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醫藥港股退市潮來臨?

2024-07-16 17:43

轉自:新康界

7月15日,此前已宣佈將從港股私有化退市的中國中藥及復宏漢霖先后公告披露最新進展。

其中,由於私有化尚有相關前提條件未達成,復宏漢霖關於私有化建議的綜合文件需要延迟寄發。中國中藥方面,目前要約代表人則已編制相關文件並持續與有關當局聯絡,以達成私有化的先決條件

而趕在上述兩家企業之前,聚焦腫瘤和重症感染領域的生物製藥公司賽生藥業已於7月5日以118億港元的代價正式揮別港交所,並掀起了一場行業內關於港股為何私有化頻發的討論。

01

賽生藥業的第二次退市

據賽生藥業官網披露,此次退市交易估值達到118億港幣(約合110億元人民幣),是過去十年香港資本市場醫療領域已完成的最大私有化交易,也是過去三年大中華區最大的由私募基金牽頭完成的醫療併購交易。

賽生藥業官網信息

新康界獲悉,賽生藥業私有化退市的要約收購價18.8港元,與2021年3月上市的發行價相同,較聯合公告前最后交易日的收盤價(16.04港元)溢價17.21%。

而截至7月5日,賽生藥業退市的最后一個交易日,該公司股價為18.72港元,市盈率12.27,每股淨資產5.72港元,總股本6.29億港元,總市值117.71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該私有化交易在2024年6月19日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中獲得了超過99%的贊成票數。

而在賽生藥業的發展歷程中,這並非其第一次上市后私有化退市。

早於1992年3月,賽生藥業的前身,成立於1990年的美國公司「SciClone US」已在納斯達克上市。2013年中國團隊加入后不久,由德福資本發起,中銀、鼎暉等資本組成的中國買方財團,就開始對該公司進行私有化。

按當時的計劃,中國財團提出了約6億美元的私有化收購要約,最終SciClone US接受並於2017年10月正式私有化退市。關於當時私有化的原因,則在於使SciClone US的股東能夠獲得大量現金價值,及高於SciClone US當時交易價格的溢價。

第一次私有化后,SciClone US經歷一系列的重組,變爲了如今的賽生藥業。

2021年3月,有了新的身份的賽生藥業再度登陸資本市場,以18.8港元的發行價於港交所上市,發行股份1.16億股,募資21.8億港元,按發行價計算,總市值約127億港元。

上市三年,賽生藥業成績表現不俗,營收逐年提高,利潤也持續增長,有多款新產品上市,其中核心產品免疫調節劑胸腺法新(商品名:日達仙)銷量持續上漲。

從數據來看,2021年至2023年,賽生藥業分別實現收入25.18億元、27.50億元和31.56億元,純利分別為9.23億元、8.55億元和11.22億元。

2023年,核心產品日達仙的營收為26.31億元,同比增長21.3%。此外,賽生藥業還與輝瑞合作,引入銷售開普拓、索坦及多澤潤三款新產品。

日達仙產品零食市場渠道銷售情況

02

年內三藥企私有化,港股退市潮來臨?

但良好的經營並未獲得資本市場相應的認可。

直至退市前,賽生藥業的股價始終未能突破18.8港元/股的發行價,且2022年時一度跌至6港元/股以下,整體流動性不足,估值未能達到預期,融資受阻。

而這也是賽生藥業二度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今年3月份賽生藥業對外提出私有化並公佈相關方案時,就強調公司股價流動性不如預期,資本市場不能再為公司長期發展提供充足資金,而低迷的股價會損害公司的業務重心和僱員士氣。

不理想的股價一方面限制了公司在資本市場再融資或併購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業務運營和長期戰略的實施。」」賽生藥業董事長李振福在2023年財報中指出。

私有化完成后,公司預期將大幅減少維持上市地位所需的行政及管理資源,並在集團管理中聚焦集團的戰略方向與業務營運,創造更大的靈活性,推動未來的長遠發展。

算上中國中藥、復宏漢霖,年內已經有三家藥企明確要從港股通過私有化的方式退市,一時間港股私有化浪潮是否已來臨成為行業內熱議話題。

公開信息顯示,復宏漢霖將由控股股東復星醫藥的控股子公司復星新葯,計劃以最高不超過約54億港元的現金,加上換股的方式收購要約相關股份進行私有化。中國中藥也將由大股東國藥集團以4.6港元/股的要約價格收購,總代價約為154.5億港元。

三家藥企退市的原因,均有提到目前港股對醫藥企業的估值偏低,流動性差,不僅無法通過融資提供公司發展的資金所需,反而需要投入更多成本維持上市地位。

而退市后,公司能重新把握企業發展的主動權,還能更靈活地推動與母公司的資源整合。

來自《2024年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報告》的數據顯示,2018—2023年,港股上市的63家生物科技公司中只有9家的股價高於上市發行價。從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公司的平均股價變動幅度為下跌53%。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33家生物科技公司港交所上市超過6個月,其中14家公司在上市后進行了一次或多次股權資本融資;但到2023年,上市時間達到或超過6個月的59家公司中,僅有9家進行了后續股權融資,平均融資額7400萬美元,該數字雖比2022年的5900萬美元高,但比起2020年的3.45億美元以及2021年的2.43億美元,已經顯著降低。

另有媒體盤點2024年上半年港股市場發現,期內已上市的醫藥股也處於震盪態勢中,多數公司市值縮水,超九成的醫藥股均有下跌,跌幅在50%以上的還達到了30家。

有分析認為,在當前港股整體估值處於低位及生物醫藥行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不排除會有越來越多的生物醫藥公司在平衡維持上市公司地位利弊后,考慮私有化的可行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