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ChatGPT全新升級!能自己考上斯坦福的它,卻在這項輸給了中國學生..….

2023-03-15 22:31

來源:INSIGHT視界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出處

一覺醒來,萬衆期待的GPT-4,它來了!

OpenAI老闆Sam Altman直接開門見山地介紹説:

這是我們迄今為止功能最強大的模型!

有多強?

根據OpenAI官方的介紹,GPT-4是一個超大的多模態模型,也就是説,它的輸入可以是文字(上限2.5萬字),還可以是圖像。

(看圖)手套掉下去會怎樣?

它會掉到木板上,並且球會被彈飛。

甚至只需要簡單在紙上畫一個網站的草稿圖: 甚至只需要簡單在紙上畫一個網站的草稿圖:

拍一張照片上傳給GPT-4,它就可以立馬生成網站的HTML代碼!

在性能表現上,OpenAI直接甩出一句話:

在各種專業和學術基準上和人類相當!

而且不只是發佈GPT-4這麼簡單,OpenAI這次「啪的一下」把相關「大動作」一步到位了:

  • ChatGPT Plus:集成GPT-4的ChatGPT升級版
  • 發佈GPT-4的API
  • 公佈技術論文 * 公開System Card

不僅如此,傳聞的「必應早就用上了GPT-4」在今天也得到了微軟方面的證實:

沒錯,確實是這樣的!

不得不説,自打ChatGPT問世以來,微軟和谷歌之間打響的數輪科技戰役,微軟這次又雙叒叕贏麻了。

甚至這一次,不少網友都發出了「見證歷史」的感慨:

正如之前傳言,GPT-4確實擁有多模態能力,可以接受圖像輸入並理解圖像內容。

並且可接受的文字輸入長度也增加到3.2萬個token(約2.4萬單詞)。

升級之后,GPT-4在各種職業和學術考試上表現和人類水平相當。

比如模擬律師考試,GPT-4取得了前10%的好成績,相比之下GPT-3.5是倒數10%。

做美國高考SAT試題,GPT-4也在閲讀寫作中拿下710分高分、數學700分(滿分800)。

在數學這方面,感謝GPT-4給咱們人均800的中國留學生保留了面子

那麼GPT-4這些新能力實際用起來是什麼樣的?技術報告中也給出不少展示。

首先,看圖能力可以用來解釋表情包、梗圖。

提問這張圖哪里好笑?GPT-4可以按順序描述出每一格的內容,並總結出笑點:

用巨大的過時VGA接口給小巧的現代智能手機充電。

更進一步,GPT-4可以理解圖表中數據的含義,並做進一步計算。

甚至可以直接把論文截圖發給它,GPT-4可以按像素處理其中的文字和圖片,並給出對整篇論文的總結摘要。 甚至可以直接把論文截圖發給它,GPT-4可以按像素處理其中的文字和圖片,並給出對整篇論文的總結摘要。

文字輸入長度限制的增加,也大大擴展了GPT-4的實用性

發佈會直播上,OpenAI總裁Gregman現場表演了一波GPT-4給代碼修Bug。

出現問題啥也不用想,直接把1萬字的程序文檔一股腦扔給GPT-4就行。格式也不用管,你只需要Ctrl+A、Ctrl+C、Ctrl+V。

再最后附上出現的問題,在幾秒鍾內瞬間得到解決辦法。

在API方面,GPT-4還開放了一個使用功能,允許修改「系統提示」。

之前ChatGPT的回答總是宂長而平淡,這是因為系統提示中規定了「你只是一個語言模型……你的知識截止於2021年9月」。

現在通過修改這句話,GPT-4就可以展現出更多樣的性格,比如扮演蘇格拉底。

也可以指定之后所有回答的形式,比如全用json格式。

雖然GPT-4這波能力大升級,但之前ChatGPT會出現幻覺、胡說八道的毛病還是沒能完全改掉。

從前面的官方示例也可以看出,要想最大程度發揮GPT-4的能力,最好還是用上思維鏈路提示(Chain-of-thought Prompt)。

操作起來也非常簡單,只需在提問的時候額外提醒AI給出步驟,就能大大提高推理和計算的準確率。

就在GPT-4發佈前,谷歌方面爲了迎戰微軟,宣佈將一系列即將推出的AIGC功能,應用到自家產品中。

包括谷歌 Docs(文檔)、Gmail、Sheets(表格)和 Slides(幻燈片)。

但不同於微軟和OpenAI的「發佈即可用」,谷歌只會先將Docs和Gmail中的AI工具,在月底提供給一些「值得信賴的開發人員」。

而其它功能則將是在今年晚些時候向公眾開放。

至於具體時間,谷歌方面並沒有具體説明。

而外界對此評價是谷歌希望搶先微軟原定於本周四的發佈。

但從今天的結果上來看,微軟依舊提前「搶灘登陸」。

在GPT-4發佈之前,便有網友做出了GPT-3和GPT-4參數量的對比圖,並猜測GPT-4的參數量將達到100萬億。

這一次亦是如此。

有網友預言,未來GPT-5的參數量,會是這樣的:

但無論如何,這一次,我們離真·人工智能,更近了一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