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雙櫃檯模式推出滿三月 港股通人民幣計價還需多久?

2023-09-20 00:37

轉自: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朱寶琛

    見習記者 毛藝融

    9月19日,距離港幣-人民幣雙櫃檯模式正式推出(6月19日),已滿3個月。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從6月19日至9月19日收盤,首批24只港股新增人民幣櫃檯日均成交額為1.34億元,港幣櫃檯日均成交額達到288.58億港元。

    從個股來看,騰訊控股-R、中國平安-R、中國移動-R等人民幣櫃檯區間成交額居前,分別為16.02億元、15.33億元、14.97億元。

    做市商較少

    市場表現慢熱

    在6月19日推出時,雙櫃檯模式包括24只雙櫃檯證券,其港幣櫃檯約佔香港現貨股本證券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的40%。

    雙櫃檯做市商機制是雙櫃檯模式的重要一環。在此機制下,做市商將為這些證券的人民幣計價股票提供買賣雙邊報價,從而為人民幣櫃檯提供流動性,並收窄雙櫃檯之間的價格差異。

    首批做市商名單包括中信里昂、國泰君安國際、中金香港以及中銀國際等4家在港中資券商,以及5家外資機構。

    目前來看,雙櫃檯做市商機制運作良好,但仍較為慢熱。截至9月19日,全部24只人民幣櫃檯證券累計成交額達到83.81億元,且全部24只證券人民幣和港幣櫃檯價差均維持在1%以內。目前,做市商機制並未在港股整體市場推行。

    市場較為慢熱的原因之一,是做市商較少。根據港交所的雙櫃檯做市商配對檔案,雙櫃檯證券的做市商數量在5家至7家不等。有11只證券無中資做市商。而在人民幣櫃檯成交額方面,中資做市商家數多的股票明顯高於家數少的股票,無中資做市商的股票則較少。

    雪牛資本合夥人劉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民幣雙櫃檯模式等在短期內對港交所交易增量的提升是有限的,但長期來看,將持續利好港股交易市場。

    根據環球銀行同業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數據,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已經從2018年4月份的人民幣5970億元增至2023年4月份的人民幣8320億元,香港在202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處理全球約75%的人民幣付款交易。

    「人民幣櫃檯開通有助於豐富離岸人民幣持有者的資產配置選擇,滿足其投資需求;儘管初期交投體量仍然較小,隨着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和離岸人民幣資產規模的增長,人民幣股票櫃檯有望成為離岸人民幣重要的配置方向。」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務委員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建議增加做市商,引入更多中資券商及外資大行,擴大對投資者的覆蓋率,提升人民幣櫃檯市場活躍度。此外,儘快開通港股通人民幣計價,為港股市場引入更多內地資金。

    提升吸引力

    業界期盼港股通人民幣計價

    港幣-人民幣雙櫃檯模式不僅為境外投資者提供參與投資人民幣計價產品的最新舉措,也為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買賣人民幣計價證券奠定基礎。

    不過,港股通納入人民幣櫃檯還需一段時日。據香港交易所此前介紹,由於部分基礎設施需要升級,當中亦需香港與中國內地各持份者的合作,因此人民幣計價證券納入港股通將會在稍后纔可以落實推行。

    對於南向資金的內地投資者而言,人民幣櫃檯有助於平抑匯兌風險,如港幣計價與人民幣結算的匯兌波動、提升南向交易的便利性。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短期而言,櫃檯流動性仍是投資者的重要考慮。關注后續是否仍有更多政策推動或税收優惠來進一步提升南下資金參與人民幣櫃檯的積極性,可在不對現有港幣櫃檯形成明顯分流基礎上,吸引增量資金參與。

    香港交易所聯席營運總監姚嘉仁8月24日在首屆香港交易所中國論壇上表示,下一步會和內地交易所商討如何引進南向投資者到人民幣櫃檯,包括南向通、港股通的優化、多引入一些外國公司,以更好地促進資本市場互聯互通。

    港交所此前表示,將繼續建立人民幣櫃檯的流動性,而雙櫃檯模式正是發展香港人民幣生態圈的重要一步。在這個生態圈中,投資者可以透過滬深港通買賣A股、透過債券通購買人民幣債券,以及投資香港交易所提供的多種人民幣相關產品。雙櫃檯模式推出前3個月,在香港主要上市的外國公司已獲納入港股通標的,有更多機會進入龐大的內地市場。透過雙櫃檯模式,相信內地投資者最終可以直接以人民幣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大大提升這些交易的吸引力和方便程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