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河南研究合辑(中原证券,2024年8月)

2024-08-31 07:16

目录

【河南专题研究】河南资本市场月报(2024年第7期)

【河南专题研究】河南研究:经济数据跟踪(2024年7月)

【中原食品饮料】双汇发展(000895)2024年中报点评:肉制品需求承压,延续高分红政策

【中原农林牧渔】牧原股份(002714)2024年中报点评:养殖板块量价齐升,业绩同比扭亏为盈

【河南专题研究】合成生物产业链分析及河南产业概况

【中原医药】羚锐制药(600285)公司点评报告:利润增长超预期,业绩稳步增长可期

【中原机械】思维列控(603508)2024年中报点评:铁路设备更新催化需求回暖,上半年新签订单增长30%

【中原机械】通达股份(002560)2024年中报点评:中报业绩不及预期,经营拐点有望出现

【河南专题研究】河南资本市场月报(2024年第7期)

核心观点:

经济运行情况:2024年7月份我国主要经济指标边际走弱,“供给偏强而需求偏弱,外需偏强而内需偏弱”的结构性特征仍然延续,提振有效需求仍是经济修复的核心要点。7月份,河南省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小幅回落但仍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动能虽受需求端扰动但新质生产力培育热度不减,仍需政策发力巩固经济向好基础。1-7月份,中部各省经济基本延续上月态势平稳恢复,河南省经济增势在中部六省中表现居中。

宏观政策跟踪:2024年7月金融监管部门在完善资本市场制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扩大有效需求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河南省政府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以及稳定经济增长基础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具体包括:《河南省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实施方案(2024-2026年)(试行)》、《2024年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等;中部六省其他省份也发布有关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证券市场情况:7月份,河南指数下跌3.82%,跑输上证和沪深300两大基准指数。当月,豫A股涨幅前3位是天迈科技(40.53%)、宇通重工(25.49%)、众诚科技(22.97%),豫H股涨幅前3位是升能集团(33.42%)、金源氢化(17.65%)、卫龙美味(17.64%)。

上市公司情况:7月,河南省上市公司暂无变化。7月末,河南A、H股上市公司136家(A股111家、H股31家),A股总市值13185.94亿元,较上月下降3.95%,规模全国排名第11位,中部六省第2位。

拟上市公司情况:截至7月底,河南省IPO审核通过尚待发行公司仅有速达股份1家,批复有效期到今年11月份。7月,河南申报企业暂无变化,目前,河南省4家IPO申报在审企业,合计拟融资规模为25.40亿元。

投资建议:7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年中工作会议,重点强调要提升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7-8月,河南省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相关政策频繁出台,为科创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8月底,上市公司中报也将全部披露结束,建议关注河南省科技创新类公司和中报高增长的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全球系统风险不确定性;经济增长和业绩不及预期;市场流动性风险。

【河南专题研究】河南研究:经济数据跟踪(2024年7月)

核心观点:

全国经济运行情况:2024年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同比增长3.6%,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同比增长6.2%。总体来看,7月份我国主要经济指标边际走弱,“供给偏强而需求偏弱,外需偏强而内需偏弱”的结构性特征仍然延续,提振有效需求仍是经济修复的核心要点。接下来在全球制造业景气度下行预期下,内需增长压力将更为突显,故仍需系列增量政策持续发力,稳固经济增长预期。

河南省经济运行情况:2024年7月份,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4%,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9.4%。总体来看,7月份河南省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小幅回落但仍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动能虽受需求端扰动但新质生产力培育热度不减。7月23日河南省政府出台《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从8个方面谋划部署40条举措加力推动全年目标顺利完成,伴随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经济向好基础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河南省18地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河南省18个地市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从经济总量来看,18地市经济总量排名基本延续2023年趋势,郑州市以超越第二名2.5倍的GDP总值拉动全省经济,洛阳市和南阳市两个区域副中心城市分列二三。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有11个地市的GDP增速跑赢河南4.9%的“平均线”。但是与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相比较,仅漯河、许昌、鹤壁、三门峡这4个城市达成目标。细分指标比较,上半年河南省有5个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0%以上,六成城市工业生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有3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7.0%以上,近80%的城市社零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各地市固定资资产投资普遍表现强劲,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固投增速达到10.0%以上。

风险提示:1.7月系列稳增长政策如央行降息、《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等密集出台,政策落实进度不及预期影响经济修复进度;2.当前需求端变化对经济走势的牵引较强,内需恢复不及预期影响经济修复进度;3.全球制造业PMI波动至荣枯线以下,海外宏观经济具有下行风险。

【河南专题研究】河南研究:漯河市经济及产业发展分析

核心观点:

经济与财政运行情况:漯河市经济总量在河南省位于第五梯队,2024年上半年漯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38.2亿元,贡献了全省约3%的经济总量。从增速来看,漯河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态势。2023年,漯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收9.33亿元至136.3亿元,居河南省第1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3.4%;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居全省第7位,区域财政自给能力相对较好。

经济结构及优势产业:2023年,受益于服务业需求大量释放,漯河市第三产业迎来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8:39.8:51.4。支持临颍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三链同构”促三次产业融合,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支持舞阳县围绕盐化工产业链填平补齐和优势放大,加快培育临颍装配式建筑和现代家居、召陵电力装备和宠物食品、郾城大健康、源汇区医疗器械和智能制造、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食品装备制造和液压科技等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布局规划:2023年漯河市出台《漯河市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的原则,梳理出现代食品、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市级产业集群11条产业链和县(区)级8条特色产业链,为未来几年产业发展明确方向。预计到2025年年末,三个产业集群产值将达到千亿级规模,11条市级产业链将达到百亿级规模。现代食品聚焦营养健康、食药同源和未来食品三大主攻方向;先进制造聚焦智能装备制造、超高压流体应用、低空产业制造等有潜力有优势的产业;新材料聚焦氟硅新材料、可降解新材料等领域。

重点园区及代表企业:据Wind统计,漯河市各类产业园区39个,占全省比例3.07%;入驻企业2.44万家、占全省比例1.93%。依据漯河市11条重点产业链,双汇发展、卫龙、南街村、中大恒源、中誉宠物、金大地化工、利通液压、保利协鑫等企业值得关注。

