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玫瑰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2024-06-13 18:35

中原網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宇航 文/圖)近期,電視劇《玫瑰的故事》熱播。該劇改編自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説,講述了「像一朵玫瑰」的女主人公黃玫瑰(劇中叫黃亦玫)的情感故事。電視劇里,「玫瑰」的故事正在上演。那麼在現實中,玫瑰這種植物的故事,你瞭解多少呢?

玫瑰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栽培歷史

提起玫瑰,很多人潛意識里認為它是西方傳入中國的,因為玫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較少提及,但在西方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實恰恰相反,玫瑰原產於東亞,中國是最早的玫瑰栽培國。據相關文獻記載,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玫瑰栽培史。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出土的距今5000到6000年的彩陶上的花瓣紋,被很多學者認為是最早的玫瑰花圖案。

中國雖然是玫瑰的原產國,但玫瑰何時被冠以「玫瑰」之名,已很難考證出具體年代。從漢字角度,玫瑰二字皆是「王」字旁,而「王」字旁的字多指美玉,玫瑰二字原意就是美玉。《韓非子》中記載的「買櫝還珠」故事,櫝上就「飾以玫瑰」,司馬相如《子虛賦》中也有「其石則赤玉玫瑰」之句,這里的「玫瑰」都是指美玉和寶石。玫瑰二字后來也被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並逐漸成為花名。西漢歷史筆記小説集《西京雜記》中曾記載「樂遊苑自生玫瑰樹」,這里的「玫瑰樹」也許僅僅是形容樹的美麗,但也可能就是指今天我們所説的玫瑰,而這也是中國的文字記載中古人最早將「玫瑰」與植物聯繫起來。

大概從唐代開始,玫瑰作為一種花卉經常出現在文藝作品中,比如白居易有「菡萏泥連萼,玫瑰刺繞枝」的詩句。此后「玫瑰」正式作為一個花名普及開來,關於玫瑰的記載越來越多,繪畫、服飾、瓷器上也經常出現玫瑰元素。但儘管如此,玫瑰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也遠遠比不上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以至於到了近代,玫瑰是愛情象徵的理念從西方傳入中國后,很多人反而認為玫瑰是外國傳入中國的。

自古及今,玫瑰的使用價值都遠大於觀賞價值。玫瑰因其濃郁的芳香,自古便被用做調香,宋代也有將其用於化粧品的記載。明清兩代,玫瑰花普遍被藥用和食用。明代姚可成《食物本草》中記載玫瑰「主利肺脾,益肝膽,辟邪惡之氣,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玫瑰花氣香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肝經,和血行血,理氣,治風痺、噤口痢、乳癰、腫毒初起、肝胃氣痛。」與此同時,玫瑰餅、玫瑰露、玫瑰醬、玫瑰茶等關於玫瑰食用的記載也在文人作品中大量出現,比如《紅樓夢》中就出現過玫瑰露。

到了現代,玫瑰已成為人們最為熟知的花卉之一,玫瑰種植也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其作為觀賞、藥用、食用、制香、提煉精油等,經濟價值巨大。但是,真正的野生玫瑰已很少見,其在中國屬於瀕危野生植物,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而種植玫瑰雖多,但大多數人並未真正見過玫瑰,因為人們日常購買的玫瑰嚴格來説並不是玫瑰。

玫瑰月季分不清?市場上的「玫瑰」實為月季

南宋詩人楊萬里在《紅玫瑰》一詩中曾把月季、薔薇與玫瑰做比較:非關月季姓名同,不與薔薇譜諜通。接葉連枝千萬綠,一花兩色淺深紅。由此可見,古人也在努力區分薔薇、月季和玫瑰。

鄭州綠博園園林科花卉專家王權説,薔薇、月季和玫瑰都是薔薇科薔薇屬植物,親緣關係很近,很多人分不清楚,主要是因為三者形態太相似了。王權從枝、葉、花三方面詳細講述了三者的不同。薔薇多為攀援類植物,枝條細長柔軟、攀纏曲折,其葉子較小、長得密,花朵小,多為簇生,花量大,整體呈現出枝繁葉茂花密的形態;月季枝條挺拔,枝上有倒刺,但與玫瑰相比倒刺較少,其葉片較大,表面摸起來光滑,花朵很大;玫瑰枝條與月季相似,枝上倒刺很多,葉片比較厚實且摸起來比較粗糙,花朵較小,花香最濃郁。

王權説,人們平時在花店購買的玫瑰,從植物學上來説,基本都是月季,因為玫瑰並不適合做鮮切花。從花期來説,玫瑰花期較短,一般在5月到7月開花,一年只開一次花,每朵花只開一天,通常是早上開花,晚上就衰敗了,尤其是當玫瑰從植株上切下來后,半小時內就會萎蔫。而且玫瑰枝上刺很多,密密麻麻,即使處理過,仍然扎手。月季則彌補了玫瑰的這些缺點,其花期很長,多數可一年多次開花,每朵花平均可開放5到7天,花朵剪下后可保存數天或數周,月季枝上的刺相比玫瑰要少得多,處理過后就能手握。所以,從鮮切花的角度看,月季遠優於玫瑰。

