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西部晨会】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暴露行业痛点,关注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

2025-04-23 10:14

(来源: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本期内容

【海外政策】特朗普政府政策深度梳理系列报告:美国减税政策三问:时点、内容与影响

【北交所】人形机器人行业跟踪点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暴露行业痛点,关注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

【北交所】北交所市场点评——20250421:北证持续上涨,机器人低开高走,持续关注低位绩优品种

【电子】广钢气体(688548.SH)2025年一季报点评:Q1毛利率环比提升,氦气价格止跌可期

【基础化工】金发科技(600143.SH)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销量稳定增长,Q1盈利大增

【电子】中熔电气(301031.SZ)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激励熔断器实现翻倍增长,Q1业绩延续亮眼表现

【计算机】中望软件(688083.SH)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3D CAD产品及境外市场业绩表现优异

【食品饮料】金徽酒2025年一季报点评:高端领航稳增长,西北深耕拓新天

【汽车】贝斯特(300580.SZ)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新能源汽零业务放量,丝杠业务拓展顺利

【汽车】小鹏汽车-W(9868.HK):Q4营收毛利创新高,新品周期助力销量持续高增

内容详情

【海外政策】特朗普政府政策深度梳理系列报告:美国减税政策三问:时点、内容与影响

核心观点

美国减税政策内容近期或初露端倪。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减税政策即将公布。通过历史复盘,我们发现总统通常在竞选时期就将减税政策作为核心政治主张进行宣传,并在正式上任后一年内推出具体方案。而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其在上任第一年的4月便启动税改进程。综上我们认为,未来近期特朗普政府的减税政策内容或逐步初露端倪。

美国减税政策或成为左右美国经济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方面,企业界寄望通过减税政策扩大利润空间,特朗普政府也期望通过减税政策进一步从供给侧角度提振美国经济;另一方面,面对政府赤字规模持续攀升的现实,减税政策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国家债务压力并引发连锁反应引发市场担忧。展望未来,减税政策可能成为悬在美国经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近50年的美国税率整体变化历程来看,里根任期、小布什任期以及特朗普任期均有较大影响的减税法案提出。但其法案推出时间点的经济和政治背景差异也会对大类资产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里根任期:两次减税法案公布后股票市场表现分化,美债利率背离,但美元持续强势;

小布什任期:短期提振美股,美债利率下行,美元维持高位;

特朗普第一任期:短期提振美股,债券利率上行,美元汇率提升。

产业回流是特朗普减税最主要的战略诉求。与里根和小布什政府不同,我们认为,特朗普减税的政策逻辑较此前政府发生了根本转向,减税政策重心已从需求侧刺激转向供给侧重构:即摒弃传统个税调节路径,转而构建"产业竞争力"以实现产业回流。通过同步实施海外利润一次性征税及无形资产摊销优惠,形成资本回流制度性引力。

新一轮减税法案或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考虑到2017年税改法案从提案到立法落地历时近8个月,尽管特朗普政府较首任已积累更丰富的立法经验,但面对复杂的利益协调格局,完成新一轮减税法案仍需要一定时间。值得注意的是,TCJA法案的部分核心条款将于2025年底失效,同时为避免调和法案年度预算限额的浪费,特朗普政府存在强烈的政策动机在2025年底前完成新税法的立法程序。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最终预期法案文本将在2025年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初正式推出。

我们认为新的减税政策主要将包括以下三个内容:1.将TCJA的部分日落条款永久化;2.进一步下调企业所得税等税率;3.针对特定的产业进一步加大利息抵扣政策推行。

美国政策推出节奏超预期;美国通胀超预期;美国赤字压力。

【北交所】人形机器人行业跟踪点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暴露行业痛点,关注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

核心观点

事件:4月19日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大赛在北京亦庄举办,揭示了行业从"功能演示"向"商业化落地"转型的迫切需求。

技术极限测试与标准化进程。本次赛事通过21.0975公里复杂地形,对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算法、关节耐热性、环境感知能力及长续航需求进行了系统性验证。冠军"天工Ultra"的2小时40分成绩背后,体现了轻量化设计(碳纤维减重至55kg)、刚柔耦合腿部结构(减少关节冲击),以及"慧思开物"智能平台的动态路径规划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参赛机器人暴露的短板(如电机过热、平衡性不足)为行业技术迭代提供了明确方向,可能加速核心零部件(高性能减速器、高密度电池、低功耗关节电机)的国产替代进程。