小结:从区域角度看,老城区和市辖县建设对漯河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从产业角度看,各区县在充分发挥食品加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对物流服务、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等产业布局也加大力度;从企业角度看,多家国际和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在漯河市投资建厂,成为推动漯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漯河市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方面,招商引资带动作用不可忽视。

风险提示:经济和产业政策调整风险;数据信息动态变化与最新实况可能存在偏差;掌握资料和信息有限,所列示代表企业不够全面等风险。

【中原食品饮料】双汇发展(000895)2024年中报点评:肉制品需求承压,延续高分红政策

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低于预期,中期延续高分红政策。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75.93亿元,同比下降9.31%;归母净利润22.96亿元,同比下降19.0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31亿元,同比下降16.3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35.78亿元,同比增长916.92%。其中,2024Q2营收为133.64亿元,同比下降9.78%;归母净利润10.25亿元,同比下降24.02%。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减少主要受包装肉制品、生鲜猪产品销量下降,以及禽产品价格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另外,公司延续传统高分红政策,2024年中期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6元(含税)的比例实施利润分配,分红率为99.58%。

包装肉制品:Q2市场需求承压,吨利创历史新高。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上半年,包装肉制品业务销售收入为123.73亿元,同比-9.64%,占总营收比例44.71%;实现营业利润33.24亿元,同比+5.95%,经营利润率为26.86%,同比+3.95pcts;上半年销售量为70.44万吨,同比-9.51%,吨利约4719元/吨,同比+17%。其中,2024Q2包装肉制品板块收入55.8亿元,同比-15.19%;营业利润14.37亿元,同比-4.57%;经营利润率25.75%,同比+2.86pcts。2024Q2肉制品板块营收降幅环比扩大,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不振,线下传统渠道销量下滑明显所导致。盈利方面,得益于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上半年肉制品吨均盈利和总体盈利创历史新高。

生鲜产品:上半年利润明显下滑,Q2业绩环比改善。2024年上半年,生鲜品业务实现营收133.25亿元,同比-16.14%,占比48.15%;实现营业利润2.52亿元,同比-43.88%,经营利润率为1.89%,同比-0.94pcts;上半年销售量为61.94万吨,同比-14.23%,吨利约407元/吨,同比-34.5%。其中,2024Q2生鲜板块收入74.26亿元,同比-7.01%;营业利润1.56亿元,同比+7.77%;经营利润率2.11%,同比+0.29pcts。受到2023年同期冻品储备产销基数较高,叠加一季度冻品价格低迷,导致公司生鲜品板块营收、利润下降明显。2024年二季度,随着猪价的加速上行,公司生鲜品业务盈利得到明显改善,Q2营业利润环比由降转增。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肉类加工行业龙头,产品线齐全,产品品类丰富。考虑到公司肉制品销量短期承压,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41/60.45/59.26亿元(前值为61.00/66.23/66.37亿元),EPS分别为1.57/1.74/1.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68/13.22/13.48倍。根据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情况,未来公司估值仍有扩张空间,考虑到公司龙头优势显著,且分红率较高,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猪价波动、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事件等。

【中原农林牧渔】牧原股份(002714)2024年中报点评:养殖板块量价齐升,业绩同比扭亏为盈

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符合预告,同比扭亏为盈。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568.66亿元,同比+9.63%;归母净利润8.2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7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54.74亿元,同比转正。其中,2024Q2营收为305.94亿元,同比+10.56%;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环比均扭亏。春节后,随着猪价的加速上行,叠加成本端的改善,公司盈利水平逐步释放,推动上半年业绩同比扭亏。

供应收紧,猪价加速上行。从产能来看,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同比下降6.01%;6月末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6.4%;2024年上半年出栏生猪3.64亿头,同比下降3.07%。前期产能的调整促使供应端压力减轻,猪价重心持续上移,2024年2月-7月生猪出栏均价逐月抬升。根据博亚和讯统计,2024年7月生猪均价18.78元/公斤,环比+1.84%,同比+31.67%,行业进入全面盈利期。2024年下半年,生猪市场供应收紧仍将是带动猪价上行的主要驱动因素。

公司养殖成本下降,猪价上行推动盈利水平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出栏生猪3238.8万头,同比+7%,其中商品猪2898.2 万头,仔猪309.3万头,种猪31.2万头。截至2024年6月,公司生猪养殖完全已降至14元/kg左右,相比于2023年全年平均15.0元/kg下降了1元/kg左右。随着公司在疫病防控、营养配方、种猪育种、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的投入,生产效率将持续提高,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在屠宰肉食业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计屠宰生猪541.5 万头,完成鲜、冻品猪肉销售62万吨;屠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9.81亿元,同比+15.06%,占总营收17.55%。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已在全国设立26家屠宰子公司,所有屠宰生猪均来源于公司自有养殖场,屠宰、肉食业务已在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设立60余个服务站。后续公司会积极拓展屠宰肉食业务销售渠道,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与产品结构,通提升生产效率与运营能力,增强屠宰肉食业务的盈利能力。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考虑到猪价波动和屠宰板块产能释放情况,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53/179.31/164.68亿元,EPS分别为2.92/3.28/3.01元,对应PE为16.33/14.53/15.82倍。根据生猪养殖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情况,公司估值处于合理区间。考虑到公司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和屠宰板块的业绩增长空间,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猪价大幅波动、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动物疫病、行业产能去化不及预期等。

【中原食品饮料】仲景食品(300908)2024年中报点评:主业保持高增,盈利提升显著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同比增16.98%;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0.98亿,同比增16.37%。仅二季度,公司收入为2.64亿,同比增11.51%;归母净利润为0.49亿,同比降2.16%

收入整体保持较高增长。上半年,调味食品共计收入3.17亿,同比增17.89%,收入占比58.92%。其中,葱油酱的收入保持了较高增长,成为继香菇酱之后的大单品。上半年,调味配料收入达到2.15亿,同比增13.60%。公司整体收入增长仍较快。

公司对电商渠道的投放力度加大,电商渠道实现高增。上半年,电商渠道的销售增长达到87.61%,收入达到1.19亿元,主营收入占比提升至22.31%。同期,线下渠道实现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5.54%。由于公司对电商渠道的投放力度加大,当期的线上增长相对突出。

