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老頭樂」轉型,誰能搶佔新農村出行的千億市場?

2022-08-03 20:23

  文|立方知造局 孫鵬飛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風仍在持續,連互聯網大廠都進入車間了——百度要造「汽車機器人」,騰訊要做車企連接器,口口聲聲不造車的華為交出了問界,阿里則和上汽合作出智己。

  然而,在五菱宏光MINI EV之前,新能源汽車的浪潮很少覆蓋廣袤的三四線鄉鎮市場。那里的居民,依靠着一款過渡產品——「老頭樂」穿行鄉間。

  今天,立方知造局深度調研了轉型中的「老頭樂」,還原出他們在政策突襲、車企降維打擊下的生死掙扎。

  2016年3月,一款原始售價還不到200英鎊的英國老爺車,在蘇富比拍出了6萬倍的溢價(約120萬元人民幣),夠買保時捷911了。

  競拍車型皮爾P50,它還有另一個稱號:世界上最袖珍的汽車。

  P50是一款三輪汽車,輪胎只有甜甜圈大小,車身高和寬在1米左右,差不多是五菱宏光MINI EV的一半,容得下一名成年駕駛員和一隻購物袋,最高時速45公里/小時。

  像P50這類價格和車身比普通轎車迷你,速度低於70公里/小時的代步工具,在法國被叫做「沙灘車」,如果用上了鉛酸電池和電動系統,便成爲了中國網友熟知的「老頭樂」——低速電動車。

  在中國,曾經這類價格不超過2萬元的「車」,「不需要駕照、上牌、上險」,直接開上路就能買菜接娃。

  搏一搏,小破三輪變豪車,是歐美魔幻故事。拼一拼,「老頭樂」加入正規軍,則是中國當下的故事。

  去年3月起,工信部首度將「老頭樂」列入微型純電動車的管理標準,新規從去年9月起實施。

  座位數:4座及以下

  最高車速:小於70km/h

  車身尺寸:長度不大於3.5米,寬度應不大於1.5米,高度應不大於1.7米,整車整備質量不應超過750kg

  電池:只能用磷酸鐵鋰或三元鋰電池

  能量密度:不少於70Wh/kg

  這份國家政策是總領,地方政府則出臺了相應管理規定,各處有所不同——

  比如,北京:

  北京禁售老頭樂,從2024年1月1日起,「老頭樂」不得不上路行駛,不得在公共場所停放。

  又如,山東聊城:

  從去年起,聊城累計發生4.4萬起「老頭樂」交通違法行為。今年暑假期間(7月10日至9月10日),聊城集中整治「老頭樂」,嚴查老頭樂上禁行區道路,施行階梯式處罰,以及依法查扣、收繳。

  這樣一來 ,老頭和「老頭樂」企業都樂不起來了。「老頭樂」上路要駕照、要上牌、要上險了。

  「老頭樂」車企的低價優勢也沒了,原本老頭樂能賣2萬元及以下,主要用上了比鋰電池便宜6000-7000元、對環境污染較大的鉛酸電池。如今成本一漲,對農村用户的吸引力也下降了。

  說白了,新規對中國汽車產業中的低端產能企業的影響,是「升級一批、規範一批、淘汰一批」。

  新規一年后,今天,立方知造局通過訪談業內資深人士,深度調研了逐漸消失的「老頭樂」企業,其中90%的企業已成為茫茫農村出行紅海的浮沫。

  留存的企業,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雷丁、御捷、吉麥等老頭樂企業已轉型為A00級新能源汽車製造商,與五菱宏光MINI EV踏入同一片江湖,但還沒有月售1萬輛以上的車型,難在規模化生產。

  今天中國新能源車的江湖如同一個雁陣,低附加值的「老頭樂」企業處於尾列。

  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當下,如果不能擺脫低附加值生產,「老頭樂」企業找不準定位和市場,剩下的歸途,只有消亡。接下來你會看到——

  1. 為什麼老頭樂是一款必然被淘汰的產品?

  2. 老頭樂企業是如何被五菱宏光MINI EV「帶偏的」?

