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概念追蹤 | ChatGPT一次查詢所需電量是谷歌搜索10倍 AI算力發展催生海量用電需求 (附概念股)

2024-06-21 07:44

智通財經APP獲悉,伴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算力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並帶來海量用電需求。高盛最新觀點認為,ChatGPT處理一次查詢所需的電量幾乎是谷歌搜索的10倍。這個用電量的差異將會對美國、歐洲,甚至全世界的電力消耗方式及成本帶來巨大改變。

近日,比爾·蓋茨投資10億美元興建的核電站在美國懷俄明州破土動工。當地時間16日,他稱自己還會追加投資:「我投資了十多億,我還會再投資數十億。」

而比爾·蓋茨之所以要持續投資這座核電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工智能(AI)的發展將帶來巨大的用電壓力。「我們將要增建的數據中心將會增加多達10%的用電負荷。」他表示,電動汽車和電熱泵等各種家用取暖設備的興起推高了美國的用電需求,「數據中心的出現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大型科技公司都在研究如何為提供更多的電力添磚加瓦,使這些數據中心能夠滿足爆炸式增長的AI需求。」

另外,隨着對新一代技術的需求激增引發了對潛在電力緊張的擔憂,使得美國電力行業退煤進度放緩,部分美國企業推迟了燃煤電廠的退役年限。Alliant Energy最近將其威斯康星州燃煤電廠轉為天然氣的計劃從2025年推迟到2028年。FirstEnergy則因「資源充足性問題」放棄了2030年淘汰煤炭的目標。

據IEA數據,使用OpenAI旗下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進行一次查詢,耗費的電量為2.9瓦時,而谷歌搜索只需0.3瓦時,只有前者的約1/10。到2026年,與數據中心、加密貨幣和AI相關的電力消耗可能會增加至620到1050太瓦時。而2023年,德國的用電總量為465太瓦時,日本的總電力需求為870太瓦時。

對於國內而言,華泰證券指出,數據中心建設海外先行,國內也具備AI落地驅動下的高增長空間。海外的電力增長需求則對國內優秀的發電、電網裝備企業提供了全球性成長的機遇,全球電力相關產業鏈的向上周期仍在強化。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夏季高温天氣的到來,我國用電迎來高峰期。根據國家能源局預測,今年度夏期間,全國用電負荷將快速增長,最高負荷同比增長超過1億千瓦,與去年7月份創下的13.39億千瓦的用電負荷峰值相比增幅將超過7%。在高温帶來的用電負荷高增、部分地區用電緊張側催化下,電力板塊投資機遇值得重點關注。

國金證券研報表示,電力設備板塊四條具有結構性機會的投資主線:

1)電力設備出海:我國電力設備出口景氣度上行趨勢明顯,海外供需錯配嚴重,后續催化海外電網投資規劃+海關出口超預期+個股超預期。

2)電改:政策將推動行業進入第二增長曲線。

3)特高壓線路&主網:第二批風光大基地的外送需求強烈,仍存在多條線路缺口,后續催化新增披露線路+柔直滲透率提升+個股超預期。

4)配網改造:頂層政策+部分網省招標同比高增,后續催化政策+招標超預期+個股中標突破。

華西證券則預計,新能源IT需求將快速爆發,迎來黃金發展階段。今年,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設備更新正在電力行業醖釀,該機構認為,電力行業迎來了全新的機遇期。

相關概念股:

華潤電力(00836):近日華潤電力發佈公告,2024年5月附屬電廠售電量達到1602.47萬兆瓦時,同比增加了6.7%,其中,附屬風電場售電量達到360.58萬兆瓦時,同比減少了2.7%;附屬光伏電站售電量達到65.49萬兆瓦時,同比增加了276.8%。2024年首5個月附屬電廠累計售電量達到8138.68萬兆瓦時,同比增加了5.7%。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公司公佈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營業收入約309.52億元,同比減少3.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8.62億元,同比增長64.21%;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公告稱,淨利增長主要是受煤價降低的影響。

大唐新能源(01798):6月中旬,交銀國際發佈研究報告稱,認為大唐新能源盈利要有突破,估值纔有較大提升空間。考慮到電改帶來的改變需時反映,調高目標價10.5%,由2港元升至2.21港元。由於上升空間有限,評級由「買入」降至「中性」評級。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4月下旬,大和發佈研究報告稱,維持華能國際電力「買入」評級,相信其將會受惠亞太地區人工智能發展,當中新加坡的電力需求增長,將有利集團旗下Tuas Energy發展。

中廣核電力(01816):4月末,銀國際發佈研究報告稱,中廣核電力年初至今已上漲29%,H股的股息率已收窄至4.4%。盈利確定性似乎不足以解釋其估值相對其它港股電力同業的溢價。基於中廣核在未來十年裝機翻倍的潛力,該行將中廣核電力目標價上調至3.2港元,重申「買入」評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