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西南證券業務結構嚴重「偏科」:依賴行情業務收入佔比超80% IPO項目撤否率高達100%|數説券商自營

2024-07-19 22:0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資組/鄭權

近日,2024年上半年A股券商業績預告出爐,13家純證券業務上市券商的業績分化嚴重,自營業務成為主要「勝負手」。研究認為,2024年全年上市券商自營業務的分化將更為明顯,自營業務仍將扮演行業整體經營業績核心變量的角色。

覆盤43家純證券業務上市券商2018年-2023年六年間的自營業務數據后發現,首創證券最近六年的自營業務收入(自營業務收入=投資淨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佔同期總營收之和的47.55%,在43家純證券業務上市券商中高居榜首。中金公司天風證券紅塔證券太平洋西南證券,近六年的自營業務收入佔比也都超過了40%,分別為46.01%、44.29%、42.95%、41.65%、41.28%。

來源:wind

來源:wind

其中西南證券不僅自營業務收入佔比高,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佔比也較高,2023年兩項「靠行情吃飯」業務收入佔比合計超80%,嚴重偏科。而能體現特色化業務的投行業務,西南證券不僅收入規模連年大降,IPO承銷保薦業務連續多年「交白卷」,今年以來的撤否率為100%。西南證券近日還以0.9億港元的對價「賤賣」了國際化業務的子公司西證國際,十年前西南國際收購西證國際的代價約為5.29億元人民幣(按當時匯率算約為6.94億港元)。

「靠行情吃飯」業務收入佔比超八成  

資料顯示,西南證券是唯一一家註冊地在重慶市的綜合類券商。1999年,西南證券以原重慶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證券部、原重慶市證券公司、原重慶有價證券公司和原重慶證券登記有限責任公司的全部淨資產為基礎,聯合其他股東共同發起設立的證券公司。2009年,西南證券通過借殼ST長運上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西南證券共擁有71家證券營業部,其中位於重慶市的有41家,佔比57.75%,接近6成。

西南證券不僅在地域上依賴重慶市,在業務上也依賴「靠行情吃飯」的經紀業務、自營業務。2023年,西南證券經紀業務收入為16.16億元,自營業務收入為3.19億元,合計19.35億元,佔當年總營收的比例為83.08%。

研究認為,證券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投資是券商行業同質化非常嚴重的行業,也是十分依賴市場行情的業務,會造成業績的大幅波動。

2016-2018年、2022年,西南證券的營收、淨利潤都大幅下降;2013-2015年、2023年,公司業績又大幅下降,這與債市股市等市場行情密切相關。

作為地域性明顯的中小券商,西南證券應在地域上有突破,在業務結構上有改善,減少依賴行情業務對整體業績的衝擊,如經紀業務向買方財富管理業務轉型,自營投資業務去方向化或發展非資本金依賴型業務。

  投行收入較八年前峰值下降90%以上  IPO項目撤否率高達100%

2023年,西南證券除了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收入合計佔比僅佔17%,其中能體現特色化差異化業務的投行業務收入僅有1.21億元,佔比5.2%。

更不利的是,西南證券投行業務收入連續多年下降。2015-2023年,西南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分別為14.69億元、13.68億元、6.26億元、4.94億元、2.95億元、2.5億元、2.67億元、1.8億元和1.38億元,2023年的投行收入較2015年的高峰值下降了90%以上。

西南證券投行收入大幅下滑與公司股權承銷收入有重要關聯。2016年2017年,公司兩度因保薦業務違規被立案,從此股權承銷業務一蹶不振。罰單顯示,西南證券投行內部控制不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未有效執行。

wind顯示,西南證券2023年股權承銷保薦收入為0。今年3月20日,西南證券撤回了最后一家IPO在審項目——浙江海宏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西南證券已沒有在審IPO項目(以交易所受理為標準),也沒有在審的股權再融資項目。

儲備項目為0,意味着西南證券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面臨股權承銷保薦收入為0的狀態。

wind顯示,西南證券自2022年3月8日后,連續撤回了三家IPO在審項目,今年以來的撤否率高達100%。

  近7億元港元買來的西證國際以0.9億港元「賤賣」

近日,西南證券發佈公告稱,擬以0.9億港元轉讓子公司西證國際投資持有的西證國際證券全部股份和永續證券。其中,本金規模為5.8億港元的永續證券交易對價為1港元。

而在十年之前,西南證券以6.94億港元的代價收購了香港上市券商敦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后更名為西證國際證券)73.79%的股權。 西南證券2015年年報顯示,因收購西證國際證券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為5.29億元,按照匯率折算約6.94億港元。

近7億港元收購的西證國際證券以0.9億港元賣掉,西南證券為何要「賤賣」?尤其是本金規模為5.8億港元的永續證券交易對價僅1港元。

事實上,西證國際證券已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態。截至2023年12月31日,西證國際證券資產總額為7.1億港元,負債總額7.47億港元,淨資產為-0.37億港元。

從完成收購的第二年開始,西證國際連續八年的扣非歸母淨利潤為負值,2016-2023年的數據分別為-1.49億元、-0.31億元、-2.45億元、-3.09億元、-1.17億元、-0.52億元、-2.17億元、-0.14億元。

或許是連續鉅虧疊加資不抵債,才令西南證券「割肉」。覆盤后發現,西南證券在國際業務上的佈局以完敗告終,不僅幾億港元「打水漂」,還要承擔連續八年虧損的苦果。

業績依賴行情的西南證券,不僅在業務結構上沒有太明顯的改善,投行業務收入整體上大幅減少,國際業務佈局失敗。在行業競爭慘烈的當下,在馬太(金麒麟分析師)效應明顯、併購重組升溫的大背景下,留給偏安一隅的西南證券的蛋糕或越來越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