经销商数量及合同负债增加,销售渠道处于扩张阶段。截至中期,公司的经销商数量达到 2095个,同比增加 233个。截至中期,公司的合同负债金额达到0.26亿元,同比增长52.94%。经销商预期积极,经销渠道处于扩张阶段。

由于成本下降,产品毛利率提升显著。但电商推广费用较高,导致销售费用率上升。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达到43.76%,同比升3.14个百分点。其中,调味食品的毛利率达到43.20%,同比升2.48个百分点;调味配料的毛利率达到44.0%,同比升4.03个百分点。上半年原料成本下行,是公司产品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上升2.64个百分点至16.05%,电商渠道投入较多是主要原因。由于销售费用增加较多,以及政府补贴减少,上半年公司净利率下降0.84个百分点至18.64%。

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5、2026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48、1.67、1.89元,参照8月5日收盘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 17.39倍、15.36倍和13.58倍。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大单品能否持续高增长,仍要通过市场和时间的检验;成本下降带来的毛利率上升具有周期特性,警惕下一阶段随着成本上升而导致的盈利回落。

【河南专题研究】合成生物产业链分析及河南产业概况

核心观点:

全球合成生物产业概况。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又称为工程生物学,该学科结合了生命科学观察分析方法和工程学设计思维的学科。在生物合成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方法设计新的生物系统,或者改造旧的生物代谢过程,甚至从头合成有特定功能的生物系统,从而实现新的功能或者新物质合成。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合成生物学工艺符合低碳发展的方向,在合适工艺条件下,能够以较低成本,较高效率的方式来运作。相较于天然提取法,合成生物学在合适工艺条件下也表现出效率高,成本低,非资源依赖等特点。但目前全球的合成生物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合成生物产业概况。2010年之后,我国逐步加强合成生物领域的顶层战略规划,密集出台加快合成生物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未来合成生物产业仍将处于政策红利期。

河南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情况。目前河南省的合成生物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河南省将着力构建“一核、五基地”为主体的生物经济发展布局。“一核”即郑州和新乡联动发展的生物经济核心区,“五基地”即洛阳、濮阳、南阳、商丘、周口等5个生物经济基地。瞄准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重点研发计划,建设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成果转化平台。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加快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和“瞪羚”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体系。2023年底,河南投资集团整合现有生物产业资源,成立了河南生物产业集团。目前河南生物产业集团已拥有多家生产、中试、销售型企业。主要企业为牧原股份旗下公司牧元安粮,龙都天仁,巨龙生物,飞天生物等。

风险提示:产品同质化导致竞争加剧,价格下降风险;规模化量产风险;技术及市场突破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国家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中原医药】羚锐制药(600285)公司点评报告:利润增长超预期,业绩稳步增长可期

核心观点:

公司前身为河南省信阳羚羊山制药厂,始创于1988年8月;1992年6月,羚羊山制药厂和香港锐星企业公司合资组建了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1999年6月,引入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新股东,完成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为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285。河南羚锐集团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截至2024年中报,持股比例为21.48%。

公司产品集中在骨科,麻醉科,心脑血管以及皮肤科等领域,其中,骨科外用贴膏剂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和毛利润来源。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0%;扣非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30.82%。基本每股收益0.73元。

从毛利率走势看,公司的毛利率为76.04%,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7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1)公司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带来整体能耗水平持续降低;2)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原材料成本控制;3)高毛利率口服制剂产品销售规模提升,也带动了公司毛利率的提升。预计后期公司高毛利水平仍将维持。上半年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28%,较上年同期提升了2.81个百分点。从期间费用率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为44.85%,较上年同期继续下降了1.69个百分点,主要来自于终端营销的精细化管理能力的加强;管理费用率为4.39%,较上年同期继续下降了0.5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激励摊销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研发费用率为2.48%,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0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65%,现金流较为充沛。

分板块看,骨科贴膏剂领域,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瘀血停滞、寒湿阻络的通络祛痛膏为公司独家产品,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年收入规模超过10亿元,2024年上半年,进入《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4版)》,预计院内市场有望快速增长。“两只老虎”系列是公司重大打造的骨科健康专业品牌,2023年销量超过了10亿贴,2024年,通过央视和地方卫视的广告投放树立品牌高度;线下发起的“两只老虎闹新春”“带着两只老虎去旅行”等活动加速品牌沉淀;通过列车、公交广告,扩大核心市场的品牌曝光度。“两只老虎”系列产品仍具备提价空间。

高附加值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市场开拓力度有望加强。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生产的企业,透皮贴剂相比注射剂,使用方法简便,不良反应较低,止痛效果好,可广泛用于癌性疼痛和非癌性疼痛的治疗,尤其适用于无法口服给药、进食困难和无法耐受吗啡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中晚期癌痛患者,后续公司将持续加强芬太尼的市场推广力度。