精度与稳定性构筑高端谐波基础。大赛中暴露的关节故障问题,本质上是精密传动系统在长时间、高强度工况下稳定性的缺失。赛事折射出行业对"性能优先"的迫切需求,倒逼产业链加速高端零部件国产化进程。马拉松赛事引发的产业反思,正在推动市场向具备技术验证能力的头部厂商集中。

1)丰光精密公司有望凭借日系精密制造基因构筑的"精度-成本-可靠性"三角壁垒,在谐波减速器这一价值高地实现"技术突围"与"商业变现"的共振。公司积极推进谐波减速器开发进程,截止2024年年末,谐波减速器全系列齿形设计完成,内部技术验证通过,可以随时对应市场需求进入批量量产状态,公司正在积极与潜在客户对接,目前已给相关客户送样,部分客户已有小批量订单。公司本着匠心智造精品的理念,不断打磨产品,以期用最好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向精密减速器领域布局,加速推动公司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产业化落地与业务布局。2)绿的谐波:公司多年以来深耕精密传动领域,在精密传动装置研发、设计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公司突破了以传统Willis定理为基础的渐开线齿轮设计理论,以自主开发的“P型齿”数学模型、误差修正方法、动态补偿方法等为基础,建立全新齿形设计理论体系,并通过发展振动噪声抑制、啮合刚度等技术,研发的谐波减速器产品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均达到或超越国际领先水平。

投资建议

这场"科技马拉松"不仅是对机器人技术的压力测试,更是中国智能制造能力的集中展示。尽管当前技术成熟度仅相当于新能源汽车2010年水平,但政策、资本、技术的三重驱动下,行业有望复刻新能源车的产业化路径。建议投资者长期布局,重点关注技术迭代速度与场景落地效率的双重指标。建议关注:丰光精密、绿的谐波、贝斯特、五洲新春等。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不及预期等。

【北交所】北交所市场点评——20250421:北证持续上涨,机器人低开高走,持续关注低位绩优品种

核心观点

行情回顾:1)指数层面:4月21日北证50收涨2.6%,成交额达324.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2.5亿元。2)个股层面:当日北交所265家公司中204家上涨,4家平盘,57家下跌。其中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星图测控(+16.5%)、通易航天(+16.5%)、驱动力(+12.2%)、方大新材(+12.2%)、立方控股(+12.1%),跌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广咨国际(-8.7%)、康比特(-5.9%)、华维设计(-4.5%)、中设咨询(-4.5%)、一诺威(-4.1%)。

新闻汇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意见》提出5年左右的探索目标,包括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意见》涵盖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生态等多方面内容。

重要公告:1)锦波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84.92%,实现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144.27%,实现每股收益8.27元,同比增长131.65%;2)迪尔化工: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9.31%,实现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长1.92%;3)迪尔化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减少8.18%,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减少37.37%,实现每股收益0.09元,同比减少35.71%;4)基康仪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78亿元,同比增长19.07%,实现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增长44.91%,实现每股收益0.1402元,同比增长44.83%;5)博迅生物:本次股票解除限售数量总额为73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1.6846%,可交易时间为2025年4月24日。

投资建议

当日北交所市场呈现结构性回暖,北证50指数上涨2.63%,领涨宽基指数,成交额达324.1亿元。当前市场围绕三大主线展开布局:其一,贸易摩擦升级强化自主可控逻辑,美国乙烷关税倒逼国内石化产业链轻质化转型,技术领先的乙烷裂解制乙烯企业及煤化工替代标的受关注;其二,新质生产力与AI应用深化驱动产业变革,AIAgent协同办公推动工业软件需求,人形机器人赛事催化精密制造企业国产替代机遇;其三,内需政策加码提振消费升级,跨境电商与食品饮料企业受益于离境退税政策及出口转内销红利,年报高分红标的成防御配置优选。建议投资者沿政策与产业共振方向布局,短期聚焦半导体材料、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国产替代领域,配置高股息工程机械、化工、公用事业标的对冲风险,同时关注跨境电商及消费渠道下沉带来的成长弹性,警惕对美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及海外流动性扰动。

风险提示

政策监管风险,北交所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电子】广钢气体(688548.SH)2025年一季报点评:Q1毛利率环比提升,氦气价格止跌可期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5年一季报。25Q1实现总营收5.5亿元,同/环比+19%/-9%,实现归母净利0.6亿元,同/环比-16%/-15%,扣非净利0.5亿元,同/环比-24%/-18%。

