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2-05-06 11:32
港股入門02 :港股大叔與A股鮮肉,傻傻分不清?
主編Moka 審覈Austin 價值君出品
如果説距今成立不到30年的A股像青春洋溢的小鮮肉,那已經有一百多年發展史的港股就如同一個成熟精英範兒的大叔。
這期我們從7個基礎點來比較港股大叔和A股小鮮肉,看看他們到底有哪些不同。
交易時間不同
A股的持續交易時間是工作日,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
港股的持續交易時間比A股長,上午9:30-12:00,下午1:00-4:00。
算下來港股每天的交易時間比A股長1.5小時。
還有,上午的9:00-9:30為開市前交易階段,其中9:00-9:15為競價時段,可以提交、修改、取消競價市價單及競價限價單。9:15-9:20為對盤前時段,只可以提交競價市價單,不允許對競價市價單及競價限價單進行撤單、改單。9:20-9:28為對盤時段,進行競價時段的撮合對盤,未能配對的競價市價單將自動取消;未能配對的競價限價單將自動轉為限價單,並於9:30持續交易時間段繼續等待成交。
除此之外,港股如果在新股發行的時候,還會有暗盤的交易時間,時間是:新股上市前一個交易日的下午4:15-6:30。這個暗盤是在大型券商的內部系統進行報價撮合。
交易與交收機制不同
A股實行T+1交易,即當天買入的股票第二天才能賣出。港股實行T+0迴轉交易,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在當天賣出,並且不限次數,短線盈利空間更大。
就交收制度而言,A股實行T+1,港股實行T+2,也就是説,如果周一賣出股票,所得資金可以用來買其他股票,但要提取現金就需要等到周三。
漲跌幅限制不同
大家都知道,A股有漲跌停限制,一般漲跌幅限制為±10%,在消息刺激下,股票可能會漲停或者跌停。
而港股因為沒有漲跌幅限制,股價波動會比較劇烈。幾乎每天都有漲跌幅在30%以上的股票。比如19年上市的日照港裕廊,首日大漲了166.67%,所以如果買中了好股票,一天也有賺翻倍的可能。
資料來源:華盛證券
港股還有一個特殊機制:冷靜期,即恆指、國指成分股若5分鍾內升跌10%,將進入5分鍾「冷靜期」,投資者只可以在指定價格範圍內進行交易,5分鍾冷靜期后,市場將恢復正常交易,如下圖所示:
交易單位不同
港股交易單位也和A股有所差異,A股的1手=100股,而港股的1手可能是100股、500股、1000股,甚至是2000股,具體多少由上市公司自行決定,比如 $嗶哩嗶哩-SW hk09626$ 1手50股,$蔚來-SW hk09866$ 1手10股,$小米集團-W hk01810$ 1手200股。
交易工具不同
港股經過上百年發展,交易品種非常豐富,有很多A股當前還沒有的衍生品,比如窩輪、牛熊證、界內證等衍生工具(上一節課講過)。
除了交易工具多之外,港股的交易還支持融資交易,跟A股不同,港股不需要50萬人民幣才能開通融資功能,尤其是在港股打新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使用融資。
另外港股支持做空,無論股市漲跌都有賺錢機會。
通過以上5點的對比,大家對港股應該有了更多認識。那到底為何要投資港股,我們從市場、估值、分紅、標的及新股五個方面,再來領教港股大叔的魅力:
牛熊市周期不同
A股從1990年到2022年,一共度過了32年的時間,一共經歷了9輪牛熊交替,其中牛熊市的平均持續時間分別是12.6個月和27.5個月。也就是説,A股總體呈現出熊市周期長,牛市周期短的特點。
而港股在公佈恆生指數的53年時間里,一共經歷了8輪牛熊交替,其中牛熊市平均時間分別是49.8個月和32.7個月;也就是説,港股總體呈現出牛市時間長,熊市時間相對較短的特點。
打新機制不同
港股打新實行普惠制,即儘可能讓每位打新參與者都能中籤1手的制度,中籤率普遍較高、無持倉要求、還能融資參與,對比A股可能只有0.2-0.5%的中籤率,港股平均中籤率超過60%,這對股民太友好了,否則再好的股票,沒中籤也只是打了個寂寞。
除了上述優勢,港股還有大量新經濟公司以及生物製藥公司,新股質量可謂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感興趣瞭解打新的同學,可以自行查看價值君的打新攻略>>>
回顧
港股 vs A股:
1、交易時間不同,港股交易時間比A股長,此外還有暗盤交易。
2、交易制度不同,對於港股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在當天賣出,A股要等到第二天。
3、漲跌幅限制不同,港股無漲跌幅限制,A股漲跌幅為±10%。
4、交易單位不同,A股1手就是100股,港股每手股數沒有規定。
5、交易工具不同,港股可以做空,比起A股融資打新的門檻低,而且衍生品工具比較多。
6、牛熊市周期不同,港股牛市平均時間比A股長。
7、打新機制不同,港股打新實行普惠制,中籤率高。
說了這麼多優勢,港股的魅力是不是讓你躍躍欲試呢,下期就開始帶你玩轉港股,敬請期待!
最后強調一句,風險防範不能忘,理性投資記心中。
本門課程僅為知識普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學習更多港美股知識,請鎖定價值課堂。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