  3. 為什麼立方知造局認為苦苦轉型的「老頭樂」企業在A00級新能源車市場中勝算渺茫?這些企業該如何錯位競爭?

  1. 狂奔年代的匆匆過客

  「老頭樂」這款帶着「原罪」的出行工具能在鄉間爆發,主要基於兩個關鍵要素:

  1. 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忽視農村出行市場,讓「老頭樂」有機可乘

  2. 「老頭樂」的低價、低成本優勢對農村市場頗具吸引力

  「老頭樂」一定會成為時代的過客。

  它誕生於2007年的山東和河南兩省,率先捕捉到6億三四線城鎮居民的出行需求。

  以老頭樂產銷破百萬的山東為例。山東村與村之間相隔20多公里,一直到2014年農村之間才通上公交車。在此之前,居民的出行工具不外乎摩托、農機車和燃油車。

  騎摩托車肉包鐵,颳風下雨易出意外;

  開農機不舒服,駕駛員硬抗酷暑寒冬;

  用上燃油汽車的,最怕出門找不到加油站。

  「老頭樂」就不一樣了——比肉包鐵的三輪、摩托車多了一層遮風擋雨金屬罩;比農機多了車載空調,出行舒適;與燃油車相比,只需家里充上一夜電,就能跑上60公里。

  更關鍵的是,「老頭樂」還不貴,符合價格敏感型用户的消費心理。價格決定市場,這條當時在三四線鄉鎮的金科玉律,如今依舊可以複用在不少地區。

  2008年,山東農村居民的一年純收入5641元。買輛最便宜的車要花上5-6萬元,相當於10年收入。

  買輛老頭樂剛剛好。

  最便宜的老頭樂只要6000元,還不到一部iPhone的價格。

  大部分「老頭樂」集中在2萬元左右的價位,能裝上空調,像GPS導航、倒車雷達這類的黑科技都能用上。買了這樣的「車」,可以回村里吹上一吹了。

  老頭樂的使用成本也低,「不用考駕照、上牌、上險」就上路,能省下接近萬元支出。除此之外,「老頭樂」不用加油,充電成本是油價的1/16。

  早期三四線鄉鎮信息相對閉塞,如果要買車,37.8%的居民會向有車一族打聽消息,23.2%的居民依賴親友推薦。在出行代步上,「老頭樂」的確解決了遮風擋雨的痛點,也靠着這樣的口口相傳,「老頭樂」吸籠一羣KOL,帶貨能力堪比抖音一哥羅永浩。

  就這樣「老頭樂」在老齡人口排在前三的山東、河南站穩腳跟。積累了原始資本之后,「老頭樂」龍頭御捷、雷丁、寶雅等企業,也開始將這款產品推廣至湖北、廣西、山西等中西部鄉鎮。

  2013年,「老頭樂」迎來爆發潮。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規模以上的「老頭樂」企業有100家左右,產量超過200萬輛。

  一位「老頭樂」電池供應商的區域經理仍記得,從2016年至2018年,「老頭樂」相關的電池業務每年有200%-300%的增幅。

  另一組令人震驚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還不到500萬輛,而以老頭樂為主的低速三輪、四輪電動車的保有量,早在2019年便已超過1000萬輛。

