,欧盟监管下的企业、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可持续信息批露要求。2021年《德国可持续金融战略》中就对企业 “非财务信息”披露报告要求清单达成了一致,所有上市公司和大型有限责任公司都需提交可持续发展报告并满足相应的最低要求。例如,报告中须披露气候风险,报告必须经过审计师鉴证,防止“洗绿”。为了避免重复或相互冲突的披露报告要求给企业带来额外负担,德国的环境信息批露方面的政策与欧盟报告标准相协调,融合欧盟当前法规和最新要求。德国认为,欧盟层面的可持续透明度报告要求应成为推进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引擎”,寄望在此基础上推动欧盟标准与全球可持续报告标准的统一协调,并基于 “双重实质性” 原则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过去几年,我们已见证了德国在推进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的努力,包括德国法兰克福申请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新总部所在地。

最后,该战略强调了德国政府在可持续金融发展中的表率引领作用。可持续财政政策是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抓手,政府承担着将可持续性议题纳入财政决策考量的主要职能。德国政府主动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联邦预算联系起来。在德国联邦政府各部委遴选出符合条件的绿色财政支出基础上,德国政府于2020年9月首发绿色主权债券,其绿色债券框架遵循ICMA《绿色债券原则》与欧盟绿债标准的要求。迄今为止,德国已发行了不同久期的绿色债券,逐步建立一条绿色债券收益率曲线,使其成为欧元区绿色资本市场的基准。另外,德国政府也尝试逐步调整投资方向,要求联邦公务员养老基金逐步将其投资转向可持续指数投资,要求股权投资与欧盟气候转型基准保持一致,包括基准权重和选择基础资产等方面。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基准气候投资组合与脱碳路径相符合。

新华财经:德国在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实践和创新?

祁岚:首先,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创新方面,德国联邦政府通过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对绿色资本市场政策导向与资金引导起了示范作用。

2020年9月2日,德国政府发行首单10年期的绿色联邦主权债券,募集资金65亿欧元,获得了市场五倍超额认购。所募资金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交通、能源与工业、国际合作、研发创新,及农林和生物多样性这五个领域的政府绿色支出。德国政府于同年11月成功发行第二笔50亿欧元的绿色债券。这两只证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表明,投资者愿意为“绿色因素”支付溢价("greenium")。

德国绿色主权债券采用创新的“孪生债券” 模式发行,将绿色联邦债券与德国普通主权债券进行锚定,赋予两只债券相同特征,包括相同的久期、利率、计息日和到期日。这一发行方式有助于保证流动性(通过绑定一只普通联邦政府债券,投资者随时可将绿债换为普通政府债券),并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德国联邦金融署(GERMAN FINANCE AGENCY)可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流动性,确保收益率处于合理区间,有助于形成绿色债券定价基准。

自2020年以来,德国政府按计划逐步发行了不同久期的绿色主权债券。随着期限结构的完善,最终将建立起绿色债券收益率曲线,为欧元绿色债券市场提供交易参考与定价基准。同时,通过比较绿色债券与传统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投资者可以确定“绿色溢价”。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就德国首单绿色主权债券发行为德国联邦财政部提供了技术咨询。

其次,银行是实体经济部门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在经济绿色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中国相似,德国金融体系也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即以银行业为主导。德国的信贷市场包括三个支柱,第一支柱是以德商银行、德意志银行为代表私有商业银行;第二支柱是合作银行;第三支柱是公共信贷机构,主要是储蓄银行和州立银行。德国银行基本都加入了由联合国发起的净零银行联盟(NZBA),承诺最晚于2050年实现100%银行贷款组合的净零排放。

以德国中央合作银行(DZ Bank) 为例。该行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纳入银行的核心业务战略,并推出多项具体措施支持难减排行业(hard-to-abate sector)的脱碳计划。截至2022年12月,该行用以支持难减排行业的转型资金占其总贷款的13%。通过采用《巴黎协定资本转型评估工具》 (Paris Agreement Capital Transition Assessment,PACTA) 这套情景分析工具 ,DZ Bank将钢铁、水泥、能源、汽车、航空这五个难减排行业作为重点转型支持行业,结合各行业当前实际减排量、市场发展情况及潜在风险因素,帮助制定行业转型目标和脱碳路径。