此外,公司还拥有在研化药贴片产品储备,有利于丰富骨性疼痛领域产品矩阵,为未来业绩增长贡献新增量。

口服药板块看,按照销售额从高到低排序,过亿品种分别为培元通脑胶囊,丹鹿通督片以及参芪降糖胶囊。其中,培元通脑胶囊是公司的独家产品,入选《国家医保目录》,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主要的功效和作用为扩血管和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症状和体征。米内网数据显示,通络祛痛膏2023年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店端销售额合计为10.69亿元,2024年Q1在实体药店端的销售额为1.19亿元;丹鹿通督片含有丹参和鹿角胶等,用于腰椎管狭窄症瘀阻督脉型所致的间歇性跛行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酸胀疼痛等。2023 年4月,《世界中医药杂志》刊发的《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指出,属于腰椎管狭窄症中气虚血瘀证型的患者,可口服丹鹿通督片进行治疗。该产品与贴膏剂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2024年中报显示,该产品已入选《非阿片类镇痛药治疗慢性疼痛病中国指南》,预计后续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米内网数据显示,丹鹿通督片2023年在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店端销售额约为4.05亿元。参芪降糖胶囊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米内网数据显示,参芪降糖胶囊2023年在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店端销售额约为1.03亿元。目前公司针对以上三个产品都在进行二次开发工作和循证医学研究,以可靠的临床证据协助患者实现慢病治疗,同时不断向慢病管理的预防和康复方向延伸,实现慢病治疗的全过程管理服务。与此同时,公司将继续扩大口服药产品品类,2023年6月公司获得他达拉非片的《药品注册证书》,未来会有更多品种纳入到管线中去。预计未来该板块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儿科板块,公司在持续打造“小羚羊”儿童健康子品牌。2024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进行生产创新,丰富产品矩阵,打造OTC儿科产品标杆,“小羚羊”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软膏板块产品主要为皮肤外用药,包括治疗湿疹,皮炎的糠酸莫米松和治疗烧烫伤的三黄珍珠膏等,预计未来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调整公司2024年、2025年、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5元,1.46元和1.68元,对应8月14日收盘价23.53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8.82倍,16.12倍和14.0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医疗政策风险:医药商品价格管控政策,行业准入政策,药品审评审批政策,医保政策均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影响;2)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产品在院内和院外渠道均存在推广不及预期风险;3)成本上升风险。如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公司成本管控不利,或将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影响;4)在研产品风险。在研产品的上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中原机械】思维列控(603508)2024年中报点评:铁路设备更新催化需求回暖,上半年新签订单增长30%

核心观点:

思维列控披露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6.16%;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9.39%。

中报业绩稳健增长,上半年订单增长30%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6.16%;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9.39%;扣非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13.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同比增长9.88%;每股收益为0.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3%。

分季度看,2024年Q1、Q2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9亿、2.6亿,分别同比增长8.42%、3.68%;Q1、Q2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亿、0.9亿,分别同比增长10.23%、8.46%。

2024年中报分业务看:

1) 列控业务业务:公司 LKJ 无线数据换装系统开启大批量加装,LKJ20000 产品更新需求保持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2,985.24万元,同比增长 3.62%;

2) 铁路安防业务:公司主要产品调车安全防护系统(LSP 系统)加速推广,叠加 6A、CMD 产品更新数量增长和技术升级需求的提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3,654.83万元,同比增长 7.56%;

3) 高铁业务:上半年铁路客运量快速增长带动高铁订单交付和存量动车组设备更新,上半年公司高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986.76 万元,同比增长 14.93%。

2024 年上半年,铁路客户招标持续回暖,公司新签订单保持平稳增长,二季度以来订单增速明显,上半年累计新签订单约 6.6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30%。

毛利率稳中有升,盈利能力较强

2024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62.83%,同比增长 4.63 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为 35.94%,同比增长 1.67 个百分点。

分业务来看,公司列控业务、铁路安防业务、高铁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2.7%、66.47%、64.17%,对比2023年报分别上升-0.85pct、+5.29pct、-5.77pct。公司毛利率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铁路安防业务方面新产品加速推广,毛利率大幅提升,公司主要产品调车安全防护系统(LSP 系统)加速推广,叠加 6A、CMD 产品更新数量增长和技术升级需求的提升。

铁路运输行业景气度回升,设备招标需求回暖

铁路投资在稳定经济中发挥 了关键作用,同时推动了区域发展和绿色转型,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了支撑。“十三五”期间, 全国铁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99 万亿元,年均投资 7980 亿元。国铁集团表示,“十四五”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与“十三五”总体相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十四五”前三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达到 7414 亿元,低于十三五期间水平,因此2024-202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加速。2024 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373 亿元,同比增长 10.6%,实现两位数增长。

截止到 2023 年末,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 15.9 万公里,其中高铁 4.5 万公里。2024 年初,国铁集团工作会议指出,2024 年将全面完成国家铁路投资任务,投产新线 1000 公里以上(2023 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 3637 公里)。随着我国铁路网布局和结构功能不断健全,铁路基础建设需求放缓,预计十四五后两年,铁路投资的重点将由基础建设投资向机车车辆、设备更新改造及数智化升级方面倾斜。

2024年1-6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 20.96 亿人,同比增长18.4%;货运总发送量累计达到 25.13亿吨,同比增长0.6%。铁路客货运需求的持续增长,有助于提升铁路系统客户的盈利能力,有助于提升铁路专用设备的采购需求和加快设备采购更新节奏。

国铁集团2024年5月11日公告开启了2024年机车车辆首次招标,分别招标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配置动车组共计165标准组、 310套配套电务车载设备,是中国高铁产业近7年来单轮规模最大招标。2024上半年随着铁路招标回暖,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约6.6亿元,同比增长30%。

公司竞争格局良好,市场份额领先,充分受益新一轮铁路设备更新

截至2023 年末,LKJ 系统应用于全路约 2.24 万台机车和 1,546 余列动车组上,存量市场约 3.3 万套。存量设备更新换代市场逐步扩大。LKJ 系统更新、升级换型需求长期并存。公司核心产品LKJ2000 是我国目前安装使用数量最多的列控系统,最早于 2001 年开始推广,持续保障我国铁路运输安全 20 余年,目前市占率50%左右。根据铁路主管部门“LKJ 的使用寿命为 6 至 8 年”的有关规定,LKJ2000 型列控系统已历经 2 轮设备更换,目前正在进行第三轮设备更新周期,LKJ 系统待更新需求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公司新一代列控系统(LKJ-15S 系统)已经通过了 CRCC 认证,并在北京、郑州、南昌等铁路局的机车、动车组列车上开展试验和试用考核, 2019 年以来,公司 LKJ-15S 系统已实现小批量推广。

公司铁路安全防护产品6A 产品、CMD 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均在 30%左右,新产品LSP 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全资子公司蓝信科技是我国高铁车载安全监测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DMS 系统)、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 系统)、高速铁路列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其中 DMS 系统、EOAS 系统车载设备是我国动车组的标准配置。目前高铁车辆安全监测系统尚未出现有力的竞争对手,公司市场格局持续领先。

