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異形:奪命艦》力撐大盤,全球都愛看恐怖片

2024-08-22 10:41

《異形:奪命艦》國內上映6天,已經達到3.26億票房,有望朝8億發起衝擊,刷新國內恐怖片票房記錄板上釘釘。

在北美,《異形:奪命艦》票房也全線飄紅,首映便超過4千萬美元,創下系列第二高的開畫成績,並收穫媒體和觀眾的好評。與此同時,《異形:奪命艦》全球突破1億美元,不僅為這一科幻恐怖經典注入新血液,也助力母公司迪士尼的發行業績復甦。

《異形:奪命艦》劇照(圖源:豆瓣) 《異形:奪命艦》劇照(圖源:豆瓣)

1、首映飄紅撐起大盤

據IMDbPro統計,《異形:奪命艦》從16號開始鋪開至北美3885家影院,首日票房達到1808萬美元。《異形:奪命艦》首周末報收於4200萬美元,單館收益為1.08萬美元,取代《死侍與金剛狼》登頂。在今年已公映的影片中,《異形:奪命艦》的成績則中規中矩,未能闖進前十高開畫之列,恰好夾在《超能敢死隊:冰封之城》(4500萬美元)和《神祕友友》(3372萬美元)之間。

在系列內部,《異形:奪命艦》的成績足以排到次席,僅低於2012年亮相的《普羅米修斯》,后者首映曾進賬5105萬美元。而在上世紀出爐的作品中,首周末都落在2千萬美元以下,但彼時的院線放映周期遠長於當下,且未考慮數十年來的通貨膨脹因素。若以R級的維度視之,《異形:奪命艦》在今年則高居前三甲,只有《死侍與金剛狼》(2.11億美元)和《絕地戰警:生死與共》(5653萬美元)的開局更佳。

《異形:奪命艦》票房(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 《異形:奪命艦》票房(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

《異形:奪命艦》由費德·阿爾瓦雷茲執導,雷德利·斯科特出任製片人,影片時間線設定在*部《異形》與續集《異形2》之間,講述一羣年輕太空殖民者在廢棄的太空站拾荒時,驚遇宇宙中最可怕的生命體,其中異形幼蟲「抱面體」橫行無忌寄生人體,成形后的異形更大開殺戒,危難中考驗一眾年輕太空殖民者的關係。

從口碑來看,《異形:奪命艦》的爛番茄新鮮度為81%,影評人表示其在向經典前作致敬的同時,也「以全新的驚悚元素給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恐怖系列之一注入新鮮的血液」;另外《異形:奪命艦》的爆米花指數達到86%,顯示觀眾的滿意度和各家媒體趨同。

(圖源:Rotten Tomatoes) (圖源:Rotten Tomatoes)

除《異形:奪命艦》之外,定格動畫電影《鬼媽媽》在15周年之際展開重映,周末三天共落袋961萬美元,若計入周四收益則達到1253萬美元。印度電影《真·鬼娘子2》則登陸666家影院,以預估257萬美元闖入北美前*,加上在本土橫掃20.4億盧比,凸顯恐怖類型片在「鬼月」的受歡迎度。

在老片方面,即便《死侍與金剛狼》結束三連冠,但公映四周之后已經席捲逾5.46億美元,繼續緊追皮克斯《頭腦特工隊2》;在R級電影中,《死侍與金剛狼》也將以往的天花板大幅拉高,原紀錄保持者《耶穌受難記》共斬獲3.71億美元。

受到《異形:奪命艦》等片的支撐,北美周末大盤下跌11%至1.4億美元,將連續破億的紀錄延續到11周,影市行情在暑期檔末段依舊火熱。

截至18日,北美月度總收益累計至6.54億美元,即將反超去年全月錄得的數字(8.13億美元),有望成為今年第二個同比上漲的月份。而在8月*個周三,北美年度總票房終於突破50億美元關口,而去年在7月中旬便已撞線;鑑於下半年的新片矩陣頗為強盛,北美院線產出仍保留衝擊80億美元的機會。