  「老頭樂」銷量狂奔,靠的還是「同行襯托」。

  傳統車企忽視了農村市場這塊寶藏,往往農村銷售渠道不暢、分銷站點少,三四線鄉鎮居民在買低排放車時,對維修、保養留有顧慮。

  「造車新勢力」最先關注一二線城市市場,企圖站穩腳跟之后,從城市包圍農村。

  可以説,「老頭樂」率先替代了鄉鎮電瓶車、摩托車以及約有1億保有量的農機車。

  然而,「老頭樂」有「原罪」。

  按照規定,只有進入國家發改委汽車公告目錄中的車型才允許生產。也只有進入目錄中的車型,才能獲得公安交管部門的車牌,接下來纔是上保險流程。

  大多數廉價粗糙的「老頭樂」上不了發改委「公告目錄」,自然也上不了牌、上不了險。

  要説「老頭樂」企業非法生產,也不全然。多數企業還是「合法生產」的。他們將「老頭樂」申報為電動觀光車,繞開發改委,直接從國家質量監督總局拿到生產許可。

  但在營銷上,企業有意引導這是「電動汽車」,本不耐撞的安全隱患,這讓「老頭樂」背上「移動骨灰盒」的惡名。

  當監管真空被填補,一場對「老頭樂」企業的降維打擊即將上演。

  立方知造局以註冊資本1000萬元為基準線,梳理出已經離場的「老頭樂」企業 信息來源:企查查 製圖:立方知造局

  2. 三條路徑艱難求生

  成本殺手五菱宏光MINI EV是如何把老頭樂企業帶偏的?

  為什麼老頭樂企業轉行做兩輪電動車、出海、升級做A00級新能源汽車,看似條條大路通羅馬,卻每一條路都會撞到牆?

  如果沒有「老頭樂」在農村出行市場對電動汽車用户的培育,五菱宏光的神車光環或許會暗淡一半。

  2019年初,「老頭樂」企業被要求禁止新增產能。

  在這樣的當口,那年7月國民神車五菱宏光MINI EV出爐了——上市第二個月,力壓特斯拉成為新能源汽車月度銷冠。

  眾所不周知的是,五菱宏光MINI EV這款車型的誕生,來源於五菱宏觀車友企業微信羣的討論。有女性車主抱怨,當時還沒有一款出行半徑10-20公里,能遮風擋雨,價格不貴的車型——要馬卡龍色,要小巧可愛,要內飾復古。

  針對了用户需求,MINI EV誕生了。按現在的話説,這可以算得上是一款C2M產品了。

  同樣,五菱也通過企業微信車友羣洞悉着鄉鎮用户的需求。有車主在羣中反饋,找不到車內放早點的合適位置。這邊有了MINI EV新車型上的掛鉤。

  五菱宏光MINI EV牛油果色 圖源:五菱官網

  有人説,如果「老頭樂」是「升級的電動三輪」,那麼五菱宏光MINI EV是「降級的新能源汽車」。

  按照現在對低速電動車的標準看,五菱宏光MINI EV除了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時,高於低速電動車低於70公里/小時的定義,其他配置均合規。

  低速電動車不再出單獨出標準,納入新能源汽車標準,增加微型純電動乘用車定義;

  低速車只能使用磷酸鐵鋰或三元鋰電;

  對碰撞測試、整車質量、電機性能、爬坡性能甚至胎壓檢測作出要求;

  低速電動車不納入雙碳積分、沒有補貼。

  「老頭樂」企業震驚了,五菱宏光MINI EV用上了鋰電池,卻只賣2.88萬元。當時,用上鋰電池的「老頭樂」產品,售價都在4萬元以上。

  製圖:立方知造局

  五菱宏光MINI EV簡直像是在「老頭樂」的停產期瞄準了三四線鄉鎮的短途出行市場,逐步瓦解了「老頭樂」的核心市場。

  停擺之時,留給「老頭樂」企業的生路只有三條:轉行、出海、轉正「造汽車」,然而每一條都困難重重。

  1. 轉行做兩輪電動車:市場飽和、持續萎縮

  說白了,「老頭樂」企業降級做兩輪電動車,邏輯很簡單,針對同一片市場和人羣。「老頭樂」企業可以利用原先的渠道優勢。

  只是,經過了擋風遮雨的「老頭樂」體驗,原先的用户羣體的出行思維改變了。如果願意考駕照,買上微型電動車,很少有人還願意繼續騎着電瓶車風吹日曬。

  在剩下不願意靠駕照的用户羣體中,愛瑪、雅迪等兩輪電動車早早在市場上卡位。后者可以通過技術積累和規模化生產在產品性能和成本上有優勢,這些壁壘難以讓后來者攻破。

  中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告訴立方知造局,中國的兩輪電動車市場已經飽和,且在持續萎縮中。「中國已經沒有那麼多年輕人騎電動車了。」