公司主要产品竞争格局良好,市场份额领先,充分受益本轮铁路设备更新需求。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是国内铁路列控系统龙头企业,同时布局铁路安全防护系统、高铁运行监测系统等新产品,受益铁路运输需求恢复增长及大规模设备更新,核心产品迎来设备更新周期。公司盈利能力强、分红比例高、股息率较高。我们维持预测公司2024年-2026年营业收入为14.27亿、16.68亿、18.89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3亿、6.01亿、6.83亿,对应的PE分别为14.02X、11.97X、10.52X,继续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2: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3:列控系统等产品需求不及预期;4: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5: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

【中原机械】通达股份(002560)2024年中报点评:中报业绩不及预期,经营拐点有望出现

核心观点:

通达股份披露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5亿元,与去年持平;归母净利润3677.75万元,同比下降59.38%。公司2024年半年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元(含税)。

各项业务均有小幅下滑,二季度环比有所好转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5亿元,与去年持平;归母净利润3677.75万元,同比下降59.38%;扣非净利润3197.3万元,同比下降63.29%。2024年Q1、Q2营业收入分别10.57亿、15.78亿,分别同比增长-12.07%、10.13%,Q1、Q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5亿、0.22亿,分别同比增长-58.06%、-60.2%。Q2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净利润环比增长53%,环比Q1有所好转。

分业务看:

1) 电线电缆营业收入12.04亿,同比下滑7.04%,占营收比例为45.7%;营业利润1.7亿,同比下滑13.49%,占总营业利润的76.21%;

2) 航空零部件加工营业收入0.76亿,同比下滑23.67%,占营收比例为2.87%;营业利润0.16亿,占总营业利润的7.3%;

3) 铝板带营业收入12.47亿,同比增长1.56%,占营收比例为47.3%,营业利润0.27亿,占总营业利润的11.91%;

4) 贸易业务营业收入1.09亿,同比增长10倍,营业利润1024万,占总营业利润比例为4.59%。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订单创同期新高,电线电缆业务多次公告大额订单,订单情况有所好转,有待三季度逐步确认收入。同时,公司线缆板块因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航空器零部件精密加工及装配板块因承担大量研发任务,且新品未形成批量交付,导致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上半年航空零部件加工业务营业收入0.76亿,同比下滑23.67%,军工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盈利能力承压

2024年中报公司毛利率为8.46%、同比下滑1.3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5%,同比下滑2.07百分点;扣非净利率1.21%,同比下滑2.1个百分点。

分业务:电线电缆毛利率14.11%,同比下滑1.05个百分点;航空零部件加工毛利率21.51%,同比大幅降低了16.97个百分点;铝板带毛利率2.13%,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航空零部件加工业务受军品价格改革、主机厂预研项目增多未批量生产等因素的影响,毛利率大幅度下滑。

电线电缆需求稳健增长,中长期看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电线电缆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在我国机械工业的细分行业中位居第二,产业规模超过万亿,仅次于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业。在“十四五”纲要中,提到了优化国内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的比重,建设智慧电网和超远距离电力输送网。电线电缆整体需求稳健增长。“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电网投资 2.4 万亿元,南方电网计划投入电网投资 6700 亿元。国家电网预计 2024年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超 5000 亿元。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较低,前十名电线电缆企业占国内市场份额尚不足 12%。对标欧美发达国家产业集中度比较高,其中法国前五名电线电缆企业占其国内市场份额达 90%以上,日本前七名电线电缆企业占其国内市场份额达 65%以上,美国前十名电线电缆企业占其国内市场份额达 70%以上,均已进入寡头垄断竞争阶段。随着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对电线电缆需求的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趋势会越来越高,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中长期有望充分受益。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架空裸导线生产企业之一,裸导线生产规模在国内处于前列,在标准、质量和产能规模上均持续处于国内优势地位。在中低压电缆以及其它电缆产品方面,公司目前相继研发了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阻燃 B1 级别电缆、新能源车用高压线缆、70 年长寿命电缆、太阳能光伏电缆、各种类型防火电缆,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公司电线电缆主要客户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铁集团、国投、电建、能建等大型央企,以电网客户为主。这些央企国企大客户具有经济实力强、商业信誉好、回款及时的特点,保证了公司盈利质量和可持续性。

公司2024年上半年电线电缆业务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存货中在产品1.2亿,同比增长近50%,库存商品3.49亿,同比增长69.79%。公司基本按订单排产,以销定产,存货中在产品和库存商品都是待发货的商品,在产品和库存商品高速增长表明公司订单需求有较快增长,预计下半年会逐步体现,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的局面有望反转。

十四五下半场军工需求释放+C919放量,军工业务拐点将至

随着航空工业“小核心,大协作”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持续完善,航空器零部件、大型结构件和航空部件装配科研生产业务准入制度逐步健全,民营零部件加工企业向产业链下游拓展,承担航空器零部件、大型结构件生产研发业务和航空器零部件装配任务的民营企业任务级别显著提升。

子公司成都航飞主要从事飞机结构零部件及大型关键结构件的高端精密加工制造与部组件装配服务,产品包括机体钛合金、铝合金框、梁、肋、接头等数控加工件,钣金成型模具、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以及飞机部组件产品,覆盖多款主要军用机型以及中国商飞 C919、C929 等民用机型。

十四五规划进入下半场收尾阶段,从现在到2025年,十四五规划只剩下最后一年多时间,军工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带动军工配套行业迎来底部反转,静待行业复苏拐点到来,对公司军工业务构成重要催化。另外,国产大飞机C919进入放量阶段。根据中国商飞发布的《2020-2039 年民用飞机市场预测年报》,未来 20 年我国客机市场将接收 50 座以上客机 9000 余架,金额达 1.4 万亿美元,民用航空器零部件及加工市场规模将达到 1.2 万亿元。在目前全球单通道干线客机市场供需失衡的背景下,C919 将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公司作为C919航空零部件加工产业链优质供应商将中长期受益。

