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球製藥新一輪排位賽開啟

2023-09-20 07:02

倒計時五、四、三、二……見證歷史的時刻即將來臨,過不了多久,全世界仿製藥競爭格局將變得更為激烈。

9月15日,諾華宣佈其股東已經批准了仿製藥與生物仿製藥子公司山德士(Sandoz)100%分拆的提議,分拆后的山德士將作為一家獨立公司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如此,山德士不僅將成為在歐洲上市的*仿製藥企業,還很有可能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純仿製藥企,將獨自應對全球仿製藥排位賽的山德士,發展勢頭不容小覷。

一家醫藥巨頭的誕生方式,不再像十幾年前那樣靠鉅額併購、大舉擴張版圖,而是變成了山德士這種,被MNC養大后,再「剝離」或者「整合」后讓其獨自成長。相似的案例如諾華分拆出去的另一家公司——眼科龍頭愛爾康,默沙東分拆女性健康領軍者歐加隆。再如暉致和山德士,兩者都成了仿製藥巨頭,另外GSK分拆的Haleon、強生分拆的Kenvue如今都搖身變爲了消費保健品巨頭……

而現在回過頭來看,製藥界的併購和分拆,均為其注入了頑強的生命力。站在2013年的時間節點,雅培以及整個藥界可能都想不到,剝離出去的艾伯維后來成爲了全球營收TOP10的跨國大藥企,手握藥王修美樂多年,其故事已然成為醫藥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是醫藥行業最為成功的分拆案例之一。

「豪門棄子」,卻是一等一的優生,他們的被剝離和獨立,助其能夠更好的發揮自身優勢,以更好的資源稟賦,快速在細分領域拿下「血脈壓制」的強佔優勢,也自此影響着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格局。

另一面,過去MNC瘋狂擴張、以規模為主導的邏輯,已經難以抵禦新興技術療法更迭帶來的衝擊,而后生可畏,掌握新技術細分領域通關法則的后起之秀們,其產生的威脅可能雷霆萬鈞。

「現在到了製藥巨頭比較難受的時候。」一名業內人士這樣感慨道。從其財報中便不難看出:強生自免領域增長乏力,默沙東、諾華都在憂心下一個重磅炸彈,賽諾菲迎低速增長期,BMS去年「搖錢樹」走下坡路,而新興生物技術療法卻是瞬息萬變,從PD-1,CAR-T到ADC,再到基因編輯。下一個明星領域在哪?難以預料。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創新,聚焦創新,講「新的故事」,MNC才能在以利潤為主導的時代維持高增長。

此外,爲了股東的*利益,以及專注於各自的增長戰略,MNC們也決定分拆前行。

於是能夠看見,諾華、強生、默沙東、GSK等一眾MNC近兩年均有重大分拆改組動作,紛紛用「瘦身」、簡化組織、退出非核心領域等舉措來聚焦創新,維持高增長,提升運營效率,尋找下一個業績增長點。

而這羣期待與母公司相互成就的豪門新貴們,正式開啟了他們新的守擂和角逐。

1、暉致佔據仿製藥王位,山德士來勢洶洶

9月15日,諾華發布公告稱,諾華股東批准分拆其仿製藥與生物仿製藥子公司山德士。山德士在全球仿製藥巨頭排位賽的自主性更強了,將要獨自面對仿製藥領域的血雨腥風。

數據顯示,2022年山德士營收為92.49億美元,位列全球仿製藥營收TOP3之位,暉致營收為162.18億美元,位列TOP1。不過同樣為仿製藥巨頭,兩家在生物類似藥方面的態度開始分化。

2020年11月,邁蘭和輝瑞旗下業務部門輝瑞普強成功合併,仿製藥巨頭暉致橫空出世,成為擁有1400種已獲批的化合物和生物製品的全球仿製藥巨頭。該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提出一項重要的全球重組計劃,希望通過穩健的財務政策,提升這個新企業的優勢、能力和靈活性,以實現10億美元的協同效應,讓公司有更強勁的自由現金流。

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該公司成立伊始便宣佈計劃關閉或剝離多達15個製造工廠,並可能裁員至多9000人,佔其全球45000名員工總數的20%。並且在2022年暉致已經出售了其全球生物類似藥業務。

根據暉致Q2業績電話的內容,暉致的剝離動作仍在繼續,在Q3至少還有一項重大資產剝離。不過暉致也在出手購入一些符合自身戰略的資產,2022年底暉致瞄準了眼科賽道,收購了一家2015后商業化階段生物製藥公司。今年1月,暉致又在眼科領域收購了Oyster Point Pharma和Famy Life Sciences兩家公司,交易總額高達7.5億美元。