  可以印證的是一組數據,即便有了更換鉛酸電池的政策帶來兩輪電動車的替換潮,2021年中國兩輪電動車累計銷量同比下降了13.9%。

  2. 出海歐美:低於乘用車標準,但還沒有一款抗打產品

  歐洲也有微型汽車,還很吃香。

  歐洲老樓多、道路窄,小型車更方便行駛、停放。比如羅馬城,很多街道只夠兩車交匯。即使是出租車老司機,也難以避免車身上的刮擦痕跡。

  不同於美國人追求高大寬敞的車型,歐洲車企很早關注到微小型燃油車,典型代表奔馳的Smart、大眾的甲殼蟲。

  然而歐洲市場缺低速微型電動汽車。這是因為歐盟的碳排政策,車企的合規成本平攤到每輛電動車上,在600~1000歐元(約合人民幣4629.7~7716.2元)。

  與國內用户一樣,歐洲微型車用户對價格敏感,微型車售價大約在10.8萬元人民幣上下,如果將合規成本轉嫁到消費端,用户難以買賬。因此,歐洲車企不願意生產電動微型汽車。

  這就給出了中國「老頭樂」出口歐洲的誘惑。早在2016年,中國就出口了10萬輛「老頭樂」。存留下來的「老頭樂」企業,只要合乎歐洲標準,還是能有一線生機。

  「相比乘用車,像‘老頭樂’這類的公路用車的標準更低。」崔東樹認為。

  1993年的Smart概念車 圖源:Wikimedia

  另一塊金礦是美國。「老頭樂」企業開雲汽車便是典型代表,出口微型電動皮卡。

  皮卡是美國文化圖騰,也是美國電影中必要元件——既寬敞又能載人載物,2021年賣出284萬輛。

  2021年,籌資119億美元的全球最大IPO「Rivian」便是一家美國電動皮卡生產商。正是搭着雙碳的快車和美國人的皮卡情懷,讓投資人喊出「特斯拉殺手」、「下一個特斯拉」,儘管Rivian還未大規模量產,交付的不到1000輛車中,大多數買家是員工。

  開雲汽車成立於2013年,瞄準農村市場末端配送場景——替代快遞小哥的電瓶車、三輪車。

  成立之初,開雲汽車參照了電動車標準,首款產品配上磷酸鐵鋰電池,單次續航80公里。這些積累也為新規落地,騰挪出應對的時間。

  圖源:Pickman美國官網

  開雲汽車美國總部設在加州,在德克薩斯、肯塔基、愛達荷等鄉村設有銷售點。銷售的Pickman微型電動皮卡售價在1.35萬美元-3萬美元間,而去年賣出70多萬輛的福特F-150售價3.99萬美元起。

  只是在性能上,F-150續航230英里(370公里),Pickman只有50-110英里(80-177公里),還不到前者的一半。

  要在地廣人稀的美國鄉間奔馳,價格是一方面,續航是另一個要點。

  目前,開雲汽車還沒有公佈美國市場的銷量。立方製造局曾聯繫開雲相關人士,但截至發稿,對方仍未回覆。

  3. 加入正規軍:路快被五菱宏光MINI EV堵死了

  出海歐美是「老頭樂企業」向外求索,向內紮根只有成為造車正規軍。

  造車要生產資質,似乎只有像御捷、雷丁這樣的「老頭樂」行業龍頭才玩得起。

  常見「老頭樂」廠商的轉型動作 製圖:立方知造局

  御捷曾連續5年居於「老頭樂」銷量第一,從2015年起就計劃將「老頭樂」業務剝離,由子公司生產,走高速車和低速車兩條路。

  在造車資質的道路上,御捷抱緊了傳統車企大腿——長城。2017年7月,長城與御捷成立合資公司。長城願意與御捷合作,一是看中御捷在下沉市場的渠道鋪設,二是合資企業的碳積分。

  協議中,御捷的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全部直接免費轉讓給長城,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優先向長城出售。

  雙積分政策:

  積分分為燃油消耗量、新能源兩種。兩種負積分可通過交易、轉讓等方式從其他車企獲得新能源正積分以抵扣。

  如果乘用車企業所生產燃油車的油耗降低情況無法達標,將產生油耗負積分;

