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遭遇“科技劫”,全球最大主权基金Q1爆亏400亿美元

2025-04-25 04:09

当地时间4月24日,据路透,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GPFG)公布一季度业绩,受科技股大幅回撤及地缘政治动荡冲击,该基金单季度亏损了0.6%,亏损达400亿美元(约合3000亿元人民币),创下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

 

作为管理1.7万亿美元资产的“巨无霸”,此次亏损折射出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与主权基金的平衡困境。


 

科技股寒潮与政策风险双重夹击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一季度整体投资回报率为-0.6%,其中股票投资亏损1.6%,固定收益和非上市房地产投资则分别实现1.6%和2.4%的正收益。尽管跑赢基准指数0.16个百分点,但重仓科技股的策略成为业绩“双刃剑”。

 

 

 

 

资料显示,该该基金的管理人为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NBIM),目前持仓覆盖全球71个国家超过8600家公司,前十大重仓股均为美国科技巨头,包括苹果、微软、英伟达、Alphabet、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

2024年,人工智能热潮曾推动这些股票助力基金创下2220亿美元的年度盈利纪录,但一季度科技板块的集体回调直接导致收益逆转。

市场波动在4月进一步加剧。在特朗普宣布大幅提高关税后,全球股市遭遇抛售潮,科技股首当其冲。

NBIM首席执行官Nicolai Tangen坦言,这一政策冲击尚未反映在一季度财报中,但市场对关税和美联储政策的敏感度已达到“草木皆兵”状态。

副首席执行官Trond Grande补充称,基金自2024年底已开始削减科技股仓位,主因担忧估值过高及地缘政治风险。“过去五年股票回报率超100%,但如今需对不确定性保持清醒。”

数据显示,基金股票配置比例从2023年底的71.4%降至70%,债券占比则从26.6%升至27.7%。

 

美债压舱,新兴市场瘦身​

 

面对动荡环境,挪威基金正多维度调整布局。在资产类别上,美国国债仍是其“压舱石”,截至2024年底持仓达1575亿美元,占基金总资产的9%。

Grande强调,“美国国债是金融市场最安全的资产之一。”尽管北欧部分人士担忧美国可能效仿俄罗斯资产扣押先例。

但Tangen回应称此类风险“并不可信”,属于“需监控的众多风险之一”。基金依赖花旗银行作为托管机构,并明确资产配置决策权归属挪威政府。“若一国修改法律扣押资产,我们无法完全规避,正如在俄罗斯的经历。”

结构性调整亦同步推进。挪威财政部宣布将缩减持股数量,计划出售新兴市场小型公司股票。由于基金规模庞大,此类调整需逐步实施。一季度挪威政府还向基金注资780亿挪威克朗(约75亿美元)以缓冲波动。

对于美股,基金计划逐步纠正“低配状态”,因其投资策略以跟踪富时全球指数为主,主动操作空间有限。Tangen透露,市场波动可能带来低价买入机会,部分组合经理已开始布局,但整体仓位未大幅变动。

截至3月底,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规模达18.53万亿挪威克朗(约1.7万亿美元),其70%资产配置于股票、27.7%于债券、1.9%于非上市房地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