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OPEC想摘掉壟斷組織的帽子?然而,它正變得更加壟斷

2020-01-20 16:30

OPEC影響價格的能力即使大不如從前,但其一舉一動對油市仍然重要。

本文來自英為財情Investing(ID:Investing-com)

在沙特阿拉伯東北部城市達蘭(Dhahran)舉行的一場石油科技會議上,沙特石油部長Abdulaziz bin Salman王子駁斥了OPEC是卡特爾的説法。他稱,這只是媒體的構陷,OPEC「絕對沒有卡特爾的特性」。

一些人辯稱OPEC不是卡特爾的主要理由是OPEC歷史上多次沒能成功控制油價。但是,該組織仍然是卡特爾,甚至在其無法控制油價期間,它也摘不掉這個帽子。那麼,無論是短期或者長期,歐佩克在什麼情況下能夠操控油價?這個問題,對交易員來説纔是最重要的。

為什麼OPEC摘不掉卡特爾的帽子?

為限制某種產品的供應或設定這種產品的價格,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生產者相互勾結時,這些生產者就構成了卡特爾。

人們普遍認為OPEC好像很符合這個定義,是典型的卡特爾。上世紀70年代,OPEC產油國控制着全球超過70%的石油供應,他們合謀限制供應,推升了油價,表現出卡特爾的典型特徵,即共同限制產量和漲價。

例如,1973年石油危機前幾周,OPEC成員國作為一個整體與主要國際石油公司就油價展開談判。談判失敗后,OPEC決定單方面行動。1973年,歐佩克不僅僅決定了生產和出口多少原油,還決定了其成員國的原油價格。當時,一些OPEC成員國試圖把價格喊到最高水平,另一些成員國則爭取更合理的價格。

時任沙特石油部長扎基·雅馬尼(Zaki Yamani)表示,保持價格在適當水平符合OPEC的最佳利益,因為如果價格過高,可能會阻礙全球經濟發展,甚至可能導致經濟衰退,進而引發石油需求減少。

扎基·雅馬尼還指出,過高的價格還可能導致競爭對手增加,因為他們可以按和OPEC同樣高的價格生產和銷售石油。然而,扎基·雅馬尼最終輸掉了這場OPEC內部的討論。當時,OPEC沒有把價格定在7美元或8美元,而是把價格定在了13美元。

OPEC成功地操控了價格嗎?

回顧歷史,許多OPEC成員國在配額上作過弊,他們超額生產,以增加本國收入。這是一些人用來辯稱OPEC不屬於卡特爾的論據之一。其實,這正是卡特爾的典型行為,也是維持卡特爾的重要難點,尤其是在超額生產后不會受到處罰的情況下。不過,OPEC不會採取武力逼迫成員國,其能處以的最大懲罰只是除名。

目前,OPEC掌握着全球40%的石油產量,其作為卡特爾的地位正受到挑戰因為OPEC歷來是通過限制供應控制價格,而且有些時候,OPEC是在增加供應,大幅拉低油價,而非減少供應,提振油價。

OPEC操控價格失敗並不意味着它不是卡特爾。此外,蓄意增產拉低價格也是卡特爾的戰略之一。例如,2014年時任沙特石油部長那伊米(Ali al-Naimi)主導的增產計劃,通過向市場供應大量OPEC產的石油,以從北美頁岩油手中奪回OPEC在原油市場的主導地位。2014年,歐佩克成功拉低了油價,真正的卡特爾就是這麼干的。

如今,當被問及希望油價達到什麼水平時,OPEC成員國的石油部長通常會拒絕回答。比如,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這兩個OPEC最重要的產油國,長期堅稱他們支持穩定、可持續的石油市場,沒有設定目標價。但是,在部長間的閉門會議上,他們可能不會這麼説。

OPEC在全球大部分地區的公眾形象非常糟糕,部分原因是其引發的石油危機在20世紀70年代導致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另一部分原因是OPEC的所作所為與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背道而馳,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其成員國的政治制度不符合西方意識形態。

現在的OPEC,其管理和操縱石油市場的效果不如從前。不過,即使在它最強大的時候,也無法精確控制油市。如今,小型產油國認為,加入該組織的益處太少,並準備離開這個組織,實施自己的生產政策。畢竟,如果OPEC成功地抬高了價格,即使不是OPEC成員國,也能享受到高油價的好處。

這也許是沙特石油部長現在如此在意重塑OPEC形象的部分原因。他最近表示,他認為OPEC是一羣「負責任的產油國」而不是卡特爾。

但是,別被OPEC這種形象轉型忽悠了。OPEC仍在試圖擴大成員國數量,提高成員國的生產政策執行率,這麼做的最終目的仍是提高其操縱全球油價的能力。

OPEC已經衰弱,但我們仍需留意

OPEC影響價格的能力即使大不如從前,但其一舉一動對油市仍然重要。短線上,它的一些決定仍是油價的最大影響因子。目前,其維也納會議的決定仍能左右市場。

此外,市場雖然懷疑OPEC和俄羅斯等合作伙伴,能否實質性地控制供應,但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展望未來,鑑於大多數石油行業巨頭減少了對新油田的勘探和生產投資,OPEC可能會再次控制全球50%以上的石油供應,成為一個強大的卡特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