2024年上半年公司航空零部件加工板块因承担大量研发任务,预研产品交付较多,新品未形成批量交付,因此营业收入出现明显下滑,毛利率也出现大幅波动,2024年上半年航空零部件加工业务复苏不及预期。2024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进入军工产品的交付旺季,随着批量产品逐步交付,航空零部件加工板块业务有望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和毛利率修复双重利好。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是国内电线电缆核心供应商,电网、高铁等行业需求稳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具备中长期成长的空间,航空零部件业务有望受益十四五进入收尾阶段,军工需求释放迎来业绩拐点,此外国产C919大飞机进入放量阶段,公司航空零部件军工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上半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4年-2026年营业收入预期分别至61.75亿、68.96亿、75.59亿,下调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至1.42亿、2.1亿、2.67亿,对应的PE分别为19.3X、13.09X、10.27X,考虑到当前时点,公司股价已经经过充分调整,利空因素充分消化,估值趋于合理区间,同时下半年电线电缆业务有望好转,军工业务拐点在即,公司各项业务处在底部拐点边缘,继续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电网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不及预期;2:产品交付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4: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波动;5:军工需求、产品交付不及预期;6:C919量产进度不及预期。

【中原新材料】新材料行业点评报告:两部门对锑及超硬材料实施出口管制,显现高端金刚石材料具有战略属性

核心观点:

事件:2024年8月1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33号关于对锑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发布。公告规定,锑矿及原料、金属锑及制品等7类锑相关物项,以及六面顶压机及关键零部件、MPCVD设备、金刚石窗口材料、合成技术等6类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行出口管制。出口经营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出口许可手续,经商务部审查准予许可后,方可进行出口活动。

投资要点:

超硬材料产业链受出口管制影响有限。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国,也是六面顶压机的发源地,2022年工业金刚石产量超过200亿克拉,占全球总产量的95%。从设备端来看,目前美国、印度、新加坡、西欧及中东等海外金刚石主要生产国家均以CVD技术为主,生产设备为MPCVD设备。我国传统金刚石生产厂商以HPHT技术为主,生产设备为六面顶压机。六面顶压机及其关键零部件主要在国内进行销售,海外出口占比很小。此次六面顶压机被纳入出口管制对我国相关装备生产厂商影响较小;从产品端来看,我国金刚石出口主要以工业金刚石和培育钻石为主,未收到出口限制。而国内功能性金刚石产品主要处于技术研发和试生产阶段,以国机精工为例,根据公司问询函,2023/2024H1公司多晶金刚石光学片收入为62.7/30万元,主要用于满足科研机构研究和定制化需求。因此金刚石窗口材料限制出口,对国内超硬材料产业链影响有限。

国家高度重视功能性金刚石等高尖端产品战略属性。从用途上来看,金刚石具有高红外透过率和低光学自发射率,从深紫外到微波毫米波段均具有很好的透过性,对于发展机载、弹载、舰载等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所用的光学窗口/整流罩,高功率微波武器、高能激光武器等新型武器,核反应堆ECRH用介质窗,太赫兹波段用行波管,X射线衍射仪,高能激光器有重要意义。美国、日本于2022年先后将高端金刚石材料、半导体用金刚石设计制造技术纳入出口管制。此次MPCVD设备、金刚石窗口设备被纳入出口管制,表明国家高度重视功能性金刚石的战略属性,也从侧面反映出功能性金刚石开发潜力巨大。

多国将锑纳入关键矿产清单,整体来看对锑出口影响有限。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我国进口锑矿3.47万吨,出口0.6万吨;进口金属锑及其粉末1103.04吨,出口5300.13吨;进口锑氧化物143.2吨,出口3.58万吨。结合进出口数据和相关文献,我国每年进口大量锑矿满足国内冶炼需求,并出口大量的氧化锑和金属锑及其粉末。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我国2023年锑矿产量为4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8.19%,是世界上最大锑矿生产国家。目前,国标规定三氧化二锑中锑含量不低于99%,绝大多数三氧化二锑产品纯度为99.5%和99.8%,而此次纳入出口限制的三氧化二锑纯度要求大于等于99.99%,因此我们认为对锑氧化物的出口影响有限。2018年美国政府将锑纳入35种《关键矿物清单》,2020年欧盟发布《关键矿产资源清单》将锑列为紧缺战略金属首位,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也将锑列入各国的关键矿产清单。高纯金属锑和锑化铟靶材可以用于军工产品、电热器件、半导体和远红外器件生产。锑作为具有重要工业用途的金属,此次被纳入出口管制清单,表明国家高度重视锑的战略资源属性。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对锑矿产及其制品进行出口管制,有利于强化锑的战略属性,并参考2023年锗稼出口管制,后续对锑的价格有一定利好;而中美日对功能性金刚石领域持续关注、技术突破和出口管控,表明功能性金刚石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需求,建议关注对功能性CVD金刚石持续开展产品研发并具有技术储备的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相关材料下游需求出现替代、功能性金刚石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中原新材料】新材料行业月报:两部门对锑和超硬材料实施出口管制,7月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

核心观点:

7月新材料板块走势稍强于沪深300。新材料指数(万得)下跌0.06%,跑赢沪深300指数(-0.57%)0.51个百分点。同期上证综指下跌0.97%,深证成指下跌1.07%,创业板指上涨0.28%。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与30个中信一级行业相比位列第17位,涨跌幅排名靠后。新材料板块7月成交额5854.61亿元,环比增量8.12%。截至7月31日,全部A股的PE(TTM,剔除负值)为13.57倍;新材料指数的PE(TTM,剔除负值)为20.32倍,环比上月下跌1.58%,处于自2021年以来历史估值的33.00%分位。

基本金属:7月基本金属价格继续环比下降。上海期货交易所基本金属价格涨跌幅度:铜(-4.60%)、铝(-5.83%)、铅(-4.32%)、锌(-6.30%)、锡(-9.02%)、镍(-3.77%)。

半导体材料:7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26.9%。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499.8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1.7%。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375亿块,同比增长26.9%。

超硬材料:6月超硬材料及制品出口额同比下跌0.12%。6月我国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出口1.53万吨,同比上涨17.99%;出口额1.69亿美元,同比下跌0.12%。分层级来看,超硬材料出口73.38吨,同比上涨21.60%;出口额0.30亿美元,同比下跌29.65%。超硬制品出口1.52万吨,同比上涨17.97%;出口额1.39亿美元,同比上涨9.82%。

