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減碳較上一年提升63.5% 阿里巴巴:將ESG目標直接下發給各個業務CEO

2024-07-26 23:23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魏官紅

在業績比拼之外,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正在成為電商頭部企業的共同發力方向。

「年初的時候會跟各個業務的ESG一號位對齊ESG的目標,也會通過ESG管理委員會,把這個目標下發到各個業務的CEO那邊,由業務的CEO推動業務單元的ESG目標落地。」7月25日,阿里巴巴集團ESG運營負責人許蘭蘭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表示,阿里2024財年最大的變化就是把過去財年里的實踐以及跟業務集團之間的關係做了明確。

7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HK09988,股價73.1港元,市值1.41萬億港元)發佈的《2024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披露,阿里在2024財年自身運營中的減排量達到232.0萬噸,相比上一財年提升63.5%,菜鳥打造「數智循環物流」,在訂單、倉儲、包裝、運輸等重要物流環節開展減排行動,自身運營和價值鏈共計減排45.8萬噸。

2022財年,ESG正式確立為阿里巴巴的基石戰略之一,今年也是阿里第三次對外發布ESG報告。相比於前兩年,2024財年阿里的ESG工作有哪些變化?

在許蘭蘭看來,ESG工作更加制度化、體系化,各個業務的ESG團隊也越來越壯大,從最開始的一個人,變成后面更多的人在業務層面去組織各項的ESG工作。相比於單獨做ESG融入業務的案例,現在是整個商業計劃融入ESG,會比原來更深入,也更有意義。

2024財年減碳232萬噸 較上一年提升63.5%

「過去一年,阿里巴巴經歷了一系列重要的組織變革。在集團明確用户為先、AI驅動的兩大業務戰略的同時,我們也明確ESG作為阿里巴巴基石戰略之一的定位不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ESG報告中提出。

阿里巴巴ESG績效表現 圖片來源:阿里ESG報告 阿里巴巴ESG績效表現 圖片來源:阿里ESG報告

數據顯示,2024財年,阿里巴巴實現自身運營碳排放和價值鏈碳排放強度的「雙降」目標;自身運營中的減排量達到232.0萬噸,相比上一財年顯著提升63.5%;清潔電力使用比例達到39.0%。價值鏈排放強度下降到8.1噸每百萬元營收,同比降低7.0%。

具體到各業務板塊,阿里清潔電力使用比例達到56.0%。菜鳥打造「數智循環物流」,在訂單、倉儲、包裝、運輸等重要物流環節開展減排行動,自身運營和價值鏈共計減排45.8萬噸。

ESG報告提出,圍繞「帶動減排」與「賦能減排」兩大策略,本財年,阿里巴巴實現平臺生態(範圍3+)減排量3333.8萬噸,同比增長45.5%。譬如,阿里云爲用户提供更綠色低碳的算力基礎設施服務,2024財年賦能用户減排988.4萬噸,淘天集團通過帶動消費者購買低碳友好商品和助力循環經濟發展,共計減排1010.0萬噸。

ESG管理融入商業設計還需要更多視角

可以看到,除了阿里,近兩年來,電商巨頭越來越關注ESG,今年在京東的財報里,專門有一個板塊涉及ESG相關內容。在環境方面,京東不少物流園區都鋪設了屋頂光伏,總裝機容量達到114.48兆瓦,而在社會方面,京東提出3年投入100億元,助力鄉村振興。

就在7月25日,唯品會也在ESG報告中披露,唯品會華南物流園區、華中物流園區以及杉杉奧萊南昌店、南寧店、贛州店、徐州店均已佈局光伏電站,2023年全年發電量共計58355兆瓦時,摺合減排二氧化碳約3.2萬噸,平臺上全年使用循環箱超27萬次。

而在「將ESG正式確立為阿里巴巴的基石戰略之一」的第三年,阿里的ESG團隊對ESG融入商業計劃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前好像是我做了一個案例,做了一個業務,加了ESG元素就是將ESG融入商業設計。但是我現在發現,ESG的商業融入並不全是這個視角,它還得再加兩個視角。」許蘭蘭表示。

許蘭蘭進一步解釋,第一個視角是做ESG的團隊首先自己要融入業務,而不是業務融入ESG;第二個關鍵點是要把ESG跟公司的組織架構、治理機制結合起來的。這兩個東西結合得好才能發揮非常好的作用,如果結合得不好是不太會有好的結果。

「谷歌會放在法務部門推動ESG,有的公司會放在PR部門(公共關係部門),不同部門做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在公司的推動力其實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家公司也有獨特的文化。所以我認為ESG融入商業發展最重要的是你要理解這家公司的文化,理解這家公司的組織架構是什麼樣的,然后再把ESG外部的標準、要求跟公司結合業務,這是跟我前兩年的認知有很大不同的點。」許蘭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包括阿里、京東等公司紛紛向「大企業病」開刀,業內認為,ESG管理作為一種前沿的企業管理理念,強調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全面融入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以及公司治理等多重考量。這種管理理念與治理「大企業病」的目標不謀而合,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企業走向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