而與暉致策略不同,山德士不僅在加強生物類似藥的佈局,也在不斷的買買買。

今年以來,山德士在斯洛文尼亞的Lendava建立一個新的生物製劑生產廠,投資預計至少為4億美元,以支持該公司推動其全球生物類似藥組合未來增長的雄心。此外山德士還與Evotec美國子公司Just–Evotec Biologics達成合作,將利用Just–Evotec的AI生物製劑技術平臺開發和生產多種生物類似藥。通過此次合作,山德士的早期生物類似藥管線將擴大到24個項目。另外,山德士還購入了安斯泰來抗真菌藥物Mycamine的全球權利,從Adalvo引進在美國銷售的6種小分子仿製藥*權利。

2、赫力昂、Kenvue消費健康領域各自成王

GSK可謂是變動最為頻繁的巨頭之一。從2014年收購諾華的疫苗部門(不包含流感藥物),與諾華整合非處方藥部門;2018年GSK再次變動,當年3月收購諾華的醫療保健公司的股權,12月宣佈計劃與輝瑞的健康業務部門合併;2019年GSK與輝瑞成立全球*的OTC公司,GSK消費保健品公司。

然而這個巨大的消費保健公司還沒有在GSK懷里暖熱,2020年GSK便宣佈再次進行整合,並公佈其分拆計劃,將公司分為兩個實體,一個專注藥品和藥物研發,一個深耕消費者醫療保健產品。

2022年7月,GSK旗下消費健康業務板塊正式分拆,赫力昂橫空出世。該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上市當日,便成為倫敦交易所近10年來*的上市公司,當日市值約305億英鎊。這一巨頭在上市之初便向市場承諾,在全球,未來3-5年將達成4%-6%的年度增長。

赫力昂經營着一系列在中國市場知名度頗高的健康品牌,如鈣爾奇、善存、舒適達、芬必得、扶他林、新康泰克、百多邦等。IQVIA 2021年數據顯示,在中國市場,赫力昂旗下品牌「鈣爾奇」是鈣補充劑品類全渠道*品牌,而「善存」是多元維生素品類全渠道總*品牌。

分拆后,赫力昂業務進一步優化,並實施全新的研發創新模式。僅在2023年上半年,赫力昂就推出了7款新品。業績上,2022年完成分拆后,赫力昂全年實現有機收入增長9%,年收入達到109億英鎊。2023年上半年,赫力昂營收有機增長10.4%,其55%的業務獲得或保持了市場份額。

同在消費健康領域,另一家巨頭也隨着分拆而誕生。

2022年9月,強生宣佈將消費者健康業務分拆,作為獨立公司上市,取名「Kenvue」。今年8月,Kenvue開始完全獨立運營,此后強生繼續持有Kenvue普通股總量約9.5%的股份。

目前,Kenvue旗下擁有約4個10億美元的超級品牌和20個超過1.5億美元的品牌,其中有不少品牌家喻户曉,如邦廸、李施德林、露得清、泰諾、強生嬰兒和城野醫生等。分離后,Kenvue計劃在10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從上半年整體業績來看,Kenvue的淨銷售額為78.63億美元,同比增長6.3%。

而在拆分前,2021年強生的消費者健康部門收入為146億美元,僅比2020年增長了4.1%。

3、歐加隆:領銜女性健康領域

2021年6月,默沙東官宣完成了女性健康業務、生物類似藥業務以及過期專利藥業務的分拆,新公司歐加隆(Organon)正式作為一家獨立公司進行上市交易。

彼時,默沙東的分拆目標是聚焦關鍵增長支柱的發展,強化戰略和運營中心,提高靈活性,簡化運營模式,優化資本結構和改善財務狀況。

作為一家鮮少專注於以女性健康為主要治療領域的製藥公司,分拆后,歐加隆保持了在女性健康領域的優勢地位。

分拆后的首份年報顯示,歐加隆實現了63億美元的收入,儘管較上年收入有所下降,但女性健康業務和生物類似藥業務分別實現了16.12億美元和4.24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4%和28%,尤其是植入避孕產品Nexplanon,作為一種長效可逆避孕藥,被行業視作一款前景較大的重磅產品。

2022年,歐加隆宣佈從拜耳收回兩款複方口服激素避孕產品——媽富隆和欣媽富隆在中國(包括香港與澳門地區)的業務權益,並已達成協議,在越南地區獲得上述產品的業務權益。

實際上,歐加隆的發展歷史可遠追溯至20世紀20年代,且其在全球進行收購擴張的旅程較早。

關鍵時間是在2007年,美國製藥公司先靈葆雅以超百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歐加隆。而2009年3月,默沙東宣佈以411億美元收購先靈葆雅。在默沙東與先靈葆雅的合併中,歐加隆成爲了默沙東的一部分。

2021年歐加隆的分拆,對於這家有着百年積澱的老牌製藥企業意義非凡,此后,歐加隆重新啟用了「Organon」這一名字,在女性健康領域獨立地發光發熱。

值得注意的是,要説起如今的藥王K藥,其產生與歐加隆息息相關。歐加隆在2003年的時候意圖尋找能夠治療自免疾病的產品,途中恰好篩選出了PD-1抗體(帕博利珠單抗)。從歐加隆,到先靈葆雅,再到默沙東,幾經輾轉和資產評估,最終K藥才得以研發和推進。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E藥經理人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