  企業未能按照比例生產一定數量的新能源汽車,也將產生新能源負積分。

  雷丁更豪氣一些,2018年收購了陝西秦星汽車,2019年初以14.5億元全資收購了四川野馬汽車,拿到造車資質。

  但「老頭樂」造車,短板暴露了。

  2018年,御捷旗下首款電動小型SUV參加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繞樁時,SUV側滑失控,車輛斷軸,左前輪脱落。

  隔行如隔山。原先的「老頭樂」產品只是「觀光車」簡單改造,並沒有形成造車know-how。

  在「老頭樂」盛行的那十幾年,新能源車企忙着投入研發、技術積累,等待厚積薄發,「老頭樂」企業兜兜轉轉在低附加值生產中。

  在立方知造局看來,如果要造A00級電動車一類的產品,通向羅馬的大道被五菱宏光MINI EV堵死了。

  首先,五菱宏光MINI EV有先發優勢,在賽道上卡位。説起微型電動車,儘管有奇瑞、歐拉等同類產品,在營銷狂轟之下,大多數人的印象還是那輛國民神車。

  再者,MINI EV淨利潤率只有2%-3%,財大氣粗的五菱擺明了不給新入場者在價格上的活路——五菱宏光的低價策略建立在供應鏈成本管控上,支撐起在供應鏈上的話語權以及規模化生產上降本的,是銷量。

  五菱宏光MINI EV高峰期月銷量破5萬輛,成為國民神車。然而從「老頭樂」轉型造車的企業,目前還未出現月銷售破萬的車型。

  説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根據車主指南網數據,上過熱播綜藝湖南衞視《中餐廳》的雷丁芒果車型,最高月銷量不過6056輛。儘管雷丁芒果售價從2.98萬元起,比五菱宏光MINI EV的最低價3.28萬元,還便宜3000元。

  在未能達到與五菱宏光MINI EV同等規模產量來降本之前,雷丁的盈利能力難以趕超五菱。

  說白了,「老頭樂」企業被五菱宏光MINI EV帶偏,甚至忽視了這款車本就不是爲了設置成賺大錢的,而是用於積累碳積分——

  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光靠賣MINI EV就獲得價值13億的碳積分,當時的碳積分3000元/分。

  如今傳統車企開始轉型生產新能源汽車,今年年初碳積分價格下滑至500-800元/分。到2021年纔開始推出微型電動車的「老頭樂」車企,錯過了賣碳紅利了。

  「我不太看好‘老頭樂’企業在A00級新能源車上的競爭,很多企業沒有在認真轉型,更多是把A00車當作一個備胎。」崔東樹認為。

  在淘汰一批之后,合規的「老頭樂」在空出的市場中原地踏步,加之像五菱宏光這樣的新能源汽車還大規模向低端市場滲透,老頭樂企業仍認為還有一段時間好日子。

  2021年中國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81萬元了,他們的購物習慣正逐步將從性價比轉向品牌。當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節拍響起,「老頭樂」這樣的產品終將成為鄉鎮道路上的過去。

  被忽視的隱憂,疊加新能源汽車加維打擊和走過的彎路,「老頭樂」企業需要思考的是,未來如何更好活下去。

  註冊資本在3億元以上的低速電動車供應鏈企業 信息來源:企查查 製圖:立方知造局

  3. 錯位競爭

  立方製造局在市場、需求和技術維度,為轉型升級的老頭樂企業梳理了三條軌跡。也只有尋求更下沉市場、滿足用户核心需求和技術升級,「老頭樂」企業才能在五菱宏光MINI EV的重壓之下突圍。

  答案是找到「老頭樂」的核心競爭力——除去監管真空外,「老頭樂」為什麼能流行?