2、斯科特重掌導筒追溯起源

隨着《異形:奪命艦》再度飄紅,這一科幻恐怖系列的票房勝績還在延續。

1979年「陣亡將士紀念日」檔期,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西格妮·韋弗領銜卡司的《異形》橫空出世,首周末在91家影院小規模亮相,以353萬美元*冠軍;隨后《異形》最多擴映至757家影院,一路長線續航至7894萬美元,全球收成更突破1億美元關口。由於《異形》僅耗資1100萬美元就完成,讓發行方20世紀福斯影業大賺一筆,並打造出影史最知名的科幻恐怖形象。

不過,斯科特卻被長期排除在《異形》的后續作品之外,先改由詹姆斯·卡梅隆接手《異形2》的編劇和導演工作,彼時其剛拍出另一部科幻經典《終結者》;這次換將導致續集的風格與前作完全不同,即便韋弗迴歸飾演蕾普利一角。

據Digital Trends報道,雷德利·斯科特之所以被片廠跳過,主因是其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口碑不佳還造成虧損;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斯科特表示當卡梅隆親自致電告知此事時,他感到「很生氣」並且「深受傷害」,説原本認為*部《異形》應該是「一次性的」。最終《異形2》於1986年7月公映,首周末票房提升至1005萬美元,並以8516萬美元刷新前作的紀錄。

《異形2》劇照 票房(圖源:豆瓣 貓眼專業版) 《異形2》劇照 票房(圖源:豆瓣 貓眼專業版)

來到90年代,韋弗繼續出演《異形》的兩部續作,再由大衞·芬奇拍出個人處女作《異形3》,但北美收益驟降至5547萬美元,淨製作費卻飆升至5千萬美元;接着《異形4》的導筒轉到讓-皮埃爾·熱內手中,仍難以扭轉系列的下滑態勢,北美以4780萬美元創下新低,儘管海外收成還在穩定上漲。進入新世紀,20世紀福斯另闢蹊徑推出《異形大戰鐵血戰士》,這一交叉「宇宙」的嘗試取得奇效,北美票房回升至8028萬美元,但很快《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就重拾跌勢,北美以4180萬美元擊穿底線,這一系列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異形系列票房(圖源:貓眼專業版) 異形系列票房(圖源:貓眼專業版)

直到雷德利·斯科特重掌《異形》,這個經典恐怖形象才重獲生機。當然,斯科特最關鍵的決策便是摒棄所有續集的設定,並以前傳的形式重述整個故事的起源;為此斯科特不僅回任《普羅米修斯》的導演,還和聯合編劇喬·斯派茨、戴蒙·林德洛夫攜手。

作為斯科特迴歸后的首作,《普羅米修斯》於2012年6月正式公映,北美首周末即衝破5千萬美元,並以1.26億美元創下系列紀錄,全球票房更超過4億美元;即便《普羅米修斯》的拍攝預算膨脹至1.25億美元,依然為20世紀福斯賺取豐厚回報。2017年,《異形:契約》北美下探至7426萬美元,全球也縮水到前作的一半強,但對比9700萬美元的成本仍屬上佳。

在連續執導兩部前傳后,斯科特轉而為《異形:奪命艦》擔任監製,導筒則由費德·阿爾瓦雷茲接過。早在去年10月,斯科特便看過《異形:奪命艦》的初剪版。據身兼編導的阿爾瓦雷茲透露,斯科特對《異形:奪命艦》大加讚揚,表示這部電影「太棒了」。

相比之下,同樣作為其經典作品的續集,斯科特對《銀翼殺手2049》的評價則不高。由於《異形:奪命艦》的故事設定在前兩部《異形》之間,因此其背景故事只依賴於斯科特執導的三部作品,這可能是斯科特不吝好評的原因之一。

除北美之外,《異形:奪命艦》在全球市場也有不俗發揮。據Comscore統計,《異形:奪命艦》共進軍50個國家和地區,北美之外的收益為6670萬美元,與本土合計更攻破1億美元關口。具體來看,《異形:奪命艦》在內地以2613萬美元領跑,韓國(542萬美元)、英國(484萬美元)、法國(396萬美元)、墨西哥(273萬美元)和西班牙(270萬美元)等緊隨其后。《異形:奪命艦》的製作成本為8千萬美元,將助力母公司迪士尼的發行業績復甦。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毒眸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