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藥企港股私有化浪潮:流動性困局與融資挑戰下,藥企將何去何從?|2024中國經濟半年報

2024-07-18 14:53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燕 實習記者 張鈺涵 北京報道

國內創新葯第一波浪潮捲起時,港股18A恰逢其時,成為眾多未盈利創新葯企業的上市首選地,一時可謂是資本退出,企業上市的「及時雨」。

隨着2021年創新葯板塊股價下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系列連鎖反應,「破發」取代上市成為藥企在港股的高頻關鍵詞,上市即為巔峰的情況屢見不鮮。

2024年上半年,中國中藥、復宏漢霖、賽生藥業三家港股上市藥企接連宣佈私有化決議,其中賽生藥業交易估值約為118億港元,是目前港股醫療領域私有化交易中金額最大的一筆。

藥企私有化背后

一位醫藥分析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頻頻有藥企在港股私有化,背后核心邏輯是當前港股的融資能力不盡如人意,流動性較差,藥企覺得自己的資本價值被低估了。

該分析師強調,港股18A很多藥企上市都是有強烈的融資訴求的,如果既不能實現融資目的,又沒有得到合理的定價,那選擇私有化后期再擇機重新上市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事實上,復宏漢霖在公告中即表示,要約人之所以對其實施吸收合併,第一是復宏漢霖的港股上市地位不再能提供有意義的融資渠道,卻為公司運營帶來額外成本。此外股票表現不佳影響公司業務經營。第三則提到合併后復星醫藥集團能夠以更有效、可行的方式為該公司提供業務資源,使其能夠執行長期戰略並實現可持續增長。

賽生藥業公司同樣表示,在客觀環境的影響下,公司良好的基本面未能充分反映在股票估值上,股票交易的活躍性和流動性也受到限制,本次交易旨在通過私有化為公司創造更大的靈活性,推動未來的長遠發展。

從財報數據上來看,2024年上半年決定私有化退市的三家藥企,業績都頗有亮眼之處。

其中中國中藥2023年實現了181億元的營業收入,較2022年同期上升26.7%;實現了13.96億元的淨利潤,較2022年同期上升93.6%。復宏漢霖更是在2023年實現了全年盈利,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營收達53.95億元,淨利潤達5.46億元。僅從財報來看,賽生藥業近五年來營收及淨利潤表現較為一致,實現了持續增長。

顯然在企業看來,自身私有化之前在港股的股價表現與業績數據並不匹配。可以看到,在各家的私有化方案中,大都給出了高出收市價30%溢價回購註銷目前的流通股,以回饋其他股東。

來源:wind金融客户端

來源:wind金融客户端

港股中小市值的公司受到的關注有限,成交量低迷,是一直以來都存在的現象。

這股「私有化」浪潮並不僅僅發生在醫藥行業。Wind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已有26家港股上市公司港股公司宣佈了私有化計劃,已有8家完成、仍有18家公司處於私有化進程之中。

東方證券研報中指出,從美股併購退市和港股眾多低估值私有化退市的經驗來看,主動退市是成熟市場的常態:當上市地位不再具備稀缺性時,退市和上市變得一樣重要。同時,兼併、私有化也是二級市場實現資源優化再配置的重要渠道。

港股流動性難解

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規則》並引入18A章,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使其迅速成為大批生物醫藥公司在美股之外的第二選擇。短短几年時間里,超過50家未盈利醫藥公司通過該途徑赴港上市,總募資額超千億港幣。

港交所一度表示, 「我們有信心,香港將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醫療和生物科技中心之一。」情況看起來一度如此。

在2019年的短暫動盪之后,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將醫療板塊推向舞臺中央,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一批明星醫藥股陸續上場,帶動「18A醫藥公司」在2020年賺足了市場眼球。

還記得那年年末各大機構高喊着「港股是最大機會」,摩拳擦掌要「跨過香江去,奪取定價權」;短短半年后,「破發」成為港股高頻代名詞,醫藥公司上市窗口明顯收緊,最后一家上市的企業樂普生物,上市定價甚至低於C輪成本價。

預期減弱、資本市場低迷、企業融資困難……對港股部分藥企來説,私有化或許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一定是當下最合適的選擇。

代表着十年十億美金研發費用的「雙十」定律是創新葯企成功的前提,現金流對於以研發為生命線的藥企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當下港股市場很多創新葯企已經瀕臨現金流枯竭邊緣。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畢井泉曾分享過一組數據,近些年來,我國生物醫藥領域的風險投資,開始大幅度減少。2018至2019年我國生物醫藥領域早期風投和私募募資達到172億美元,超過美國;2020至2021年減少到162億美元,美國則增加到212億美元;2022至2023年(截止到9月26日),我國降為45億美元,美國則繼續增加。

二級市場形勢同樣嚴峻。相關數據顯示,近三年,中國股市生物醫藥板塊市值蒸發近6000億元。

畢井泉表示,越來越多投資人不得不開始遠離生物醫藥創新。募集不到新的投資,很多創新葯企業撐不了多長時間。這幾年上市的創新葯和海外授權項目,大多是五年前風險投資的成果。當前風險投資大幅度下降,將導致未來幾年創新葯成果減少。

西南證券一份相關研報中,整理出了港股各家創新葯2024Q1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研發費用等數據。

不難看出,在市值超百億元的港股創新葯企中,經營現金流量淨額/研發費用為負的有5家,11家企業比值在1以下。

來源:西南證券研報

來源:西南證券研報

在市值低於百億元的創新葯企中,超過20家藥企經營現金流量淨額/研發費用為負,接近30家藥企比值低於1,更有多家企業目前仍處於營收為0的階段。

來源:西南證券研報

在經歷了短暫繁榮后,醫藥行業的產業估值正在擠出泡沫,迴歸理性,對於很多創新葯企來説,如何接續自己的生命線,挺過這段漫長的資本寒冬,是接下來最重要的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