Q1毛利率环比回升,2月宣布氦气产品涨价。据百川盈孚数据,25Q1山东市场氦气均价为650元/瓶,同/环比-28%/-12%。为更好地保障氦气产品的稳定供应,公司于2月宣布对氦气产品价格进行适当上调,当前行业价格已止跌。25Q1公司毛利率为25.75%,同/环比-4.99/+1.36pct;净利率为10.23%,同/环比-4.39/-0.70pct。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基本稳定,同比-0.09/+0.31/-0.62pct,财务费用率有所上升,同比+2.43pct。

积极拓展业务,推动全球化产业链建设。存量来看,公司聚焦电子大宗气体核心业务发展,加强存量项目建设管理,推动在建项目按时按质交付,保障客户用气需求。从增量来看,公司远期规划清晰,不断探索新的业务合作机会,围绕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等产业聚集区持续开拓业务。25年3月,公司在淮安区的苏盐井神盐穴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目标25年内达到注气条件,实现盐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增值的双重目标。同时,公司探索海外发展新机遇,持续完善氦气供应链全球布局,与美国、卡塔尔、俄罗斯等主要气源地国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5年2月,公司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长期氦气采购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向广钢气体提供长期稳定的氦气供应,以满足广钢气体在电子大宗气体及其他高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需求。

投资建议

氦气价格逐渐平稳,我们看好公司现场制气项目爬坡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为3.48/4.96/6.56亿元,对应PE43.4/30.5/23.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项目中标不及预期、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不及预期等。

【基础化工】金发科技(600143.SH)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销量稳定增长,Q1盈利大增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4年实现总营收605亿元,同比+26%,实现归母净利8.2亿元,同比+160.4%。25Q1实现总营收157亿元,同/环比+49%/-22%,实现归母净利2.5亿元,同/环比+138%/+74%,扣非净利2.2亿元,同/环比+169%/+439%。

改性塑料稳健增长,绿色石化有效减亏。1)改性塑料板块:板块销量达255.2万吨,同比+20.8%,实现收入321亿元,同比+19%,毛利率22.07%,同比-1.44pct。2)新材料板块:销量达23.6万吨,同比+32.5%,实现收入36.5亿元,同比+16%,毛利率15.83%,同比-1.41pct。3)绿色石化板块:持续加强与改性塑料板块上下游一体化协同,有效落实技改技措,优化产品结构,稳步提升产能利用效率,亏损收窄,板块销量达154.2万吨,同比+11.7%,实现收入114亿元,同比+22%,毛利率-6.36%,同比+6.08pct。4)医疗板块:板块整体实现收入5.6亿元,同比+46%,毛利率-34.22%,同比-5.41pct。25Q1盈利保持增长态势。25Q1毛利率为12.09%,同/环比-1.06/+2.60pct,净利率为0.99%,同/环比+0.65/+1.39pct。分产品看,改性塑料产品销量达60.4万吨,同/环比+25%/-23%,实现收入76.2亿元,同/环比+31%/-21%;绿色石化产品销量达44.8万吨,同/环比+118.5%/-14.6%,实现收入32.9亿元,同/环比+127%/-16%;新材料产品销量达5.6万吨,同/环比+26%/-22%,实现收入8.7亿元,同/环比+32%/-23%。

技术赋能,推动全球产业链一体化。24年公司围绕新质生产力开拓了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新兴领域。此外,公司加速推进海外本土化供应和服务能力,越南新工厂(第一期)规模化投产。

投资建议

油价下跌,公司绿色石化及医疗板块承压。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为14.36/19.32/23.03亿元,对应PE为19.5/14.5/12.2x,公司改性塑料底盘稳固,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释放新活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电子】中熔电气(301031.SZ)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激励熔断器实现翻倍增长,Q1业绩延续亮眼表现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21亿元,同比+34.11%;实现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59.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60.66%;销售毛利率39.74%,同比-1.14pct,销售净利率13.16%,同比+2.12pct。分季度看,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同环比+50.80%/+22.38%;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环比+112.38%/+22.68%;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环比+115.72%/+20.73%。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环比+44.98%/-14.31%;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环比+125.81%/-9.27%;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环比+127.71%/-10.86%。25Q1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稳定,激励熔断器实现翻倍增长。公司24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同比+50.47%,占营业收入比重63.13%;实现毛利率39.78%,同比+0.46pct。同时,随着下游快充车型渗透率提升,激励熔断器迎来快速放量,24年公司激励熔断器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189.12%,占营业收入比重9.65%,相较2023年比重提升+5.17pct。随着工信部对动力电池安全性要求趋严,下游客户对主动保护器件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带动公司激励熔断器、智能熔断器等高端产品持续放量。

