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風暴」威脅加劇!下一個美股受害者是……

2024-07-31 20:52

隨着美國大選逐步臨近,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一言一行再次受到市場的關注。

儘管特朗普本人長期以來一直將美國走勢視為其執政成績的晴雨表,並且在他任職期間,美股也確實創下歷史新高。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如果我們仔細回顧歷史,就會發現特朗普過去對美股股市施加的直接影響,其實大部分都是負面的…

令華爾街擔憂的是,如果特朗普再次贏得今年的美國大選,美股市場上的這一股「特朗普風暴」可能又要捲土重來。

「特朗普風暴」不容忽視

儘管特朗普本人可能非常樂見美股上漲,但作為美國曆史上可能是最「口無遮攔」的總統,特朗普過往的一些言論經常加劇市場混亂,乃至引起拋售潮——尤其是在他的政治目標所涉及的公司或行業之中。

這樣的例子簡直不勝枚舉。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來看:據中新網報道,本月中旬,特朗普曾表示臺灣要給美國付「保護費」,以及其團隊人員要求臺灣提高軍費。此話一出,臺積電股價應聲下挫約15%。

在同一次採訪中,特朗普還將攻擊炮火瞄準了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加劇了美股科技股的拋售,納斯達克100指數在幾天后下跌了近10%,蒸發了超過1.7萬億美元的財富。

此外,特朗普對綠色/可再生/清潔能源公司的攻擊,同樣引發了這些特定行業的股票拋售,市場評論員戲稱,是「特朗普風暴襲擊了風能和太陽能股」。

而回顧特朗普的上一任期,類似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比如他會在社交媒體上突然發表一些隨意的言論,或是突然做出令市場意外的政策立場轉變,從而令那些不幸的「受害股」股價暴跌。

例如,2018年6月,特朗普突然發推文威脅,要對哈雷戴維森公司徵稅,以懲罰這家摩托車製造商把生產轉移至海外。此言一出,該公司股價在兩天內下跌了近10%。

還有一次,特朗普突然在推特上發表了推文,指責達美航空公司在應對特朗普旅行禁令時執行不利,以及應該為由此導致的機場長時間延誤負責,這導致該公司股價在之后兩天內一度下跌了近10%。

此外,據美媒評價,特朗普還似乎經常把自己的執政權力當作武器,用來攻擊那些他討厭的目標。

例如,當特朗普對CNN對他的報道感到生氣時,他就似乎採取了報復措施,將CNN當時的母公司時代華納與AT&T的合併推迟了兩年,這對兩家公司都造成了嚴重傷害。

攻擊範圍波及整個市場

有時候,「特朗普風暴」的攻擊對象還不只是某個公司或行業,而是整個市場。

例如,在特朗普2019年突然發推文説他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后,標普500指數在當天和次日累計大跌4%。而另一次,特朗普莫名其妙地突然言語攻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而美股市場在次日損失了5000億美元的市值。

《巴倫周刊》的一項研究甚至發現,當特朗普的推文中出現「關税」、「鮑威爾」或「美聯儲」等關鍵詞時,股市往往會下跌。顯然,市場並不歡迎特朗普的保護主義立場或破壞美聯儲獨立性的企圖。

美銀美林另一項統計研究指出,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特朗普大量發推文的日子(單日發推文超過35條推文)與美股的負回報呈現明顯相關性。

特朗普的政策立場「陰晴不定」,語言風格又似過於「隨意跳脱」,這樣的風格顯然也是華爾街所不青睞的。畢竟,市場通常厭惡不可預測性,而特朗普本身,幾乎就是「不可預測」這個詞的代言人。

相比之下,真正能從特朗普執政前景中獲利的美股,只有少數幾個「小眾板塊」:私人監獄和槍支製造商等。在拜登執政期間,這幾個行業受到了嚴格的監管,而特朗普則傾向於放寬對這些行業的監管。

美股巨頭可能將是下一受害者

展望未來,從目前特朗普的施政承諾來看,他的第二個任期對股市來説可能比上一任期更加危險。而在過去兩年股價漲勢順風順水的美股巨頭企業們,可能將會是這場「特朗普風暴」的頭號攻擊目標。

首先,他已經承諾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税,並選擇了JD·萬斯作為競選夥伴——萬斯可一直是自詡出生美國底層、以支持反壟斷和反企業言論而聞名的。

在最近的集會上,特朗普還開始攻擊近期創紀錄的美股市場,稱其只是讓「富人更富」,這也反映了一種強硬的經濟民粹主義。換言之,儘管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選擇了對企業友好的「放松監管」立場,而在第二個任期中,可能不會再選擇這一立場。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和美國眾多大型公司的CEO之間的關係可能已經嚴重破裂。據《紐約時報》報道:「當有人向他指出,沒有一位《財富》100強的首席執行官公開為特朗普的競選捐款時,他勃然大怒。」

考慮到特朗普有個人怨恨的傾向,這是一個不祥之兆。

華爾街擔憂,如果特朗普贏得今年的大選,他可能會更有效、更無情地實施他的「報復」,而那些巨頭企業的股東們將為此承受損失。正如美國《商業周刊》所指出的那樣,特朗普認為他現在對權力槓桿的理解更深了。他説,「現在,我認識所有人。現在,我真的很有經驗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