德国的公共金融部门,以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为例,发挥了开发性银行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中的引导作用,系统投资于企业转型进程中呈现的重组机会。2014年以来,KFW是欧洲绿色债券市场的先行者,也是全球最大的绿债发行机构之一。KFW致力于为转型技术提供资金,设立了一项100亿欧元的“未来基金”,将可持续考量和ESG标准纳入投资决策,用于支持德国可持续及新兴技术发展以及在环境与社会领域的创新企业。

另外,德国政府在外贸融资和联邦信用担保中明确将可持续因素纳入考量,包括:致力于推动可持续科技的出口及全球使用;终止对煤炭相关出口的公共支持;审查对与其他化石燃料有关的出口的支持,提高可持续性和气候行动的透明度。

最后,在投资产品层面,德国《可持续金融战略》提出了一项可持续发展“红绿灯”体系的措施。该体系将为德国金融市场的产品引入一套强制性“红绿灯”标签指引,有助于投资者快速简单地将产品可持续性表现纳入其投资决策。随着该措施的推行,德国将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继续发挥先锋作用。

新华财经:GIZ作为协助德国政府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在支持中德气候金融、绿色可持续金融领域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祁岚:GIZ是全球范围内最早致力于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发展的国际组织之一。在中国,GIZ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过去八年中,在德国联邦政府委托下,GIZ通过全球项目、中德双边政府合作项目及创新的公私合作伙伴项目,在中国开展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以下是部分具体举措和重要成果:

1、助力新兴市场金融机构可持续投资(2015-2021年)

在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委托下,GIZ在中国开展“新兴市场可持续金融对话”项目,与国际和新兴市场的金融监管方、银行、投资者、交易所、智库和高校合作,开发并试点前沿可持续投资工具(如气候情景分析与环境压力测试),赋能金融机构做出可持续的投资决策。2016-2017年,GIZ与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全球九大银行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干旱压力测试,评估干旱风险对银行投资和企业违约率的影响,项目成果纳入G20汉堡峰会的绿色金融研究成果。

2、推动新兴经济体绿色债券市场发展(2016-2019年)

同样在BMZ的委托下,GIZ与国际伙伴合作推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GIZ携手北欧斯安银行(SEB)、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和欧洲投资银行(EIB)等机构推进符合国际最佳实践的环境、市场和透明度标准以及绿色债券原则(GBP)框架,并针对中国绿债市场全生态体系目标群体,即包括金融监管方、发行方、承销方、投资者、第三方认证或鉴证机构开展能力建设。GIZ还为中国公司海外发行绿色债券提供能力建设。

3、开展可持续金融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2021-2024年)

GIZ与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合作开展“可持续金融主流化”项目,针对金融从业人员、高校金融专业学生分别设计可持续金融课程,在中国三所大学开展课程试点,覆盖ESG投资、商业银行可持续实践、转型金融、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批露、环境气候风险分析等13个议题。通过开发可持续金融知识在线学习和大学课程等公共知识产品,惠及金融监管机构、金融协会、金融市场参与者和高校学生。合作项目下所打造的公共知识产品为中国及全球高校树立典范,促进可持续金融课程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切实推进可持续金融理念及实践的主流化。

4、搭建中德可持续金融专家对话平台(2022年起)

受德国联邦政府委托,在国际气候倡议(IKI)的框架下,GIZ通过“中德气候合作-气候伙伴关系项目”推动中德、中欧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政策及实践合作,旨在搭建一个中德、中欧之间可持续金融及气候投融资的专家对话平台,推进中德、中欧在可持续金融政策框架、政策进展与倡议、激励措施、跨部门间协调机制以及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率作用等方面开展交流互鉴,并分享金融市场、产品与实践如何支持经济净零低碳转型。GIZ与中方合作伙伴举办一系列中德专家对话,探讨债务类工具、权益投资、保险与气候灾害风险管理等主题,进一步推动中德、中欧跨境绿色投资。比如,推进德国企业或金融机构在中国发行绿色熊猫债券或是中国企业海外发行绿色金融产品。

在气候金融方面,GIZ在中国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开展气候投融资政策研究与气候投融资能力建设,同时支持中方合作伙伴开发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论以及转型风险压力测试工具等研究与试点工作以赋能金融机构可持续投资决策。此外,GIZ支持中德智库开展《中德转型金融联合研究》,致力于在《G20转型金融框架》的基本原则下进一步推进中德双方就转型金融定义达成共识,丰富G20转型金融的典型国家案例。

编辑:刘润榕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