数据中心、eVTOL等领域快速发展,公司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着眼未来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eVTOL、具身智能等行业的快速崛起,对电路保护器件也提出了更为新颖和特殊的要求,智能化、轻量化、小型化、可恢复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这些新兴行业对电路保护器件的诉求方向。其中,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eVTOL市场,公司积极与行业头部客户开展技术交流和项目对接;在防雷后备保护市场,公司推出防雷专用后备保护熔断器,现已经形成了多系列、多规格,应用于风电、光伏、储能及充电桩行业。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4.14/5.44亿元,同比+61.2%/+37.5%/+31.3%,对应EPS分别4.55/6.25/8.2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计算机】中望软件(688083.SH)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3D CAD产品及境外市场业绩表现优异

核心观点

事件:中望软件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88亿元,同比增加7.3%,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加4.2%。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增加4.6%,归母净利润为-0.48亿元。

营收保持稳健增长,但一季度仍受工程建筑行业景气度及教育市场等的影响。公司24年整体营收保持稳健增长,但增速相较于23年有所放缓,主要是受到教育市场营收下滑的拖累。一季度相关影响因素暂未消除,25Q1营收同比增速尚未出现显著边际改善,单季增速环比24Q4微增。

产品端3DCAD业绩表现优异,市场端境外市场快速拓展。24年全年,中望3D实现营收2.42亿元,同比增加29.2%,占总营收的比例增加至27%。3DCAD业绩的快速成长也表明中望3D产品已逐步具备一定的市场化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形成对海外软件的国产替代。另,2DCAD全年营收4.82亿元,同比增加2.1%。而分市场看,24年公司来自境外市场的营收达到2.02亿元,同比增加28.8%,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约23%。境内商业市场24年实现营收5.61亿元,同比增加12.1%,教育市场营收1.23亿元,同比下滑25.6%。另,25Q1公司海外业务营收继续保持高增长,增速高于30%。

费用侧保持投入,但增速显著放缓。24年公司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分别同比-4.9%、+24.6%、+14.5%。费用端总体仍保持投入,但同比增速相较2023年已有明显收窄,同时2025年一季度这一趋势继续维持。我们判断,公司已度过了人员的规模扩张期,在费用管控、经营管理及研发效能上亦在进行调整和优化。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分别为10.21亿元、11.92亿元、13.79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0.98亿元、1.83亿元、2.58亿元,看好公司在工业软件国产化进程及业务全球化布局下的广阔发展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3D产品突破不及预期;CAD市场竞争加剧。

【食品饮料】金徽酒2025年一季报点评:高端领航稳增长,西北深耕拓新天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季报,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1.1亿元,同比+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同比+5.8%,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同比+4.3%。

高端化提速优化产品矩阵,省外与线上双轮驱动全国化成效显著。从产品档次看,2025第一季度300元以上/100-300元/100元以下产品营收分别为2.4亿/6.3亿/2.2亿元,同比+28.1%/+14.2%/-31.7%。公司正加速向中高端市场倾斜,以金徽年份系列、柔和金徽系列等高附加值产品为核心,逐步弱化低端依赖。分地区看,2025年第一季度省内/省外营收分别为8.6亿/2.4亿元,同比+1.1%/+9.5%,公司在坚持推进甘、青、新市场一体化和陕、宁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同时着力培育华东、北方第二增长曲线。从销售渠道看,公司经销/直销(含团购)/互联网销售分别实现10.3亿元/0.2亿元/0.4亿元,同比+2.8%/-13.7%/+14.6%,占比分别为94.5%/3.1%/2.4%。经销商网络的高占比凸显线下渠道韧性与区域市场掌控力,而互联网渠道的快速增长则验证数字化赋能的战略前瞻性,两者协同为公司全国化布局夯实根基。

省外经销商结构加速优化。2025第一季度省外经销商新增27个/退出67个,净减少40个;省内新增3个/退出0个,净增加3个。公司正加速优化省外经销商结构,通过“淘汰低效网点+聚焦华东/北方核心战区”,推动渠道质量升级,与“甘青新一体化+样板市场培育”战略形成协同。

高端产品销售增速放缓;全国性品牌加大在甘肃的销售费用投放;甘肃省内地产酒竞争对手调整结束,加剧省内竞争。

【汽车】贝斯特(300580.SZ)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新能源汽零业务放量,丝杠业务拓展顺利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收13.57亿元,同比+1.03%;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9.58%;其中,24Q4营收3.15亿元,同比-6.43%;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19.37%。25Q1营收3.5亿元,同比+1.89%;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0.23%。

