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9家上市行金融投資收益/營收超過30% 上市行平均為26%、城商行29%、農商行22%

2024-08-28 14:43

來源:梧桐樹智庫 

作者:任莊主

  本文在商業銀行投資類業務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近期被監管部門點名的中小金融機構平面投資業務。

  一、監管部門再次點名批評中小金融機構債券投資業務

  2024年8月21日,《金融時報》等媒體刊發了採訪交易商協會副祕書長徐忠的文稿(標題為《債市三大「認識誤區」亟待釐清嚴查違規交易助力市場高質量發展》),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不認同的聲音偏多。具體看,徐忠的採訪內容主要有如下幾條信息:

  (一)六點説法值得商榷

  1、短期經濟指標一般對2年以內、最多5年以內的國債利率影響比較大。所以市場對這句話的反應是可以做多5年期以內的國債。

  2、超長期國債利率與短期經濟指標的關係沒那麼大,更多受到金融市場投資策略和投資情緒等因素影響。這一表態也存在問題,短期經濟指標與中長期經濟指標有着密切的相關性,故從某種程度上來説超長期國債利率與短期經濟指標之間的關係是客觀存在的,至於關係強弱雖然無法定量,但短期經濟指標的表現還會通過市場預期等因素來產生影響。

  與此同時,和國外相比,內地短期經濟指標揭示的問題可能還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超長期國債利率走勢反映的也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

  3、人行對債市進行「糾偏」是爲了遏制可能潛藏的系統性風險,且其並未設置國債利率區間。這句話的潛臺詞是現在債市尚未爆發風險(只是有可能),同時也是對前期2.5-3%這一10年期國債收益率合意區間(《金融時報》提出)的一種反駁,意味着現在在市場的壓力之下,官方口徑前后已經出現了難以自洽的情況。

  4、一些機構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一刀切」地暫停了國債交易,是對央行意圖的誤讀。這一表述顯然是爲了向市場澄清,但也説明其對市場情況可能並不是特別理解,一些機構懾於監管壓力而暫停交易是很正常的情況,畢竟「抓人」動作確實已經開始了。所以責任可能並不在市場這一端。

  5、間接否認了國債收益率的基準收益率曲線地位,原因是其還存在遠端定價不充分、穩定性不足等問題,這一説法可能也值得商榷。因為,要將利率進一步分類為政策利率、市場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國債收益率是市場基準利率,其穩定性本身就不是內在要求(試想10年期美債收益率是否很穩定),理應跟隨市場預期、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而變化。

  6、列示了導致長債收益率快速下行的部分原因(如供給不足、一些金融機構被「小作文」帶節奏和利率風險管理能力不夠等),但對於經濟基本面和市場預期這些原因並沒有給予否認。據此可以理解,國債收益率只是下的太快了,但下行的方向並不錯。也即,目前的國債收益率水平在當前可能並不合適,但未來某個時間段可能就變得合適了呢。

  (二)兩點提示值得關注

  1、對債券收益佔營收比例超過30%、甚至50%的一些中小金融機構進行批評,指出這些中小金融機構的營收結構超越了其風險管理能力。

  實際上,從筆者目前蒐集的數據來看,債券收益佔營收比例位於20%左右是比較正常的,超過30%、甚至50%確實有點不合理,對應的中小金融機構需要給予關注。

  2、豪賭債市下行沒有問題,但債市投機及利益輸送等違規問題確實值得關注。例如,徐忠在採訪中指出「別中小銀行、資管機構以及貨幣經紀公司內控管理不嚴、激勵約束機制扭曲,展業風格激進,不顧風險,甚至利用市場利率下行趨勢,違規代持債券、操縱市場、出借賬户、開展利益輸送,或為上述違規行為提供便利」。

  總之,徐忠對債市投機、利益輸送等違規行為的警示值得關注,筆者也比較認同;但對於債市利率下行這一話題的觀點可能值得商榷,筆者無法認同。某種程度上,導致債市出現目前情況的根本原因應該是,人行降低利率的速度、節奏顯著低於市場預期,使得人行與市場對市場利率的走勢出現了明顯分歧。如果再隔幾年,市場利率降至比目前要低很多的位置時,再回看現在可能會更有意思。

  當然,從採訪內容來看,徐忠這次應該是帶着任務接受採訪的,目的是替人行向市場做一些澄清,不過這些澄清的內容之間顯然存在一些分歧,且和之前《金融時報》的表態也不完全一致,故可以將這次訪談理解為對前期人行喊話的一次糾偏(不僅僅是對市場糾偏)。

  二、哪些銀行的金融投資收益佔比較高?

