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激活綠色生產力 高端智庫看新質生產力暨第二屆「活力·ESG」論壇圓滿落幕

2024-09-04 05:00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徵的生產力」,「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

如何通過可持續發展激活綠色生產力?

8月17日,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東方證券主辦的「高端智庫看新質生產力暨第二屆‘活力·ESG’創新論壇」在上海虹口隆重舉辦。上海大學文化新經濟研究院為本次論壇的學術支持,欣旺達、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為本次論壇的支持單位。

本次論壇上,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上海大學文化新經濟研究院,共同發起了「ESG可持續行動倡議——開啟碳移除行動」。同時,論壇還發布了《21世紀「活力·ESG」實踐報告(2024)》。

此外,論壇倡導綠色辦會,本次大會已通過碳中和認證。活動現場,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向本次論壇頒發了碳中和證書。

探討激活綠色生產力創新路徑

本次論壇以「激活綠色生產力,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有幸邀請到中國貿促會原副會長張慎峰,人民銀行研究所副所長雷曜,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顧慶平,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ESG管理部總經理劉軍,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主席特別顧問張政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體系認證處副處長、中國中檢ESG創新中心執行負責人劉歡等ESG領域重磅專家,共同探討激活綠色生產力的創新路徑與實踐經驗。

在論壇主旨演講環節,張慎峰、雷曜、賴曉明、顧慶平、劉軍、張政偉、劉歡等就新能源產業可持續、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碳市場建設、碳資產管理、可持續信息披露新機遇、構建中國特色的ESG生態體系等熱門話題分享了真知灼見。

張慎峰介紹了我國新能源產業近年來發展的巨大成就。同時,我國新能源的發展也面臨着考驗。他在論壇上表示,我們不要過分懼怕摩擦,不能自我放棄,恰恰相反,我們要採取恰當的策略,努力化解各種貿易摩擦,善於做好同各方面各層級政府與企業客户的關係。

如何通過金融的工具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重要的考慮方向。雷曜認為,金融要支持綠色轉型,進一步聚焦綠色轉型標準制定和推廣應用。金融機構要開展國際化服務,推動國際國內企業更好出海,參與構建全球綠色產業佈局。

建設碳市場對於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碳價對於新減排、綠色項目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賴曉明在論壇上強調,提升綠色收益,我國需要優化綠色價值範圍,豐富綠色價值轉化方式,增強綠色價值轉化力度。

顧慶平介紹了「申能碳科技全能碳管家」,全能碳管家提供包括碳覈算,數據分析,包括碳資產顧問等服務方式,幫助碳數據在產業間與國際間的互認,確保碳數據在收集與覈算上的準確性,幫助企業碳排放標準化和資產化等。「自從有了碳交易之后,我們把資本的力量運用到了碳減排與節能工作中,實實在在地做到了金融賦能實體企業。」

處於風口的新能源產業正面臨國內國際越來越強的監管。劉軍表示,歐盟電池法案針對八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明確實施時間表。當前,電池出海面臨三大障礙是碳足跡聲明、可回收材料再利用比例和電池護照。

2024年成爲了我國ESG信息強制披露元年。在證監會的指導下,滬深北三大交易所發文強制部分上市公司發佈可持續發展報告。

張政偉在論壇上表示,以國際可持續準則為基礎的我國國家統一可持續披露準則正在加速制定,有條件的企業先學先試,將在可持續披露全球強制監管實施的背景下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更加主動和有利的位置。

劉歡表示,ESG理念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ESG生態構建至關重要,勢在必行。但多項因素制約ESG規範發展,應當多方合作,共同推動我國ESG生態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企業代表共話綠色消費與技術創新

本次論壇舉行了兩場圓桌對話。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綠色消費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新風尚。綠色消費有哪些涵義?不同行業在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第一場圓桌對話以「綠色消費引領生活新風尚」為主題。東方證券首席研究總監兼研究所所長陳剛為本場圓桌主持人,索尼(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金燕敏、如新集團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暨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潮東、OATLY大中華區總裁張春、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促進工作委員會副祕書長李琪、自然堂集團公共事務總經理陳娟玲、豫園股份董事辦總監黃啟陽等嘉賓分享了不同行業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實踐經驗。

