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河之北·河北非遺文化解讀 陶瓷篇|磁州窯:黑白美學

2024-08-29 08:23

轉自:河北新聞網

非遺名片

磁州窯:百姓窯場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瓷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2006年,磁州窯燒製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窯址在今邯鄲市峰峰礦區的臨水鎮、彭城鎮和磁縣的觀臺鎮與冶子村一帶,因這些區域古屬磁州,故得名。

自北朝創燒,歷經隋唐,到宋、金、元時期達到鼎盛,經明清至今,磁州窯歷千年不衰,是我國曆史上燒製時間延續最久的窯口之一。

磁州窯集宋代陶瓷裝飾之大成,尤以剔、劃花,釉下黑繪,紅綠彩最為著名。它創造性地將中國傳統的繪畫、書法技藝與制瓷工藝相結合,形成了新的綜合藝術,開創了中國陶瓷美學的新境界,形成質朴、豪放、灑脫的藝術風格,對世界陶瓷藝術的影響深遠。

磁州窯系「家國永安」題記瓷枕。(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磁州窯系「家國永安」題記瓷枕。(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自由奔放的民俗審美

一個個精美的咖啡圖案,在具有典型磁州窯裝飾風格的咖啡杯中悄然綻放。

7月27日,峰峰博物館,2024PCA專業咖啡衝煮和拉花競技賽邯鄲站比賽在此進行。咖啡拉花的獨特美感源於牛奶與咖啡的鮮明「色差」,恰與磁州窯標誌性的黑白藝術風格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這奇妙的「緣分」,令競技賽走進邯鄲站別有一番格調。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於世,被稱作「黑與白的藝術」。它突破了宋代以單色釉裝飾瓷器的侷限,開拓了中國陶瓷美學的新境界,是對我國陶瓷裝飾藝術的一項偉大貢獻。

宋元時期,民間崇尚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的審美。這一世俗化的審美趣味,對磁州窯陶瓷繪畫紋飾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將強烈的黑白對比及明暗、深淺對比等,調整到恰到好處,磁州窯創造出一種自然純朴、落落大方之美,從而成為經典的大眾審美。

黑白視覺的創造,最初由「遮瑕」而起。

磁州窯始於北朝晚期,在燒造青瓷的同時,創燒出了中國的早期「白瓷」,併爲唐代「南青北白」陶瓷燒造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但由於當地細白瓷原料「先天不足」,難以燒製精細白瓷,聰明的磁州窯窯工便「粗瓷細作」,發明了在胎體表面施白色化粧土,然后再罩上透明釉入窯燒製,從而在隋唐之際創造性地燒製出了一個獨具審美價值的新品種——「化粧白瓷」。到了北宋早期,磁州窯的工匠們又開始嘗試在這層「化粧土」上用劃花、剔花及珍珠地等裝飾技法尋求審美的突破。

「匠師們剔刻掉化粧土的部分,露出灰黃或灰白的胎體,形成紋飾內外凹凸變化以及胎體本色與化粧土或釉色間的對比,使瓷器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浮雕感。」河北省古陶瓷學會副會長、邯鄲磁州窯學會會長龐洪奇解釋。

這種變化和反差,令匠師們倍感驚喜,他們將其推向極致。

於是,當地豐富的斑花石被研磨製成黑色繪料,塗澆在坯胎外表加以剔、劃技法的處理,花卉或鳥獸、人物在黑與白兩種對立的顏色下,被完美呈現出來。不僅帶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和藝術享受,更是開創了我國古代陶瓷裝飾的新紀元。

從「無心插柳」變為「有意為之」,磁州窯的經典裝飾技藝——剔花、劃花、黑繪等相繼出現,呈現出典麗雅潔、粗獷豪放,既工整又不拘束的藝術效果。

8月12日,峰峰礦區磁州窯鹽店遺址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立忠手握毛筆,以斑花石製成的繪料為墨,在一個施有白化粧土的盤子坯胎上,如紙上作畫般酣暢運筆。寥寥幾筆,便繪出一幅鯉魚遊動、蓮花綻放的「連年有余」紋。

這種技藝,就是磁州窯在黑白之境走向的另一個高峰——白地黑花。

包括白地黑花在內的以化粧土為基礎的裝飾技法,需要在泥坯乾燥前以熟練的技巧、寫意的手法、較快的速度,胸有成竹地一氣呵成。這也進一步加強了磁州窯簡潔、明快、豪放、瀟灑的藝術特徵,呈現出濃郁的生活氣息。

