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真能大而不倒嗎

2024-09-01 05:44

華爾街是一座從來不缺少觀眾的舞臺。那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上演着各種資本的悲喜劇,然而臺前幕后卻似乎永遠籠罩着一層迷霧,看着熱鬧卻不甚真切。直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習慣於被仰視的華爾街,終於被置於放大鏡下。

儘管已經過去了十幾年,那場影響甚廣的危機依然不斷被提及、被研究,陰霾至今難消。我們不妨重讀美國財經作家安德魯·羅斯·索爾金所著的《大而不倒》,看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美國主要監管機構和投行的眾生相,也許會得到不一樣的啓發。

在這部作品中,你可以看到雷曼是如何一步步自斷生路,監管機構是如何在各種掣肘中作出選擇,各大投行又是如何在危如累卵的環境下力求自保的。這些細節,覆盤了美國國內的經濟危機如何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也再現了銀行、監管機構乃至整個美國身處危機第一現場的混亂。

就像本書書名所揭示的,通過同業傳導,大型金融機構的破產會產生巨大外部效應,各國監管當局往往就如何應對持審慎態度,其可能引發的「蝴蝶效應」是所有業內人士的夢魘。

一方面,從大而不倒的內在邏輯看,一旦對一家金融機構實施救助,那麼救助規模更大的機構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選擇」。這意味着,政府在無形中鼓勵金融機構的高風險經營行為;另一方面,政府救助將給全社會帶來強烈的信號,即「隱性擔保」真實存在。當危機再次出現時,政府哪怕壓力再大也得實施救助,即便很多人已經明確意識到其中隱藏的道德風險。

正是監管當局的「審慎」以及左搖右擺的態度,縱容了大而不倒,最終演變成「越大越不能倒」。因此,僅從理論上看,救助策略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然而,現實往往比邏輯複雜得多。在道德風險與經濟崩潰之間,兩害相權孰為輕?

大而不倒的故事被反覆講述。比如,1984年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聯手救助大陸銀行,1985年英格蘭銀行挽救約翰曼特利銀行家公司(JMB),1994年法國政府撥款救助里昂信貸銀行,1998年美聯儲拯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日本政府曾長期實行拒絕金融機構破產方針,等等。

當然,隨着時間的推移,各國政府的救助舉措也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書中詳細介紹了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最初制定救市政策時的3個主要原則:其一,流動性可救;其二,政府不可直接購買,只能輔助交易;其三,公司持有者不能從救助中獲益。這就解釋了保爾森為什麼決定挽救貝爾斯登,卻放棄了雷曼兄弟。當雷曼兄弟融資無望時,巴克萊銀行曾試圖收購,卻被英國監管部門堅決制止。在此期間,美國政府並沒有為促成交易作出任何有效努力,一切均因雷曼資本金不足,首先就不符合流動性可救原則。

諷刺的是,形勢的發展很快就超出了保爾森和美國金融決策者所能預見和控制的範圍,他最終不得不放棄這些原則,美國聯邦政府也隨即在危機中變身為大而不倒的忠實踐行者——先后斥資4000億美元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針對全美大型金融機構推出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撥款2000億美元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甚至為三大汽車巨頭提供800億美元融資,等等。

如此看來,大而不倒似乎成了華爾街的「護身符」,即便一錯再錯,終究有人埋單。

但是,這一切合理嗎?華爾街的金融家們真的不用付出代價嗎?當美國政府無力兜底的那一天來臨時,華爾街又該如何繼續講述自己大而不倒的故事呢?

這也是多年后的今天,《大而不倒》這本書依舊值得重讀的意義所在。相較於那些艱深難懂的模型、貌似篤定的論斷,還原那一刻的歷史,揭開理性迷失背后的狂熱與貪婪,能夠為今天的人們提供更多思考的角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