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國種種惡行阻礙數字世界發展進步

2024-05-13 16:16

轉自:千龍網

互聯網是人類共同家園。美國為維護世界霸權,利用信息技術和資源優勢肆意妄為。為揭露美國在網絡空間的霸權霸道霸凌行為,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CCIA)組織編制了《美國對全球網絡空間安全與發展的威脅和破壞》(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美國不擇手段、不計后果維護網絡霸權,以犧牲他國安全片面追求自身「絕對安全」,甚至走上了破壞、割裂網絡空間的道路。美國在網絡空間的種種惡行阻礙了數字世界的發展進步,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應當受到國際社會的公開譴責與強烈反對。

利用互聯網滲透他國政權

《報告》指出,美國將互聯網作為顛覆他國政權的手段與工具,利用互聯網對目標國搞意識形態滲透和控制,散佈虛假信息,抹黑他國政府,煽動民眾情緒,誤導網絡輿論,干涉他國內政,甚至顛覆他國政權。

2003年起,歐亞地區接連發生一系列非正常的政權更迭。從格魯吉亞「玫瑰革命」到烏克蘭「橙色革命」,再到吉爾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等,都是選舉過程中發生抗議騷亂,隨后演變成全面政治危機。2022年3月29日,長期受美國國會和白宮資助、有「第二中情局」之稱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會長威爾遜終於承認,美國曾經在上述地區通過互聯網等手段策劃實施「顏色革命」。

2011年,發端於突尼斯的所謂「阿拉伯之春」浪潮席捲西亞北非多國,引發嚴重社會動盪,導致數十萬人死亡,造成近一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損失。在這背后,美國當局利用推特、臉書等社交媒體塑造輿論、煽風點火,輸出西方價值觀,鼓動民眾走上街頭,引發社會動盪、政權更迭。2022年2月25日,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接受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採訪時就利用互聯網干預他國政局一事公開承認,「我們在‘阿拉伯之春’時就是這麼做的。」

2022年8月,美國斯坦福大學網絡觀察室和格拉菲卡研究公司聯合發佈的《聽不到的聲音——五年來親西方的隱蔽影響力行動評估》報告披露,在推特、臉書、「照片牆」等西方主流社交媒體上存在大量美國政府背景的虛假賬號,這些賬號相互關聯並且採用欺騙性策略,持續開展了近5年的祕密行動,實施支持美國及其盟友並反對俄羅斯、中國、伊朗等國家的歪曲宣傳。

實施無差別網絡監控竊密

《報告》指出,美國以「國家利益」為幌子,濫用信息技術和產業優勢,肆無忌憚地通過互聯網對全球實施大規模、系統性、無差別的網絡監控與竊密活動。從普通民眾到國家元首、政要、國際組織、外交使團與企業,被美國情報機構「一網打盡」,甚至連美國的盟友也難以倖免。

2007年美國國家安全局啟動絕密級電子監聽計劃「棱鏡」項目,通過谷歌、臉書、美國在線等9家互聯網公司大規模監聽全球用户,包括美國公民的國際通信。2013年6月,美國前防務承包商僱員愛德華·斯諾登向英國《衞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披露「棱鏡」項目的祕密文檔顯示,美國當局實時跟蹤電子郵件、聊天記錄、視頻、音頻、文件、照片等上網信息,全面監控特定目標的一舉一動。2013年6月7日,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承認了該計劃。《華盛頓郵報》后續報道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控行為都是暗中操作,涉嫌違法違規。

2020年2月,美國《華盛頓郵報》、德國電視二臺(ZDF)和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發佈聯合調查報告,曝光美國中央情報局與德國情報機構操縱瑞士密碼設備公司克里普託(Crypto AG),暗中控制其銷往120多個國家的通訊加密設備,大肆竊取各國政府及企業用户的加密通訊內容。

2021年5月,丹麥廣播公司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夥同丹麥國防情報局接入該國網絡,監聽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法國、瑞典、挪威等歐盟國家領導人。法國總統馬克龍和默克爾5月31日在法德兩國部長視頻會議上要求美國和丹麥就監聽一事作出解釋。馬克龍稱「這在盟國之間是不可接受的」。

2023年4月初,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一批涉及烏克蘭危機的美軍情報文件遭到泄露,顯示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以及韓國、以色列等多國政府首腦遭到美方監聽。4月18日,聯合國祕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表示,聯合國已就祕書長古特雷斯遭監聽向美國表達意見。

破壞網絡空間規則與秩序

《報告》指出,美國以網絡空間秩序「領導者」自居,利用網絡空間規則不健全、發展不平衡等現實治理缺陷,鞏固其「一超獨霸」格局。從而將自身利益凌駕於全球公共利益之上,致使全球網絡空間陷入「安全困境」「失信困境」和「背信恐慌」。

2019年9月23日,美國等27國發表《關於在網絡空間促進負責任的國家行為的聯合聲明》,曲解和篡改聯合國成員國趨於達成共識的網絡空間負責任國家行為框架,背離了美國等國家曾經認同的共識,凸顯了美國對聯合國相關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的一貫做法。美國刻意迴避國際社會要求建立「和平網絡空間」的共同意願,將網絡空間人為分為「和平時期」和「非和平時期」,意在將網絡空間進攻性軍事行動合法化,把網絡空間變為新的戰場。這種惡意推升國家間網絡衝突和摩擦風險的行為,顯然無助於維護網絡空間和平與安全。

2022年4月28日,美國拉攏50多個國家簽署併發布《互聯網未來宣言》,表面聲稱要「致力於打造全球可互操作的互聯網」,實則欲棄聯合國等多邊平臺不用,以意識形態分歧為藉口劃線拉「小圈子」,用集團性的「家法幫規」破壞網絡空間國際秩序和規則。這份所謂的《宣言》是美國意圖分裂互聯網,挑動網絡空間對抗的最新例證。

《報告》最后指出,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各國在網絡空間利益休慼與共、命運緊密相連。建設和維護一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是人類社會的共同期盼和美好願望。爲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世界各國有良知的政府和追求公平正義自由的企業、社會組織、學者和廣大網民應加強對話與合作,在網絡空間共同推進發展、共同維護安全、共同參與治理、共同分享成果,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