對於舉手投足間,磁州窯展現出的自由奔放的創造力,中國磁州窯博物館原館長趙學鋒解釋,磁州窯的匠師來自民間,不像官窯工匠受到條條框框的約束,也沒有程式化的章法,一切隨心所欲,刻劃紋飾皆是生活所聞所見,以及對生活的感悟、對美的體驗。

7月5日,細雨濛濛,走進位於磁縣溢泉湖東側的磁州水墨園,磁州窯元素隨處可見,尤其是園中的三個足有三四米高的瓷器雕塑,成為很多遊客的留影取景地。其中,最高的白地黑花纏枝牡丹紋梅瓶格外引人注目。

在磁州窯器品中,牡丹是運用最多的圖案之一。單是牡丹花,由黑白繪就的圖案就有三四十種。無論正面、側面,還是邊框、開光,制瓷工匠因器施畫,完全是隨性所至。在如意形枕面上,隨枕形的曲線畫纏枝牡丹三朵;橢圓形枕面上,畫斜向伸出的折枝牡丹;在挺秀的瓶體上,佈滿了纏枝牡丹花,花枝互相纏繞,花葉分披,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

每當説起這些,龐洪奇都忍不住讚歎:「欣賞這些圖案,你能感到一種自由奔放、輕松自然之美,一種生命躍動之美,你能感受到創作者興奮愉悦的心情,感受到人與自然的融合。」

黑白不僅是兩種顏色,更是一種情感和哲理的表達。簡單的瓷器,用這樣簡單的顏色,傳達着平凡中的深刻、對立中的平衡,開創一個大美的世界。

白釉黑彩牡丹蘆雁圖梅瓶。(現收藏於河北博物院) 白釉黑彩牡丹蘆雁圖梅瓶。(現收藏於河北博物院)

家國永安的民生期盼

在河北博物院,有一個這樣的元代四系大瓶。

瓶腹以黑彩行楷題詩一首:「落花時節水流香,送客歸來笑一場。不鎖草堂取樂去,野雀偷筆學題牆。」雖是瓷上寫字,但這些字三字一列、排列自然,筆道灑脫率性、奔放有力。

短短28個字生動展現了一幕村居生活情境,令人忍俊不禁,一種輕松閒適的生活情趣撲面而來。

「磁州窯創造性地將中國傳統繪畫、書法、詩詞等與制瓷工藝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綜合藝術。」趙學鋒説,尤為可貴的是,通過這些形式,反映出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審美觀念及市井風情,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民俗特色。

去年的現象級微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中,一件「家國永安」磁州窯系瓷枕引發網友強烈共鳴。

其左側刻有「熙寧四年三月十九日畫」。熙寧是宋神宗趙頊的年號,他在位期間,國家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家國永安」被刻在瓷枕上,無疑是在表達「希望國泰民安」的美好願望。

磁州窯的作品中,百姓的喜怒愛憎、希冀祈盼,溢滿其中。「鼓后嚴更三唱雞,樓前天淡月偏西」「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迟」「為甚不爭名,曾共高人論」「無情玉蝴蝶、春盡一夢飛」……不論是簡單字詞,還是唐詩宋詞、元曲小令,從反映閒情逸致到表達避世思想,從描寫愛情到感世勸人,個個生動感人,如見其面。

陶瓷,是造型的藝術。磁州窯器物卻用繪畫紋飾,展示當時社會生活狀態,既可稱為北方的社會史,也是一部民俗史。

山川流水、花鳥魚蟲、珍禽瑞獸等,這些來自生活的圖案在磁州窯器物中比比皆是;嬰戲、馬戲、民間人物、歷史故事、元雜劇等,皆隨手入畫,其題材的廣泛和豐富性,是其他地區窯場不可比擬的。

「看這個磁州窯白地黑花花竹紋八角形枕!」峰峰礦區文保所(現文物保護中心)原所長張林堂拿出一張照片解釋道,枕面繪製的竹子圖案上託「花」字,「竹」與「燭」同音,與「花」字搭配,該圖案具有「花燭之喜」的美好寓意,為婚慶嫁娶之物。

「磁州窯器物中有大量的題材體現社會世俗禮制,包括壽誕、婚嫁、求子等,強烈體現出社會大眾的民俗化追求。」張林堂説。

這也是一種美,在藝術之上,融入社會心理和大眾情感,使磁州窯散發一股質朴無華、平易近人的親近之美。

河北博物院展陳着一件宋代白釉黑彩孩兒垂釣紋枕,深受參觀者喜愛。

枕面上,僅幾筆線條便勾畫出一個孩童獨釣河邊的悠閒姿態。那隨風飄動的垂線和躍躍欲活的逐食游魚,加之淡淡幾筆的草地和對岸,使整個畫面看起來空靈簡潔,將恬靜的鄉村景象和兒童的天真可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磁州窯陶瓷紋飾中,兒童是最為常見的專門畫題,「放牧圖」「童子放鴨」「睡童紋枕」「童子蹴鞠紋」等,圖案豐富多彩。「這種題材宋代十分流行,但都不如磁州窯瓷畫得真切生動。」張林堂説,嬰戲繪畫的盛行彰顯出當時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民間文娛豐富的狀況,也是人們希冀添丁進口、頤享天倫的思想反映。