特种气体:稀有气体价格持续环比下降。7月,稀有气体价格环比下降。稀有气体价格和月涨跌幅度分别为氦气(695元/瓶,-1.83%),氙气(35371元/立方米,-6.51%),氖气(129元/立方米,-3.83%),氪气(350元/立方米,-8.22%)。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从市场估值来看,截至2024年7月31日,新材料指数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20.32,处于近三年的33%,目前板块估值相对较低,基于新材料行业和下游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发展前景、新材料板块业绩增长预期及估值水平,维持新材料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中原新材料】四方达(300179)公司点评报告:上半年业绩不及预期,CVD金刚石项目未来有望贡献业绩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公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下滑4.80%。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21.58%,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滑18.83%,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投资要点:

上半年业绩不及预期,油气开采类业务有所下滑。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下滑4.80%。分产品来看,公司资源开采/工程施工类收入1.58亿元,同比下滑12.81%;精密加工类收入0.89亿元,同比增加4.68%;其他收入0.16亿元,同比增加59.73%。其中公司油气开采类产品收入下滑主要受下游原油活跃钻井平台减少所致,根据卓创咨询数据,2024年上半年美国原油月均钻井数量613座,同比下滑17.39%。而精密加工类业务韧性较强,产品品类不断扩展,收入稳中有增。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变卖生产超硬制品时产生的高价值金属废料收入,收入占比较小。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经营性现金流下降。从盈利能力上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3.60%,较去年同期减少0.42pct。其中,资源开采/工程施工类产品毛利率为62.36%,较去年同期增加0.43pct。精密加工类产品毛利率为35.07%,较去年同期增加0.41 pct。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53%/24.42%/-1.55% /11.73%,较去年同期分别+2.65/+2.20/+0.44/+0.46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合计31.39%,较去年同期增加5.29pct。结合公司半年报披露的变动原因,我们预计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功能性金刚石项目等新业务带来的人工成本增加。在毛利率有所下降叠加期间费用率上升的影响下,上半年公司综合净利率为20.96%,较去年同期减少6.95pct。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21.58%,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滑18.83%。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0.08亿元,同比下滑92.05%,主要系销售回款减少及子公司为备产材料采购付款增加所致。

持续高研发投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11.73%,较去年同期增加0.46pct,在超硬材料行业内保持较高研发投入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取得53项专利,其中,取得国内专利50项,取得美国专利3项。公司不断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有助于开发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CVD金刚石项目顺利投产,下半年有望开始贡献业绩。2024年5月18日,公司在郑州经开区召开发布会,宣布天璇功能性金刚石项目投产。发布会上子公司河南天璇与与国检中心深圳珠宝检验实验室和印度培育钻石制造与销售商AVANT INDIA PRIVATE LIMITED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的签订有助于公司探寻全产业链相关技术实验及业务领域创新合作,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与发展新格局,推动培育钻石相关环节快速发展。随着年产70万克拉金刚石项目的投产以及公司在培育钻石产业链布局的深化,下半年该项目有望开始为公司贡献业绩。

盈利能力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5.66/5.83/6.03亿元,净利润为1.33/1.46/1.54亿元,对应的EPS为0.27/0.30/0.32元,对应的PE为25.40/23.27/22.01倍。考虑到公司在超硬复合材料领域的行业地位和CVD金刚石项目发展前景,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需求不如预期,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如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公司产品出口。

【中原轻工】致欧科技(301376)中报点评:收入增速较快,海运费及汇兑扰动盈利

核心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21亿元,同比+40.74%,实现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7.73%,,扣非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24.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5亿元,同比+30.45%;基本每股收益0.43元,同比-15.6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1%,同比-4.37pct。

其中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9亿元,同比+36.55%,环比+2.06%;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27.94%,环比-29.38%。

投资要点:

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利润受海运费、仓储费增加等影响下滑。

2024H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40.74%,主要由于:(1)公司次新品和新品销售表现出色;(2)公司重点发展北美地区,通过降成本、优化本地履约网络、提市占等方式提升其销售和盈利能力,实现北美营收同比+41.12%;(3)公司在OTTO、Temu、Shein等新兴平台渠道的销售增长。2024H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7.73%, 主要由于:(1)公司提升市占策略,产品销售平均单价同比有所下降及新品推广的营销费用增加;(2)受红海事件影响,海运费同比上涨及业务发展规模扩大自营及三方海外仓服务, 致仓储费用增加;(3)经套期保值工具对冲后的汇兑损益由去年同期的1772.60万元收益转为本报告期659.68万元损失;(4)新增2024年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724.77万元。

家居系列表现突出,欧洲北美同步增长,B2C渠道占比持续提升。

1)分品类看,家具/家居/宠物/庭院系列分别实现收入18.96/13.35/3.09/1.33亿元,分别同+39.42%/+50.21%/+37.31%/+3.44%家居系列增长显著,家具、宠物系列快速增长,运动户外产品增速放缓。2024H1公司加大了新品投放力度,次新品也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销售额实现了高速增长。家居系列产品表现突出,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36.35%,较去年同期+2.21pct,受到海运周期扰动到货延后及欧洲销售旺季气候条件不佳等因素影响,运动户外产品增速放缓,占比下滑至3.62%。

2)分地区看,欧洲/北美地区分别实现收入22.79/13.41亿元,分别同比+41.22%/+41.12%。得益于传统竞争优势以及OTTO、 Shein等平台的拓展,欧洲地区实现较快增长;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于美国市场重点投放了大量新品,并且在美东、美中、美南新增3个三方合作仓,形成了美国不同方位的5仓布局,并通过优化尾程运输策略,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此外,公司积极开发了Temu、Target、TikTok shop等新平台,助力北美地区的业绩增长。

3)分渠道看,B2C/B2B渠道分别实现收入31.77/4.95亿元,分别同比+48.85%/+5.66%,线上主要平台均表现了强劲增速。亚马逊平台保持稳定增长,增速达42.68%;OTTO平台保持2023年的强劲增长趋势,2024年上半年增速高达97.11%,占比显著提升至5.04%;公司独立站增速仅次于OTTO,增速达91.29%,占比提升至3%。

