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橋水也扛不住了?

2020-07-28 10:48

 

在前日,橋水罕見裁員數十人的消息成為周末投資圈內一個高度關注的大瓜。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對衝基金之一的橋水,近段時間頻頻遭水逆——業績暴雷,裁員、深陷訴訟風波等接連不斷的負面事件,讓人不由產生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市場甚至有橋水這次恐怕真的要「人設崩塌」的聲音。

回顧橋水的成長經歷,我們沒有理由相信這一次實際不算大動作的裁員和一連串負面消息,會對其造成多大的衝擊,畢竟它的業務規模、核心團隊都沒有大的變化。

但橋水的這次「水逆」,多少也給我們對投資和認知方面帶來不少思考。

橋水遭水逆

具體看,據外媒報道,橋水基金在本月已經裁員數十人,涉及研究部、客户服務部、人力資源部等。被裁員工中甚至包括達里奧構想的「核心管理團隊」中的成員,一些在橋水工作15年以上的「老兵」。

橋水基金還將其「投資引擎」的大部分新招聘分析師的入職時間推迟到明年,這些分析師從事研究、賬户管理和交易工作。

在2016年,橋水曾以「機構翻新」的命名義裁員約150人,這次雖然裁員人數不多,但把「核心管理團隊」的老成員一起裁掉,還是非常少見的。

橋水對裁員的解釋稱,「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為世界帶來一些轉變,由於更多員工在家工作,不需要和以前同樣數量的后勤人手;創新技術改變了公司對人才的需求,也改變了公司服務客户的方式,我們也想變得更加有效率。」

據悉,在2019年,橋水的員工人數在1600人左右,目前橋水的大多數員工處於線上遠程工作狀態。

雖然橋水給出的理由説得通,但多少説明公司在人員開支方面的壓縮,其實也是與其近期業績表現「爆雷」有關。

今年上半年,橋水的旗艦基金「絕對阿爾法」虧了13.6%,抹去了過去五年的收益,尤其是在今年三月,該基金更是創下了歷史上的最大虧損。

對比同期美國對衝基金平均虧損3.49%的行業標準,橋水這個業績堪稱「爆雷」。

對於一個對衝基金來説,業績爆雷往往意味着客户可能會大額贖回,從而引發管理資產被擠兑的連鎖反應。橋水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從年初的1680億美金下降到了1400億美金,雖然被贖回了一部分,但所幸沒有出現擠兑。

據悉,橋水從新客户和現有客户那里重新籌集了數十億美元,抵消了部分贖回。

不僅如此,橋水目前還面臨前聯合CEO艾琳•默里(Eileen Murray)提起的訴訟,艾琳•默里稱橋水扣留了2000萬至1億美元的遞延薪酬未支付,原因是她披露了與公司有關的一場性別歧視糾紛。

據瞭解,Murray今年4月離開橋水,她曾透露,橋水給她的離職金少於同級的男性僱員。她稱,本次已經是至2017年以來第三次出現自己的薪酬回報低於同級男性同事的情況。

而橋水也剛剛在對兩名前員工斯奎爾和米尼科內提起的訴訟中敗訴,並被控「製造虛假證據」,試圖證明兩名前員工竊取其商業機密。根據判決,兩位被告將獲得200萬美元的律師費和其他費用的補償。

割在底部,踏空反彈
 

2020年是資本市場歷史上「見證歷史」最頻繁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國際油價跌至負值、全球各國股市短期急劇超大幅度波動等種種因素,導致即使是以對衝風險為主打特點的對衝基金都無所適從,面臨鉅虧局面。

在今年3月全球股市急劇暴跌的時候,橋水的《每日觀察》,還詳細列出了其旗下基金2020年以來的回撤情況:

 

 

全天候(10%vol)下跌了約12%;

全天候(12% vol)下跌了約14%;

全天候中國(人民幣)下跌了約9%;

絕對阿爾法(12% vol)下跌了約14%;

絕對阿爾法(18% vol)下跌了約21%;

絕對阿爾法主要市場(14% vol)下跌了約7%;

絕對阿爾法主要市場(21% vol)下跌了11%;

最佳投資組合(10% vol)下跌了約18%。

 

 

從上述的的策略產品可以看出,截至3月中旬,橋水的所有產品都出現了嚴重的回撤,雖然回撤的程度與美股三大指數高達30%左右的跌幅相比好上很多,但投資圈還是覺得當時的橋水「爆倉」了。

橋水基金發布今年一季度報告顯示,首季所持美股市值超50億美元,環比去年四季度近100億美元減少48.5%,清倉股票數量高達251只。

報告同時顯示,橋水基金主要買入了印度指數ETF及聯合健康、麥當勞等消費股,並對黃金、國債這類避險資產進行了一定增持,而持有的股票指數ETF卻遭到大幅砍倉,包括標普、新興市場指數等在內的股票指數ETF倉位均降低超過50%。

 

 

同時,橋水基金在首季持有了部分中概股,具體來説,包括蔚來增持幅度達105%,中通快遞增持了82%,58同城得到66%的增持。

2020年1月,達利歐在CNBC的採訪中還勸告投資者加大投資,不要持有現金,「現金就是垃圾。」

一開始,達利歐的策略還是儘量採用更多的對衝產品,加大倉位。但是達利歐猜對了開頭,卻沒有猜對結尾,起碼目前看,疫情雖然確實對全球經濟衝擊嚴重,但資本市場卻沒有相應的持續暴跌,反而在急速大跌之后創出了歷史新高。

而從上述的一季度持倉報告中得知,橋水在美股持倉上堅持了近半倉位,清倉股票高達251只。但恰恰相反,美股隨之而來的卻是超級大反彈。也就是説,橋水這一次割肉割在了市場的最底部,然后,踏空了!