側重「尚意抒情」,磁州窯繪畫注重用筆,紋飾的線條不再僅僅是輪廓線或簡單影像,而是用來抒發思想感情的形體元素。伴隨后期引入了文人繪畫,磁州窯真正實現了瓷上寫意畫。

意在筆先,簡有簡的恣意灑脫,繁又有繁的精妙細膩。磁州窯不乏畫面繁複、筆法純熟的人物故事瓷品。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白地黑花長方形畫枕,講述「堯王訪舜」的故事;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一方白地黑花人物山水枕,描繪人們所熟知的「高山流水覓知音」;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的一方描寫張天師斷案的長方形畫枕……從出土和存世的磁州窯瓷枕看,各種各樣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説,被呈現於器品之上。

匠師們畫百姓喜聞樂見的故事,傳遞的是重視家庭、恪守孝道、明哲保身、清靜無為等哲學倫理觀念。這其中,有的宣揚忠義孝悌,有的讚美賢哲清官,有的頌揚忠君愛國,有的謳歌忠貞愛情,有的倡導民族和解,還有的勸諭朝廷抗敵復國……

藝術作品的生命,體現在它所傳遞出來的審美觀、世界觀、人生觀以及更深層的社會文化之上。磁州窯陶瓷紋飾是歷史精華的濃縮,是探究當時民俗生活的重要通道,也是感知古人思想情感的寶貴資料、溝通古今的重要橋樑。

作為古代民窯的傑出代表,磁州窯生動體現了普通百姓的質朴鮮活的審美追求,真實反映了廣大民眾的家國情懷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而正是這種強烈的人民性,賦予了磁州窯穿越王朝更迭、窯火千年不熄的生命力。(河北日報記者 周聰聰)

磁州窯遺址分佈示意圖。 磁州窯遺址分佈示意圖。

相 關

一個里程碑!磁州窯的多彩瓷器

「黑白配」是磁州窯的經典配色,不過這並不代表磁州窯的顏色是單一的。磁州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種彩色瓷器,名叫「紅綠彩」。

紅綠彩創燒於金代中期。它是在已經高温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描繪花紋、圖案后,二次入窯燒至800℃左右,燒成的低温釉上彩。

不過,很多人提到磁州窯的彩色瓷器,會誤以為只有紅綠彩,事實並非如此。

考古發掘出土的大量多彩瓷器證明,紅綠彩只是磁州窯彩色瓷中的一個品種。

20世紀30年代初,著名古陶瓷學者葉麟趾先生首先在今峰峰礦區彭城鎮窯址發現了白釉紅綠彩和紅綠黃彩瓷器。他在其《古今中外陶瓷匯編》中「宋朝瓷器」一章的「磁州窯」中記有:「尚有紅綠黃三種彩色者。」

2023年,峰峰博物館曾舉辦「大窯·榮曜——金代磁州窯多彩瓷器展」。展品涉及峰峰礦區臨水、彭城窯址發掘出土的金多彩器物標本200多件(片)、博物(藝術)館和民間收藏精品器物200多件(組)。

在這個展覽上,除了能看到紅綠彩瓷、紅黃彩瓷,還能看到大量的紅綠黃三彩瓷,以及釉下高温彩與釉上低温彩相結合的黑花紅綠彩、五彩瓷器等。

河北省古陶瓷學會副會長、邯鄲磁州窯學會會長龐洪奇介紹,金代紅綠彩、三彩和五彩瓷,是磁州窯在宋末創燒「白地黑繪」裝飾藝術的基礎上創制的彩飾品種,是我國最早的多色彩繪瓷器(簡稱「金多彩」)。

金多彩瓷器的創燒,實現了工藝上由「單色」向「多色」、「釉下彩飾」向「釉下釉上結合」及「彩繪雕塑融合」的演進,體現了磁州窯在美學上,由「水墨清韻」向「多彩艷麗」的嬗變和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對元明景德鎮紅綠彩、五彩、鬥彩瓷器乃至世界彩繪瓷器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中國陶瓷工藝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文/河北日報記者 周聰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