产品采购、头程运输和尾程配送等供应链环节的规模优势提升。

公司的规模优势持续提升:(1)在产品采购方面,公司利用规模优势组织供应商集中使用公司集中约价的板材类二级物料,价格更具竞争优势的同时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标准统一。(2)在海运运输方面,受地区冲突及加征关税预期增强的影响引起了海运费的大幅波动,公司在货柜出货量方面具有规模优势,公司以量换价通过长协等方式获取相对低位的海运价格,降低了短期内海运费上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3)在本地化履约能力方面,自营仓面积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国外自营仓面积已达35万余平方米;欧洲地区设置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的三方前置仓,分散德国中心仓的分拨压力,通过以量换价降低了前置仓仓租成本,进一步提升欧洲地区尾程履约时效。美国区域完成五仓布局的搭建,2024H1美国市场的自发订单比例从1月的8.5%提升至6月的15.7%,同时进一步降低尾程配送费用。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渠道分布更加多元化。

区域方面,公司精耕欧美市场的同时开拓墨西哥、澳洲等其他发达国家:欧洲市场在较好的市占基础上,通过开发更多品类提高市占;北美市场选择品类聚焦,通过对TOP产品更多的资源投入,加大在美线的品牌影响力,伴随美线自发模式占比提升,单个产品综合运营成本下降,公司在美线市场竞争力提高。渠道方面,继续以线上渠道为基础,辐射线下渠道,持续提升亚马逊平台市场份额,同时持续扩大Temu、SHEIN等新兴平台流量机会,以及Hobby Lobby线下增量市场,渠道分布由“一超多强”向“多强争霸”迈进,其中Temu在2024年3月开放半托管后,公司作为第一批半托管卖家在美国站开站后,凭借自营海外货盘、尾程履约能力、产品竞争力等抓住了平台初期流量红利,为下半年欧洲站点发力提供坚实基础。

公司品牌影响力在欧美消费者群体中持续提升,产品长期位列细分类目前列。截至2024年6月30日数据统计,亚马逊德国站点公司产品在细分类目中排名位于TOP20以内的ASIN有507个,法国站点有533个,美国站点有163个。根据Marketplace Pulse"Top Amazon Marketplace Sellers"统计显示,公司亚马逊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站点在家居家具品类中排名第1。因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获客成本较低,公司2024H1广告营销投入占比仅为4%。

海运费、汇兑损益短期扰动公司盈利能力。

2024H1公司毛利率为34.92%,同比-1.47pct,主要受到红海事件影响,海运费价格同比上涨,根据同花顺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欧洲航线指数平均值2033.68,同比+59.19%,环比增长98.70%,7月之后继续攀升,直到2024年8月23日的周度指数出现拐点,但尚不能明确未来走势,由于公司采用长协模式,对海运费走势反映相对滞后,预计海运费将对公司2024年全年毛利率形成压制。2024H1公司净利率为4.61%,同比-2.42pct。期间费用方面,2024H1公司期间费用率30%,同比+3.55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67%、3.56%、0.95%、0.82%,分别同比+1.82、-0.45、-0.32、+2.50pct,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系B2C平台销售规模增加导致平台交易费增长、加大营销活动投入导致广告费增长所致,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由于上年同期有较大汇兑收益。

公司长协模式降低海运费用,供应链转移东南亚降低关税影响。

公司家居家具产品体积较大,使用的货柜出货量较多具有规模优势,同时公司与船司代理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较市场即期价格相比,公司以量换价通过长协等方式获取相对低位的海运价格,降低了短期内海运费高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程度。2024年,公司开始着手做东南亚供应链迁移工作,持续提高东南亚对美国市场出货比例,进一步降低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的影响,另外公司对原材料、生产地、销售地统一规划调配,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下将产品成本降到最低,2024年公司计划将东南亚地区对美出货比例提高至20%左右。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亿元、5.28亿元、7.0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0元、1.32元、1.76元,对应PE分别为16.87倍、12.80倍、9.57倍。公司加大新品投放力度,新品和次新品销售表现强劲,随着销售和仓储规模的扩大,公司在产品采购、头程运输和尾程配送方面的规模优势持续提升,传统销售渠道保持增长的同时,新兴销售渠道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维持公司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治及贸易摩擦的风险;海运费大幅波动的风险;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海外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原计算机】计算机行业月报:算力需求高速增长,国产化议题获高度聚焦

核心观点:

2024年行业收入增速呈现回落趋势。2024年1-6月软件业务收入6.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较2023年13.4%的增速回落了1.9 PCT,较1-5月增速回落0.1 PCT。2024年1-6月软件业务利润总额7347亿元,同比增长15.7%,较2023年13.6%的增速水平提升了2.1 PCT,且高于同期收入增速4.2 PCT,盈利能力获得改善。

行业数据来看值得关注的赛道包括:

(1)AI及算力相关赛道:中报业绩预告数据来看,浪潮信息神州数码工业富联拓维信息在服务器的相关业务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海外5大科技厂商Q2的资本开支进一步增长,达到537.76亿美元,同比增长56%,增长势头进一步加快。但是在芯片端,GB200爆重大设计缺陷,H 20或将禁运,英特尔爆13/14代CPU崩溃问题,利好国产芯片厂商。

(2)国产化:2024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在进口依赖度和出口占比方面的比例分别为79%和67%,几乎与1-5月持平。三中全会后发布的《决定》中聚焦自主可控相关话题,后续国家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有望加大力度。

(3)电子:2024年1-6月,IC设计增速从2023年同期的3.7%提升到了15.1%,同比提升明显,成为了软件产业中唯一一个景气度同比改善且领跑的子行业。2024Q2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7158万台,同比增长8.9%,连续3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给予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7月中信计算机指数下跌0.81%,跑赢上证指数0.16 PCT,跑输创业板指数1.09 PCT,跑输沪深300指数0.24 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2024年8月5日中信计算机行业估值为32.30倍,行业的估值明显低于历史均值水平,下跌空间相对有限。考虑到当前中东局势的不确定性和美国科技股的利空因素,我们认为短期市场仍有较大的波动风险,但中长期看好国产化、电子、算力赛道的投资机会。

8月的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在贵阳举行,届时将发布第二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值得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下游企业削减开支;地方债务风险释放。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分析师执业资格,本人任职符合监管机构相关合规要求。本人基于认真审慎的职业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独立、客观的制作本报告。本报告准确的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对报告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

重要声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