新質生產力是契合新發展理念,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企業如何激活技術創新的「新引擎」,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發展生產力過程中還需克服哪些困難?第二場圓桌對話以「技術創新‘新引擎’助推高質量發展」為主題。21世紀經濟報道碳中和與ESG新聞部主編李德尚玉為本場圓桌主持人,上海道生天合副總經理陳翠萍,MiR自主移動機器人中國區負責人何小虎,源星資本管理合夥人於立峰,霍尼韋爾能源與可持續技術集團亞太區市場總監吳翀,愷英網絡董事會祕書、首席治理官劉洪林等嘉賓就企業激活技術創新的「新引擎」,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進行了觀點分享。

41家企業入圍第二屆21世紀「活力·ESG」實踐案例

本次論壇獲得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碳中和證書。

在活動現場,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上海大學文化新經濟研究院,共同發起了「ESG可持續發展行動倡議——開啟碳移除行動」。

去年,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多家機構共同發起「ESG可持續行動倡議」。「開啟碳移除行動」是「ESG可持續行動倡議」的進一步行動計劃,目的是幫助出海企業優化自身碳成本、避免漂綠風險、助力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上海大學文化新經濟研究院祕書長吳華在本次論壇上發佈了「ESG可持續行動倡議——開啟碳移除行動」的具體內容。吳華強調,儘管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危險與機遇仍然並存。當前國際關係中,唯有自然、氣候、生物多樣性議題是明確的中美、中歐深度合作領域,是出海企業可以尋求高效突破的機會窗口。

在本次論壇,21世紀經濟報道碳中和與ESG新聞部主編李德尚玉發佈了《21世紀「活力·ESG」實踐報告(2024)》(下稱《實踐報告》)。

去年,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發起了第一屆「活力·ESG」創新案例徵集活動,並編制了《21世紀「活力·ESG」實踐報告(2023)》。主辦方將報告帶到了在迪拜舉辦的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中國角」,得到了全球ESG領域的廣泛關注。

今年,主辦方再次發起第二屆「活力·ESG」創新案例徵集活動。案例專家評審團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研究院、上海大學文化新經濟研究院、CFA協會(CFA Institute)等相關專家組成。經過案例初篩、專家評審等層層評選,最終評選出41份入圍案例,並被納入《21世紀「活力·ESG」實踐報告(2024)》,本次論壇隆重揭曉了第二屆21世紀「活力·ESG」實踐案例入圍企業。

《實踐報告》共設四個大類,即ESG環境友好案例、ESG社會責任案例、ESG公司治理案例、ESG先鋒個人案例。

本次入圍「21世紀活力·ESG環境友好案例」的企業分別是:阿維塔科技、博楓地產、嘀嗒出行、重慶啤酒、菜鳥、富邦華—銀行、江蘇銀行上海分行、港華能源、國網無錫供電公司、隆基綠能、利樂公司、領益智造寧波遠洋、普洛斯中國、三一重能、緯湃科技、萬豪國際集團、協鑫新能源、欣旺達、維信諾、萬物新生(愛回收)。

入圍「21世紀活力·ESG社會責任案例」的分別是:阿迪達斯、菲婷絲、海南機場、廣發銀行、陸金所控股、明源雲、歐姆龍、輕松集團、水井坊、索尼、書贊桉諾、藏格礦業、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入圍「21世紀活力·ESG先鋒個人案例」的分別是: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主席及中國總裁,以及「可持續市場倡議」中國理事會健康系統工作組聯合主席王磊,軟通動力集團ESG規劃實施負責人董瑞強。

主辦方表示,「感謝每一位參與者對我們活動所展現出的巨大支持與深切肯定,讓我們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不忘回饋社會,關愛環境,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