  未來的答案寫在過去中——三四線鄉鎮居民短途出行的需求。

  立方知造局梳理了三條錯位競爭的思路:

  1. 尋求更下沉市場

  從某種意義上説,「老頭樂」培育了農村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老頭樂」最初從電力與道路基建較為成熟的山東、河南農村起步,如今這塊市場被五菱宏光MINI EV看中——2020年五菱宏光MINI EV的第一大消費地是山東菏澤市。

  然而,五菱宏光的佈局更偏向於三線城鎮,以山西省為例,太原市有8家五菱宏光的門店,下一級的大同市只有一家。

  缺位的區位恰好是「老頭樂」車企熟悉的空間,三四線及以下的農村市場,與五菱宏光MINI EV的城鎮策略錯位。

  中國有經濟相對成熟的一、二線農村,也有脱貧未久的更下沉農村市場。在全民脱貧的當下,中國農村地區基本實現穩定可靠的供電服務全覆蓋,更下沉的農村市場也應對着出行代步需求。

  比方説,雷丁官方數據,銷售網絡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其中一級經銷商達2700家,二級經銷商達7000家。這是雷丁手上的好牌。

  單單是當年「老頭樂」進入山西時佈局的渠道,便是一張好牌。

  2. 深挖中年用户的需求

  五菱宏光MINI EV對用户有個定位——「小鎮貴婦、小鎮青年」。

  根據五菱的統計,2020年全國購買MINI EV的人羣中,20-30歲用户佔比40%,白領佔比30%。

  「老頭樂」就不一樣了——「老頭樂」的用户羣體多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羣體,出行兼顧務農、經商。

  所以看起來,MINI EV的代言人是00后演員任敏,雷丁代言人則選了濃眉大眼、中老年朋友都熟悉的演員黃曉明。

  在立方知造局看來,「老頭樂」企業現在真正需要思考的是目標人羣的真實需求——

  比如,一輛微型電動車可以如何更好裝下務農工具?一輛微型電動車能夠如何適配農收時期的載貨量?

  3. 技術突圍

  像「老頭樂」這類微型電動車,能收割市場,還有一個地利因素——中原地區多平原,開電動車不需要擔心山路爬坡帶來的電力損耗。

  與MINI EV錯位競爭的另一個關鍵突破口,是如何在多丘陵、山地的農村區位,填補農村居民的出行。

  這就要涉及到微型電動車的核心——三電系統。鋰電池續航能力是新能源汽車的天賦,而電機則是將天賦轉化為實力的關鍵。

  據立方知造局訪談相關人士瞭解到,之前「老頭樂」與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鏈重合度並不高,在轉做新能源汽車的當下,「老頭樂」企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提升汽車產業鏈話語權。

  未來「老頭樂」突圍新市場,需要靠的是技術和經驗的積累,以及適配於目標市場的需求。

  尾聲

  「老頭樂」誕生之際,被稱為「山寨」汽車,呼應着2000年前后的一段中國製造往事。

  華強北,生於中國電子產品製造的草莽時代。狹隘的店鋪,售賣着高仿、貼牌、雜牌手機——吸引着追求低成本的手機用户。

  尤其是2006年聯發科的MTK手機芯片集成主板與軟件,降低了手機生產門檻。一些山寨廠商走向品牌行列——天語、G5、小辣椒。

  這里一度走出了50多位億萬富豪。

  當山寨手機在管控之下消亡,中國的手機產業鏈卻在沉澱中堅韌——從深圳走出的OPPO、vivo在中國手機市場中,與蘋果同台。

  轉型升級的光暈,也將浸潤至「老頭樂」產業鏈。

  「老頭樂」侷限在中國製造業的某個時間點——一開始似乎地方政府對「老頭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新能源汽車成熟之前,通過這樣一款「山寨汽車」產品形成產業鏈與集羣,並給「新能源汽車」培育出特定人羣的市場。

  「山寨」退場,轉型升級,是註定的旋律。 那些依舊保持着低附加值生產的企業,也終將被這個時代淘汰。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風起了,連互聯網大廠百度、阿里、騰訊、華為都捲入車間。儘管説,下沉市場龐大,然而當巨頭們也對下沉金礦發起猛攻時,如果「老頭樂」企業仍只固守着掛滿青苔的古堡,終將難以突圍。

  彷徨的尾雁,該如何追上疾飛的造車隊陣?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