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巴菲特的投資情緒為何如此穩定?

2024-09-06 18:50

作者:長坡雪

巴菲特在為《聰明的投資者》作序時寫道:本書能夠準確和清晰地提供這種(幫助投資者獲得成功)知識體系,但對情緒的約束是你自己必須做到的。

事實上,投資要控制情緒,非常不容易。

即便是伯克希爾,也時常出現情緒不穩定的股東。

1995年到2000年,美國互聯網股票持續走牛,期間,巴菲特一股未買;那幾年的股東大會上,時不時會有股東向巴菲特推薦互聯網股票,甚至后來發展到希望巴菲特下場去買。

我們來看看巴菲特是如何應對這些情緒不穩定的股東的?從巴菲特與股東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啓發?

1、1998年股東:會投資科技行業嗎?

1998年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對巴菲特説:

科技行業似乎有很大的價值,滿足你投資的大多數標準和哲學,除了簡單標準。比如IBM,微軟,惠普,英特爾。你將來會考慮投資這個行業的公司嗎?

聽完問題后,巴菲特直接給予了否定的答案。

他表示,我一直是安迪·格魯夫(英特爾公司創始人)和比爾·蓋茨的崇拜者。但我不知道微軟或英特爾10年后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我不想參加一個我認為其他人比我更有優勢的比賽。

所以這是一個7或8英尺的杆,我無法跨越。有些人可以跨越它,但我不能跨越它。無論我怎麼訓練,我都無法跨越它。

如果查理和我,花一年的時間來研究某樣東西,並能夠掌握足夠的信息,使得我們的判斷比其他人更好,那這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作。但若這不會發生,將是浪費時間。

2、2000年股東:能否在科技股上投機一下?

1998年的股東還比較委婉,到了2000年,在互聯網股票高歌猛進的刺激下,股東的提問就更直接大膽了。

有股東提問稱:隨着科技、電腦、電子產品和軟件改變了我們整個世界,我必須承認,我個人投資了四款科技電腦軟件和激進的成長型共同基金,彌補了我1999年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上的全部損失。

作為股東,我們要求你們努力工作,你們可能只是做點投機——比如只是拿出10%投資於科技股,這是否太過分了?

我讀了你的年報,你説「預測哪些企業會破產,哪些會勝出確實很困難」,對此我表示理解。但難道你們就不能選出一些科技公司嗎?今年我又在成長類科技股投資上掙了 100%以上的利潤。

(注:1999年,伯克希爾的股票最大回撤達到36%,年度下跌近20%,而科技股翻倍的股票比比皆是)

巴菲特迴應稱:

對我們認為無法理解的企業,我們不會花一分錢。我們對理解的定義是我們能評估該企業未來10年的發展前景。

如果我們無法評估一家企業,我們就不會買入。但這並不表明它不是個好企業,也不表明它沒有安全邊際。這只是説明我們不知道如何去評估它。

針對股價波動帶來的浮動虧損,巴菲特則表示:

查理和我並不會因為股價變化而覺得變得更加富有或貧窮。我們的判斷是基於企業的價值變化。

如果企業以合理的增長獲得更高的價值,隨着時間的推移,股票價格也會隨之上漲。但這並不一定是周復一周,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股價和公司經營的表現並不是完全一致的。1999年對我們而言是糟糕的一年;但我們也有過好年景—當股票價格被高估的時候。

巴菲特此處想表達的意思是:股價和業績表現並不是即時對應關係,現實中業績增長20%,股價就跟着上漲20%;股價不是勻速的,每年複合增長20%並不意味着股價每年上漲20%,有可能是前三年都不漲,第四年一年上漲100%。

3、2003年股東:擔心伯克希爾股價下跌

2000年,互聯網股票泡沫破裂后,質疑巴菲特的人們才終於認識到:姜還是老的辣。那些慫恿巴菲特買入科技股的聲音漸漸消失,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2003年股東大會,有股東就表達了他新的煩惱:

大約四、五年前,我把家族的大部分投資組合都投入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在過去的四、五年里,股票價格一直很穩定,我經受住了2000年的考驗,當時我的朋友們賺了50%,而我的投資虧損了50%。

但我不得不承認,當我去年讀到你在《財富》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你提到伯克希爾的股價很貴時,我感覺很糟糕。

在晚上,我可能在擔心和煩惱中醒來。

我希望你,以你的自我反思的立場、從你自身的度量標準來看,是什麼導致了你認為伯克希爾的股票價格昂貴呢?

具體是什麼價格,什麼價值?當你説貴的時候,你怎麼看伯克希爾和它的股價?

巴菲特迴應稱:

我不記得那篇文章的確切措辭,但我很肯定,我在那篇文章要表達的意思是,我認為擁有伯克希爾比擁有標準普爾指數更有吸引力。

我很高興我的99%淨資產在里面。我從來沒有賣出過一股,我會持有它直到我死的那一天,以及死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一點也不會感到不舒服。

但一段時間以來,我其實不認為股票便宜。我從來不想鼓勵任何人——特別是在過去幾年,購買伯克希爾或任何其他股票,因為我覺得我們市場有一個很大的泡沫。

你知道,我認為伯克希爾的價值在最近幾年有所提升。

如果我有機會把我的伯克希爾在免税條件下換成標準普爾500指數,或者任何共同基金或任何東西,你知道,我不會考慮這個方案。但這並不意昧着,伯克希爾的股票是便宜的。

巴菲特稱:如果你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想着股票的價格,那麼在一段時間內,你幾乎不可能在股票上取得好成績。我的意思是,查理和我,我們思考的是它們的價值(而非價格)。

芒格的迴應則更加直接,直擊要害。

芒格表示:我確實認為,培養一種能夠擁有證券而不感到煩惱的氣質,那需要很長時間。我認為煩躁的性格是長期表現的敵人。

4、情緒穩定的基石:準確評估公司價值

如大家所見,巴菲特的情緒真的超級穩定。在面對股東接二連三的建議甚至質疑之下,他依然堅守自己的觀點。

他為何能做到如此淡定呢?

分析有三點原因:

一是巴菲特能夠評估持有公司股票的價值,他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便是能否評估公司未來10年的經營,可以評估就是真正懂得價值,懂得價值就可以無視股價;

二是巴菲特不會邁出能力圈,不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即便股東多次慫恿,巴菲特就是不碰互聯網股票;

三是凡事獨立思考,絕對不受其他人影響,哪怕是股東。其實,往深了想,獨立思考也是建立在深度認知的基礎上的。

現實中,很多人能夠明白價值投資理論,但因為缺乏對具體公司的深度認知、超額認知,就無法做到情緒穩定。

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提供了看待股市的基本框架: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如何看待市場和安全邊際。

想提醒大家的是,建立了這種框架,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股票投資是一門實踐的學科。實踐的重要一環是商業洞察力——如何評估公司價值。

段永平當年以1美元左右買網易的時候,身邊很多朋友都勸他不要買,擔心股價會跌到幾分錢,但段執意要買的底氣在於他認為網易至少值15美元。

段永平后來在網易上賺了100倍。

如果不知道公司價值,不知道網易至少值15美元,段永平怎麼可能會在1美元附近大筆買入?

只有懂得評估公司價值,才能做到情緒穩定,超額認知帶來超額收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