  我們在前一篇文章中《商業銀行投資類業務體量有多大?》已經從總量、價格、結構等維度對商業銀行的投資類業務進行全面梳理,揭示了商業銀行投資類業務的總量、結構及定價情況。在此基礎上,筆者嘗試結合徐忠的提示,進一步探討商業銀行金融投資收益對其營收的貢獻情況。

  (一)金融投資對營收的貢獻只能粗略估計,可比性較差

  從資料的可獲得性角度來説,要想準確衡量商業銀行金融投資對其營收的貢獻是比較困難的,徐忠在採訪中所披露的營收貢獻實際上也只是大概數字。這主要是因為,

  1、通過利潤表抽出的金融投資數據未考慮金融投資對應的浮盈/虧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金融投資不同細項計量方式的影響。

  2、金融投資包括債券投資、基金投資與非標投資等多個細項,利潤表中的投資收益未將債券投資貢獻的部分單獨列示。

  3、金融投資有很重要一部分免税收入等項目沒有在利潤表中體現。

  4、和規模指標不同的是,收益類指標很多具有遞延(累積)或提前效應,故當年體現的投資收益等並不一定是當年實現的。換言之,金融投資收益具有可調節性。

  基於上述原因,根據利潤表等會計科目所計算出的金融投資數據通常只是粗略估算,與實際數字之間往往有一定差異,且這個差異有時還會比較大。

  (二)本文的粗略估算方法簡要説明

  既然徐忠作為監管部門的代表提出了這樣一個話題,筆者也嘗試根據各銀行財報進行簡單估算,估算方法大致如下。

  1、金融投資對營收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部分,一是利差收入,二是利差收入與中間業務收入之外的其它營收。

  2、這里假設,金融投資對利差收入的貢獻部分=金融投資平均余額*(金融投資平均利率-計息負債平均利率)。由於支持金融投資的資金來源既有存款,也有廣義同業負債,但比例上很難確定,故這里直接將計息負債平均利率視為金融投資的資金成本。

  3、金融投資對營收的另外一部分貢獻=投資淨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匯兌損益。其中,投資淨收益=投資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收益。

(三)金融投資收益/營收:上市銀行平均為26%(城商行29%、農商行22%)

  基於上述方法可以大致計算各銀行的金融投資收益在營收中的佔比情況。以58家上市銀行為例,2023年金融投資收益佔其營收的比例平均為25.51%,上市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與農商行則平均為20.66%、22.55%、29.11%和22%。

可以看出,城商行最高,國有大行最低,但相互之間的區分度其實並不算大,大致可以認為處於20-30%的區間內。這意味着,一旦金融投資收益佔比突破20-30%的區間,則説明該行投資業務存在異常,需要給予關注。

(四)金融投資收益/營收:19家上市銀行超過30%(4家超過40%)

  根據初步統計,19家上市銀行的金融投資收益佔其營收的比例超過30%,從高到低依次為哈爾濱銀行(45.5%)、杭州銀行(42.81%)、南京銀行(42.26%)、瀘州銀行(41.56%)、西安銀行(38.8%)、寧波銀行(38.28%)、上海銀行(36.91%)、重慶銀行(35.08%)、江陰銀行(33.99%)、北京銀行(33.42%)、蘭州銀行(33.11%)、青島農商行(32.21%)、貴陽銀行(32.04%)、貴州銀行(31.96%)、成都銀行(31.69%)、蘇州銀行(31.46%)、江蘇銀行(31.39%)和重慶農商行(31.37%)。可以看出,尚未有一家上市銀行的金融投資收益佔比超過50%(估計徐忠在計算該指標時沒有金融投資對應的資金成本扣除)。

(五)金融投資綜合收益率:12家銀行超過5%

  根據上述假設還可以粗略估算各銀行的金融綜合收益率,數據上看,

  1、2023年金融投資綜合收益率超過5%的銀行有12家,從高到低依次為瀘州銀行(10.26%)、南京銀行(6.37%)、蘭州銀行(5.81%)、哈爾濱銀行(5.5%)、江蘇銀行(5.49%)、貴州銀行(5.49%)、常熟銀行(5.26%)、寧波銀行(5.09%)、成都銀行(5.04%)、興業銀行(5.04%)、江西銀行(5.02%)和青島農商行(5%)。

  以瀘州銀行為例,2023年其營收為47.7億元(同比增幅達22.25%),但交易活動淨收益和金融投資淨收益即分別達到11.71億元和3.5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高達217.21%和163.27%),僅這兩項佔營收的比例便高達31.97%。

  2、另有14家銀行的金融投資綜合收益率位於4.5-5%的區間內,從高到低依次為蘇州銀行(4.99%)、浙商銀行(4.89%)、浦發銀行(4.86%)、徽商銀行(4.81%)、長沙銀行(4.79%)、平安銀行(4.74%)、重慶銀行(4.71%)、北京銀行(4.63%)、杭州銀行(4.63%)、蘇農銀行(4.62%)、鄭州銀行(4.6%)、威海銀行(4.49%)、貴陽銀行(4.53%)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