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突發!3400億獨角獸死而復生:曾負債700億

2024-06-03 10:31

鉛筆道作者丨直八

一個3400億獨角獸要復活了,WeWork。經過約半年的破產重整,WeWork最近迎來轉機:或實現無債務狀態,正常經營。

去年11月,WeWork在美國新澤西州申請破產保護,債務大約100億-300億美元。而在此之前的2023年6月,公司賬户僅有現金(及等價物)約2.05億美元,嚴重資不抵債。

這樣一個爛屁股,WeWork是怎樣用6個月把它擦乾淨的?

首先是拿股票抵債。將部分債務轉換為股,減少債務超40億美元。

其次是老投資人繼續加註,比如軟銀集團。

這一點上,軟銀的勇氣很令人欽佩。自2017年之后,軟銀累計投資WeWork數十億美元。然而,此次投資被稱為軟銀投資生涯最大的敗筆之一,累計虧損達100億美元。

但即便如此,軟銀依然繼續加註,聯合其他機構投資4.5億美元。

再次,房東們進行了整體讓步。WeWork與物業業主達成協議,預計節省約80億美元的租金支出。

幾個步驟下來,WeWork擁有了消除超120億債務的能力,有機會恢復正常運營狀態。

當然,代價也是不小的。

WeWork創始人Adam Neumann失去了控制權,進而由Cupar Grimmond掌控——Cupar Grimmond也是此次新融資的聯合投資方。

歷經超過半年的破產重整過程,WeWork能拿到今天的結果,可以稱得上化險為夷,但這究竟是治標還是治本,有待進一步觀察。

WeWork走到破產這一步,核心還是「二房東」模式無法走通:自己掏錢長租,再分割區域短租,是比較重資產的傳統模式,風險較大。

根據WeWork財報,假設其收到100元租金,其中的82元要上交房東——本質是在幫房東打工。

這也導致WeWork持續虧損多年。

2023年上半年,WeWork淨虧損7億美元,2022年淨虧損22.5億美元,2021年淨虧損46.32億美元,2020年虧損32億美元,2019年虧損35億美元。

曾有國內知名聯合空間創始人向鉛筆道反思:歷經6~7年,二房東模式已經走到頭了,空間要升級為「運營商模式」,幫助業主管理空間,給業主分錢,而不是定期給業主分租。

如此一來,聯合空間便不再承擔主要經營風險,賺的錢也不主要是差價,而是服務費——只是這種模式能夠廣泛被業主接受,目前還是未知數。

以優客工場為例,成立於2015年,2020年11月在美(納斯達克)上市。

2019年之前,公司虧損嚴重。比如當年1-9月,公司收入約8.75億元,虧損達5.73億元。2019年,優客工場轉向輕資產模式:房東提供空間使用權,優客工廠提供代運營服務。

2020年第四季度,優客工場首次盈利,收入2.79億元,淨利潤6279萬元。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盈利狀態並未持續太久。撇開特殊的2021年,2022年優客工場依然虧損2.29億元。

當然,這種虧損幅度,確實比轉型之前要小。2018-2020年,優客工場的平均年虧損約5.86億元。

因此,從目前的實踐成果看,輕資產模式(代運營)確實比「二房東」更先進,但是否能支撐公司實現健康利潤,目前全球都缺乏參考案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