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飆漲逾1.7倍!內地資金湧入香港,跨境投資需求持續高漲

2024-07-24 10:08

資金湧入香港,內地投資者的跨境投資需求高漲。

今年以來,內地居民赴港買保險的熱度並沒有消減,一季度內地訪客新增保費同比上升62.6%;銀行開户數和南向理財通規模快速飆升,近4個月增長了1.71倍;兩隻互掛式沙特ETF基金受到追捧,QDII投資額度依然緊缺……

可見,在當前利率走低的情況下,資金追逐「低風險高收益」,仍將持續尋求保值和增值的投資去向,風險偏好短時間內難以逆轉。 

利率走低,赴港投保熱度未減

自2023年內地與港澳全面恢復通關,赴港投險的需求被再次激活,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飆升,2023年高達589.72億港元,同比增長2754.4%,約佔總額的32.6%,僅次於2016年。

而今年以來,在去年高基數的情況下,內地居民赴香港投保的需求依然旺盛。香港保監會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香港保險市場源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56億港元,同比上升62.6%,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24%。

香港幾大頭部保險公司都因此受益。其中,香港保誠保險公司第一季度新業務利潤達到8.1億美元,同比增長11%;保費等值銷售額同比增長7%至16.25億美元。

今年一季度,友邦保險香港業務也實現了43%的新業務價值增長,新業務價值利潤率也從2023年下半年的58.1%飆升至64.3%,今年3月份更是成為自2023年2月通關以來新業務價值增長最高的一個月。

從產品屬性來看,終身壽險是最受內地客户青睞的險種,其次是儲蓄險等。若從保單數量看,重疾險僅此於終身壽險的投保數量。

究其原因,近年來利率持續走低,推動保險投保需求,疊加香港匯率和險種優勢,推動了內地居民赴港投保的熱情,也因此帶動了香港銀行開户的數量和非息收入增長。

2023年,招商永隆銀行的非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24.5%,其中服務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增長32.6%,主要是保險經紀業務收入增加4.02億港元,同比增長153.0%。

 「南向通」近4個月飆漲1.71倍

熱錢加速湧入港澳的另一個例證是,跨境理財通的「南向通」在近4個月大漲。

券商中國記者查閲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數據發現,截至2024年7月22日,跨境理財通南向通淨流出188.33億元,已用額度佔比12.56%,剩余額度1311.67億元。

這是什麼概念?就在4個多月前的2024年3月7日,截至當日跨境理財通南向通淨流出69.38億元,已用額度佔比4.63%。

這意味着,通過深圳試點銀行參與「南向通」的資金近4個多月飆漲了1.71倍。

另據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對跨境理財通業務的情況通報,截至2024年5月末,內地與香港間往來的跨境匯劃額556.70億元,佔匯劃總額的94.3%;內地與澳門間往來的跨境匯劃額33.91億元,佔比5.7%。回溯4個月前,截至2024年1月末,內地與香港間往來的跨境匯劃額132.47億元;內地與澳門間往來的跨境匯劃額5.53億元。

也就是説,內地與香港間往來的跨境理財通匯劃額在今年2—5月暴漲逾3.2倍;內地與澳門間的跨境匯劃額因為基數較小,上漲了5.13倍。

為什麼「南向通」,尤其是湧往香港的資金如此洶涌?往前回溯至一季度末,「南向通」試點銀行爭奪跨季資金兇猛,以存款利率優惠、外匯兌換獎勵、開户獎勵等方式招攬客户。

券商中國記者曾報道,以工銀亞洲定期存款優惠為例,據其官網信息,自今年2月26日起至今年3月31日,符合資格客户以南向通賬户通過手機銀行購入1個月或3個月的相關幣種存款,可享利率如下:存入1000港元及以上,1個月利率為9%,3個月利率為6%;存入1000美元及以上,利率提升爲1個月10%,3個月7%。

據券商中國記者彼時瞭解,除了工銀亞洲,包括渣打香港、中信銀行(國際)、招商永隆在內的試點銀行,都針對南向通客户推出了被視為「短期促銷措施」的較高利率產品。

這些舉措不難想象都起了作用。截至2024年5月末,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個人投資者11.57萬人,其中港澳投資者4.93萬人,內地投資者6.64萬人。內地投資者要比港澳投資者多出34.7%。

綜上所述,追逐較高收益和兩地利差的存在,加劇了資金的流動,促使了「南向通」淨流出額度在近4個月內飆漲。

QDII份額持續緊缺

此外,受日本、美國等外圍股市影響和全球性配置理念推動,內地投資者的跨境投資需求高漲,今年以來QDII額度緊俏,日前互認基金沙特ETF也受到追捧。

截至6月30日,331只公募QDII基金的份額達到5536億份,環比增加了127億份。而上周剛上市的兩隻互掛式沙特ETF基金接連漲停,當時首次募集規模限額10億元,受資金追逐后目前規模也已逼近上限。

受益於此,截至7月18日,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的規模首次突破100億港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沙特阿拉伯ETF。

7月22日,滬深港通ETF擴容正式生效,目前南北向可交易的ETF總數已經達到16只和225只,較兩年前(港股通:4只;滬股通和深股通:83只)大幅增加,海外和內地投資者擁有了更多投資選擇。

港交所認為,內地投資者對國際市場投資還很低,國際投資者對內地市場的投資比例也很低,因此,他們在跨境投資配置方面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例如,2023年中國的離岸投資組合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左右,作為對比,美國的佔比約為70%。

因此,ETF納入標準調整后帶來的新機遇有助促進跨境投資配置,連接中國與世界。 這次ETF擴容也順應了全球投資逐漸轉向ETF市場這一大趨勢。由於成本低且投資便捷等優勢,2023年全球ETF資產達到11.6萬億美元,較2022年上升25.6%。 隨着中國內地、香港和全球的投資需求上漲,此次滬深港通ETF擴容有望在未來幾年為ETF市場發展再添動力。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