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我國創新葯企變中求進

2022-06-10 07:33

□ 馮玉浩

5月26日,創新葯企傳奇生物的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西達基奧侖賽繼在美國上市后,又在歐盟獲附條件上市許可。就在前兩天,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Dermavant Sciences開發的Tapinarof乳膏上市。Tapinarof中文名為本維莫德,該產品於2019年在中國獲批上市,上市許可持有人為冠昊生物控股子公司廣東中昊藥業有限公司。2018年,Dermavant Sciences獲得該產品大中華區以外的市場開發權。

這些是我國創新葯走向國際市場的縮影。從公開信息來看,近年來,我國創新葯企在加碼研發差異化、開拓海外市場、合理控制成本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尋找未來增長的確定性機會。

差異化創新拒絕「內卷」

6月7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發佈《中國新葯註冊臨牀試驗進展年度報告(2021年)》。報告顯示,無論是按藥物品種還是臨牀試驗登記數量統計,PD-1、PD-L1、HER2、EGFR等都是熱門靶點,且這4個靶點的藥物適應症全部集中在抗腫瘤領域。我國新葯研發呈現出「高水平重複」狀態。

研發「內卷」導致競爭加劇,市場回報明顯降低。以PD-1抗體藥物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為例,2020年該產品醫保談判中標價格約為每瓶19800元,2021年隨着賽帕利單抗、派安普利單抗等PD-1抗體藥物獲批,同時受醫保談判等因素影響,該產品醫保談判中標價格下調至每瓶2928元,降幅超85%。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一些創新葯企主動從研發同質化嚴重的賽道撤出。2021年3月,百奧泰發佈公告稱,受PD-1抗體藥物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影響,產品研發成本及商業化風險加劇,公司宣佈終止PD-1單抗藥物BAT1306的Ⅱ期臨牀研發。

與此同時,一些創新葯企選擇佈局差異化創新。選擇新的靶點或新的適應症是實現差異化創新的選擇之一。從上市公司公開信息來看,百濟神州恆瑞醫藥君實生物等均將新靶點的研究作為藥物研發重點。百濟神州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TIGIT(T細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結構域蛋白)、OX40(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4)等新靶點藥物臨牀試驗進展順利。PharmSnap數據庫顯示,截至5月25日,全球獲批上市的TIGIT、OX40相關藥物僅有47個和35個,我國TIGIT、OX40相關藥物臨牀試驗僅有81項和12項。

更優的給藥方式、更好的治療效果也是創新葯企選擇的差異化突破點。2021年11月底,由康寧傑瑞、思路迪醫藥和先聲藥業共同開發的全球首個皮下注射PD-L1抗體藥物恩沃利單抗注射液順利獲批上市。得益於納米劑型,該藥將給藥時長從傳統靜脈注射的0.5~2小時縮短至30秒內。

創新葯「出海」漸成浪潮

讓製劑產品「出海」是我國醫藥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的目標之一。隨着行業快速發展及政策推動,創新葯「出海」漸成浪潮。

除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石藥集團的馬來酸左氨氯地平片等成功「出海」外,根據KPMG China梳理,開拓藥業的普克魯胺、前沿生物的艾博韋泰、微芯生物的西達本胺等本土創新葯也在不同海外市場上市。公開信息顯示,百濟神州2021年境內營收為33.36億元,境外營收達到42.53億元,境外市場對業績的貢獻度超過境內市場。該公司今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產品澤布替尼膠囊在美國銷售額為4.31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了5.53倍。

與此同時,其他一些創新葯企也在向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藥品管理部門提交新葯註冊申請。比如,綠葉製藥的鹽酸安舒法辛向美國FDA提交了新葯註冊申請;億一生物的艾貝格司亭α注射液則分別向美國FDA、歐洲藥品管理局提交了新葯註冊申請。

創新葯產品不斷「出海」的同時,創新葯專利「出海」的「量」「價」在近五年間更是獲得長足發展。根據西南證券整理數據,我國授權合作(License Out)項目數量從2017年的5個逐步攀升至2021年的51個。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榮昌生物將維迪西妥單抗大部分海外市場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授權給西雅圖基因。榮昌生物從此次交易中獲得的潛在收入總額高達26億美元,創造了我國藥物License Out交易金額記錄。

合理控費增強競爭力

高投入、高風險是新葯研發的顯著特點。今年1月,德勤發佈的《2021年醫藥創新回報率評價》顯示,2021年大型製藥企業的新葯研發成本為20.06億美元。降低生產成本、平衡各類費用也是創新葯企在激烈競爭中獲得合理回報的重要方式。

不少創新葯企選擇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實現降本增效。Wind數據庫顯示,2021年上市創新葯企在建工程期末余額的中位數為8.07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了44.49%。其中,復星醫藥、恆瑞醫藥、沃森生物等多家創新葯企在建工程期末余額超10億元。以恆瑞醫藥為例,公司2021年的30余項在建工程涉及醫藥產業園、製劑生產廠、研發中心等。該公司2021年年報顯示,在建項目的逐步完工有助於企業釋放產能,降低成本。

除了控制成本,因地制宜地平衡「四類費用」(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也很重要。不同的發展階段,創新葯企的經營策略不盡相同。商業化能力較強的創新葯企多選擇控制銷售費用。例如,華蘭生物銷售費用在2021年下降27.93%,其中服務費和會務費降幅最為明顯。而對於剛剛開始商業化的企業來説,增加學術推廣與銷售人員則是必然選擇。例如,2021年步入商業化「元年」的神州細胞,其銷售費用較2020年增長了6.33倍,人工成本佔據銷售費用的近六成。該公司2021年年報顯示,為實現從單純的研發型企業向商業化企業的嬗變,公司銷售人員從29人增至204人。

當然,在創新葯資本市場震盪調整的背景下,我國創新葯企還面臨包含首創靶點、首創機制的基礎研究薄弱,投資人的投資態度愈發謹慎,企業經營現金流緊張等多重挑戰,這些也對上市創新葯企的研發能力、經營能力及商業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