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方達控股(01521.HK)重組業務架構,向陽而生

2024-04-08 09:20

CXO這2年多以來持續調整,美聯儲加息周期導致創新葯企業投融資環境惡化,全球大型藥企新冠藥研發高峰退潮等,均觸發了板塊的戴維斯雙殺,但市場一直等待觸底反彈信號。

首先,美聯儲加息周期已完結,2024年更多討論的是降息次數。此外,標普生科ETF(XBI)2021年初見頂,此后累計跌幅超60%(沒錯,不只是港A市場的生科股在跌)。XBI此后底部盤整了一年多,2023年10月重新止跌反彈,目前已突破向上,累計升幅超60%。也就是説,困擾行業的風險基本出清,且正在好轉,耐心等待傳導機制即可。

創立20年,於北美和中國同時運營業務的CRO機構,方達控股(01521.HK)近日發佈了2023年業績,如何在相對低迷的年份堅持穩健增長,值得梳理一番。

穩健增長:全年收入繼續增長,合約未來收益保持微增

簡單來看,方達控股2023年實現收入259.9百萬美元,按年增長3.8%;截至2023年底,合約未來收益約342.2百萬美元。在相對低迷的2023大環境下,如此成績也算穩健,且手上的訂單體量依舊可觀。

拆分開,其中北美業務錄得收入約199.1百萬美元,同比增長1.4%,因創新葯企業投融資環境欠佳而帶來了一定衝擊。中國區業務,以人民幣計價的收入約428.9百萬元,同比增速約17.5%,主要得益於諸多項目在COVID-19恢復后而加快了執行效率。

其他,公司整體毛利率達30.2%,北美業務毛利率約33.2%,中國業務的毛利率約20.4%,基本維持平穩。期內,實現淨利潤約10.7百萬美元,經調整淨利24.0百萬美元。

無論北美業務還是中國區業務,都繼續有不同程度增長,公司運營能力經受住了考驗。

重組架構:垂直整合、統一標準、精簡運營、優化配置

2023年,方達控股對現有業務做了架構重組,劃分了藥物發現、藥物開發、醫藥產品開發及實驗室測試四大業務單元,並新設立了「全球藥物發現與開發服務」和「全球實驗室服務」兩大核心業務部門。

如此操作,是爲了更好整合北美、中國區業務,統一服務標準,精簡運營並靈活協同,及優化資源配置。藉此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從藥物發現到開發到實驗室測試服務的端到端服務,優化中美兩地業務管理與流程整合,鞏固自身一體化藥物發現與開發平臺的市場定位等。

通俗一點理解,方達控股2019年5月港股上市,當年在北美擁有7處產能設施,中國是5處設施,發展至2023年,北美區合計12處設施,中國是11處,業務範疇從早期的如藥物代謝和藥代動力學、生物分析、安全性和毒理學等業務,已擴展至當前涵蓋藥物研發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服務能力。越來越多的業務,還是北美、中國兩地運營,的確是需要做一個架構重組,以便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也是行業景氣度不佳背景下提質增效的需求,更是符合公司全球化運營的戰略定位。

技術驅動:緊跟前沿技術,提升服務能力,向陽而生

當前,行業競爭是有所加大的,但對於CXO來説市場機遇始終存在。據IQVIA分析,預期未來5年醫藥支出增長的最大驅動力,仍將是創新療法在發達市場的引入和使用。人類對健康的渴望一直存在,仍有大量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前沿技術的突破,也必然會帶來相關領域的研發投入大幅增長,會持續刺激CXO市場景氣度。

定位於科學技術驅動的方達控股,其生物分析服務就一直處於先進科學及技術進展的最前沿。報告期內,公司在開發多種藥物的測試平臺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小核酸藥物、生物標誌物及細胞基因療法(CGT)藥物等(均是最前沿賽道)。只有緊扣最前沿技術,才能取得差異化競爭優勢,也才能獲得逆勢增長的機會。

具體看方達控股2023年業務拓展方面,北美區業務,公司收購了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Nuro-Technics;整合了Biotranex Laboratories,LLC的業務並提供轉運體研究,提升了DMPK服務能力;由Stewart Jacobson博士領導的病理服務團隊快速發展;於芝加哥的安評運營設施,加強了眼科毒理學和DART兩個未來極具增長空間的服務等。中國區方面,DMPK業務在使用人類肝細胞和高通量PAMPA篩選進行BSEP和化合物滲透性的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蘇州新建臨牀樣本生產設施增強了臨牀樣品的生產能力,有助於實現無縫的藥物研究、開發和臨牀試驗供應,從而加快藥物臨牀試驗的啟動。

可以説,在正確的道路上做正確的事,向陽而生、逐光前行,方達控股一直做的不錯。公司堅持優化綜合服務能力,開發尖端領先技術平臺,便是鋭意進取的表現。最新的2023財報中,仍表現出了對病理學、基因毒性等專業領域的投資興趣,在積極尋求擴張機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