业绩持续稳健,经营韧性强。公司2024年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体现了公司注重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在汽车行业需求季节波动的情况下,公司25Q1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同环比提升,经营韧性较强。

主业竞争力继续提升,泰国基地成功奠基。1)公司涡轮增压器核心零部件等业务是基石业务,持续保持稳健,产销量继续增长;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方面,公司2024年实现销量910.77万件(同比+38.73%),增长显著。安徽贝斯特已竣工开业,持续开展新产品研发与新客户开拓工作,并正在推进客户的验厂认证等工作。3)公司为深化国际市场布局,在泰国投资设厂,目前,泰国基地已成功奠基并开工建设。

直线运动功能业务拓展顺利,全面进军机床/人形机器人/汽车领域。1)滚珠丝杠副、直线导轨副等产品已应用于国内知名机床商部分型号的机床上,并取得批量交付订单,其中代表滚珠丝杠副最高制造水平的C0级也实现了突破,获得了客户的首批订单;2)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行星滚柱丝杠已于2023年顺利出样,持续优化和完善生产工艺布局,关键工艺所需国产化设备的合作开发正在有序推进;3)应用于新能源汽车EMB制动系统滚珠丝杠副也完成了首次客户交样。

投资建议

公司涡轮增压部件业务持续稳健,同时全力拓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直线运动功能部件业务,成长空间有望打开。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17.62/21.44/26.13亿元,归母净利润3.67/4.37/5.3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丝杠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汽车】小鹏汽车-W(9868.HK):Q4营收毛利创新高,新品周期助力销量持续高增

核心观点

事件:2024年小鹏汽车实现营收40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归母净利润-57.90亿元,较2023年大幅减亏,全年毛利率14.3%,同比提升12.8个百分点。

Q4营收、交付量、毛利创新高。2024Q4实现总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长23.4%,环比增长59.4%;净利润-13.3亿元,同环比均有所收窄(2023Q4为-13.5亿元、2024Q3为-18.1亿元);毛利率14.4%,其中Q4汽车毛利率10.0%,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4个百分点,且连续6个季度改善,毛利改善主要来自于整车成本的降低。2024年四季度交付量91507台,同比增长52.1%,创历史新高。

海外持续拓展,销量不断攀升。2024年公司出口量达2.34万台,居于新势力车企榜首,成为首个达成欧洲万辆交付的新势力品牌,也是2024年英国、挪威、荷兰等欧洲十四个国家的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

销服体系全面升级,充电桩快速建设。2024年新增190家销售门店,总数达到690家,覆盖226个城市。自营充电站达到1920座,包括928座S4及S5超快充站,创下充电建站速度的最快纪录。2025年预计新增1000座超快充站。

开启超级产品周期,2025年销量有望快速增长。2024年8月和11月,公司发布两款新产品MONAM03和小鹏P7+,带动2024Q4和2025Q1销量大幅增长;2025年3月,小鹏发布2025款G6/9,4月发布2025款X9,后续随着产品结构不断完善,销量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39/1336/1598亿元,同比增长130%/42%/20%,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1.38/0.97/0.81倍。维持“买入”评级。

出海进展不及预期;新车销量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证券研究报告:《晨会纪要》

对外发布日期:2025年4月23日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张泽恩(S0800524030002)zhangzeen@research.xbmail.com.cn

曹森元(S0800524100001)caosenyuan@research.xbmail.com.cn

黄侃(S0800522070001)huangkan@research.xbmail.com.cn

杨敬梅(S0800518020002)yangjingmei@research.xbmail.com.cn

刘小龙(S0800523100001)liuxiaolong@research.xbmail.com.cn

郑宏达(S0800524020001)zhenghongda@research.xbmail.com.cn

周成(S0800525040004)zhoucheng@research.xbmail.com.cn

于佳琦(S0800525040008)yujiaqi@xbmail.com.cn

张弛(S0800524040007)zhangchi@research.xbmail.com.cn

齐天翔(S0800524040003)qitianxiang@research.xbmail.com.cn

张磊(S0800524070001)zhanglei@research.xbmail.com.cn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本公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报告及本公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对于本报告可能附带的其它网站地址或超级链接,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链接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仅为方便客户查阅所用,浏览这些网站可能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使用者自行承担。本公司关于本报告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博客、QQ、视频网站、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投资者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