而其買入的印度指數ETF及聯合健康、麥當勞等消費股和一眾中概股,整體收益表現卻乏善可陳,也遠遠沒能跑贏大市。

不僅如此,在3月16日,有報道橋水已經在歐洲的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等國,建立140億美元的股票空頭,其中包括1.763億美元做空英國建築材料公司CRH,10億美元做空德國軟件公司SAP,7.5億美元做空荷蘭光刻機制造公司ASML。

不過,一周之后,橋水很快發現市場走勢與其預料的不對勁,於是又快速調整方向,大幅削減歐洲公司的空頭倉位。

假如橋水后來沒有相應的對衝操作,那麼其在這一波來回操作中的虧損應該是十分巨大的。

 

從來沒有一直有效的策略

 

回顧橋水的這一波略顯「反常」的操作,實際上,如果是按照往常的研判思路看,邏輯上並沒有太大問題的。只是其低估了這一次連巴菲特都「活久見」的大波動行情。

這一次資本市場的反應與全球疫情對經濟面衝擊的「背離」程度,遠遠超出了常人的預料,即使專業如達利歐這樣的在資本市場浸潤多年的大佬,同樣未能倖免。

拿美股市場來説,但凡有點經濟認識的投資者,都不會想到,在史上最短時間跌入熊市的美股三大指數,竟然又能以史上最快速度迴歸牛市趨勢,並且還創出了新高。

然后一邊是美國肺炎疫情全面失控疊加失業高潮、甚至全國性持續大騷亂,一邊還是美股不動如山,持續上漲。

遇到如此奇葩的市場,考驗的不單單是對資本市場的理解、和反人性的自覺,還要考驗決策者的換倉手速。

但凡大一點的資產管理機構幾乎都不能難逃虧損下場,差的只是虧損的程度不同。

即使是以對衝風險為起家的橋水,在面對如此少見又大級別的風險事件時,其策略也不見得及時有效。

橋水的對衝策略主要是靠根據(股債的)負相關性來考慮降低波動,以及根據現實一些異常的核心指標去提前預測未來資本市場的走勢。

在以往正常的時候,橋水在這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

 

 

1987年10月,美國經歷史稱「黑色星期一」的股災,而達里奧的橋水基金逆勢掙得了高達22%的收益,被當時的媒體稱作是「十月英雄」。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橋水成功事先預見這場危機,並通過對衝策略獲得高達14%的正收益。

2010年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對衝基金行業整體表現慘淡,但橋水的純粹阿爾法基金在2010年卻獲得高達45%的收益。

 

 

因此,創始人達利歐也一度被視為市場風向標、華爾街傳奇,但2020年的這次由突如其來的疫情大爆發引發的全球金融資產大波動,他卻沒能倖免。

從一定程度上,這次危機發生的時間過短、以及非金融環境為起因,可能左右了達利歐在決策上出現偏差,但這與其一直以來的歷史經驗直覺依賴也有關係。

從今年1月份的「現金就是垃圾」到2月之后,現金反而成為最珍貴的資產。這個轉變實在太快,以至於橋水都未能第一時間抽身而出。

在今年的3月15日,達利歐專門在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一份聲明:「我們很失望,因為我們應該像2008年那樣賺錢,而不是賠錢……回想起來,我們應該降低倉位風險。」

實際上,不僅是橋水,在這一次大波動中,即使是以「非人性」的機器決策同樣也會虧錢。

此前有報道稱,全球依靠大數據智能算法做決策的量化三巨頭:文藝復興、Two Sigm以及德邵,三者合計管理着近2000億美元的資金(約合人民幣1.4萬億元),在一季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翻車。

其中,文藝復興規模超百億美元的6只產品業績全部轉負;Two Sigma的「 全球宏觀 」指南針基金表現一度回撤近20%,德邵的基金產品也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所以,在資本市場,從來沒有任何策略能一直躲得掉了市場的考驗,只要一直在場,總有一天會被閃電霹中。

橋水躲不掉,巴菲特躲不掉。

 

結語

 

橋水這次一系列「水逆」,從大的講,並不能説明什麼問題,即使是資產收益回撤,對它來説也並不會傷及根本,頂多只是其歷史上的一個小波折。

你大爺,依然還會是那個大爺。

但其這一次翻車事故,確實有很多我們值得反思的地方。

在面臨歷史性宏觀風險事件時,即使是國際金融大鱷都要面臨虧損,何況是作為渺小投資者的我們。

資本市場從來沒有永遠不敗的神話,只有輪流謝幕的舞臺,和一直在變的風險,橋水的這一次翻車,與歷史上發生過的並沒有不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