此外,很多人把花店購買的玫瑰與生活中的月季做比較,認為月季花朵外綻,玫瑰花朵則內包,顯得更加含蓄美麗。事實恰恰相反。王權説,玫瑰盛開時所有花瓣會在短短几個小時內全部打開,而月季盛開時花瓣則是慢慢打開,過程可能持續好幾天。所以,花店里那些看起來含蓄的玫瑰其實都是半開的月季。

明明是月季,為什麼非要叫玫瑰呢?記者查閲相關文獻了解到,在英文中,薔薇、月季、玫瑰都叫「rose」。最初,中國將「rose」翻譯為玫瑰,這個翻譯並不準確,因為西方的「rose」與中國的「玫瑰」並不能等同,但這個翻譯后來被沿用了下來,而今天鮮切花領域的「玫瑰」其實都是現代月季。

根據「世界玫瑰大師」王國良的《玫瑰聖經:圖譜解讀》一書,現代月季起始於1867年。月季原非野生植物,它最早是中國先民由野生薔薇培育而來,因能夠四季開花,故而被古人命名為月季,以同薔薇區分。18世紀,中國月季傳入歐洲,歐洲人將中國月季與當地的薔薇雜交,培育出了現代月季,1867年誕生的「法蘭西」被認為是第一個現代月季品種。而后一百多年間,成千上萬個現代月季品種被培育出來,現代月季也成為世界四大鮮切花之一。今天人們在花店常見的卡羅拉、路易十四、紅拂、黑魔術等,都是現代月季的品種。

西方文化中,「rose」一直被視為愛情的象徵,當這個理念傳入中國后,「rose」翻譯成的「玫瑰」隨之就成為愛情的象徵。鄭州陳砦花卉市場一花店老闆沈先生説,其實行業內的人大多都知道鮮切花玫瑰實為現代月季,但玫瑰作為愛情的象徵已經深入人心,把花叫作玫瑰比叫作月季要好賣得多。王權則認為,僅在日常生活中,把現代月季叫作玫瑰也沒什麼問題。

玫瑰為什麼成為愛情的象徵

在中國,玫瑰成為愛情的象徵是近代才從西方傳來的理念。那麼,在西方文化中,玫瑰為什麼代表愛情呢?英國凱瑟琳·霍伍德在《玫瑰》一書中記錄了西方眾多關於玫瑰的傳説和故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古希臘神話中愛與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羅馬神話中叫維納斯)的故事。

在古希臘神話中,愛與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在海上誕生時,圍繞着她的泡沫變爲了一朵朵白玫瑰,這就是白玫瑰的誕生。后來阿佛洛狄忒愛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阿多尼斯在一次狩獵時被野豬咬傷致死,阿佛洛狄忒趕到受傷的阿多尼斯身邊時,她的腳被扎傷,鮮血流在白玫瑰上,白玫瑰就變爲了紅玫瑰。從此,玫瑰就和愛情聯繫在了一起。

此后玫瑰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再到近現代,玫瑰成為歐洲各國王室的最愛,關於玫瑰的文藝作品也大量出現。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里經常用到玫瑰的意象,王爾德的童話《夜鶯與玫瑰》、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等作品則講述了一個個關於玫瑰的愛情故事。在這個過程中,西方也逐漸形成了結婚時新郎贈送新娘玫瑰的傳統,這個傳統在近代傳至中國。時至今日,不同顏色的玫瑰被賦予了不同的愛情花語,比如紅玫瑰代表熱戀、粉玫瑰代表初戀、黃玫瑰代表道歉、白玫瑰代表純潔、黑玫瑰代表神祕……

代表愛情的玫瑰雖然是「舶來品」,但在中國傳統文藝作品中也偶然可見將玫瑰與愛情聯繫起來的例子。唐代詩人李建勛《春詞》中的「折得玫瑰花一朵,憑君簪向鳳凰釵。」南宋詞人周密《好事近》中的「下階笑折紫玫瑰,蜂蝶撲雲鬢。回首見郎羞走,罥繡裙微褪。」都是將玫瑰與愛情聯繫起來。評劇傳統劇目《花為媒》中的「花」即紅玫瑰,劇中男女主人公就是以紅玫瑰定情。近現代以來,中國關於玫瑰的文藝作品越來越多,比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經典歌曲《玫瑰玫瑰我愛你》、張愛玲的小説《紅玫瑰與白玫瑰》以及近來大熱的亦舒的小説《玫瑰的故事》等。

一朵玫瑰,故事很多。從遙遠上古時代彩陶上的玫瑰花紋,到古老的中國月季漂洋過海來到歐洲與當地薔薇雜交誕生出現代月季,玫瑰從中國走向世界,被賦予了愛情的含義后又回到中國。無論你是把它們叫作月季還是玫瑰,它們都是愛與美的化身。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