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億萬富翁任指揮官,馬斯克的SpaceX首次太空行走

2024-09-11 08:23

美東時間9月10日凌晨5時,SpaceX 的 Polaris Dawn(北極星黎明)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正如之前所預告的,本次 Polaris Dawn 任務的主要目標是進行首次商業太空行走。

本次發射任務原計劃於8月27日凌晨3時發射,但在8月26日,SpaceX 發佈公告表示由於氦氣泄漏延迟了發射計劃。本次發射時間比此前發射預告推迟了近半個月。

這次任務將送四名私人宇航員進行為期5天的太空旅行,他們將在距離地球1400公里的軌道完成一系列測試,是繼NASA阿波羅計劃后,人類50年多年來距離地球最遠的一次太空旅行。

這四名宇航員包括億萬富翁(美國支付服務商 Shift4 Payments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ared Isaacman、SpaceX高級工程師Sarah Gillis、退役空軍飛行員Scott Poteet和SpaceX 醫療專家Anna Menon。

據瞭解,本次任務將包括首次商業太空行走、對太空中人類健康的研究計劃、為航天器配備「星鏈」互聯網通信的測試等,以及到達地球上空1400公里的高軌道——這一高度是國際空間站飛行軌道的三倍以上。

備受矚目的人類首次商業太空行走將在第三天進行。屆時,Jared Isaacman 和 Sarah Gillis 將出艙進行活動,活動時間將持續2小時,並會全程現場直播。

Jared Isaacman 時是本次任務的指揮官,除了億萬富翁、科技企業家的身份,他也是一名狂熱的飛行愛好者。當然,這也不是他*次擔任指揮官,2021年9月,他曾在歷史上*「全平民」太空旅遊項目「靈感4號」的項目擔任指揮官。

除了太空行走,本次任務中的Starlink通信測試也將驗證未來太空任務的通信能力。此次任務的成功不僅將為SpaceX增加商業太空行走的經驗,也為未來的更多私人和商業太空探索奠定基礎。

Polaris Dawn計劃起源

2021年9月,SpaceX 宣佈了 Polaris Dawn 任務,表示這是*次完全私人資助的軌道飛行任務。據瞭解,Jared Isaacman 在當時已經支付了SpaceX 一次飛行的費用。

Polaris Dawn 任務最初宣佈計劃在 2022 年進行發射,但由於技術和測試進度的原因,發射日期被多次推迟。

導致延迟的技術原因之一就是航天服設計。

不同於艙內航天服,在太空行走時宇航員需要抵禦宇宙空間高能粒子帶來的輻射、極端温度變化以及微隕石的撞擊,同時又要保證一定的行動自由度。因此,艙外航天服的研製難度非常高。

今年5月,SpaceX公佈了最新設計的航天服,屆時宇航員將穿上這款航天服出艙。與國際空間站使用的老式艙外航天服不同,這款航天服沒有配備笨重的生命支持系統,而是通過連接到飛船的長軟管獲得氧氣支持,但這也意味着參加這次任務的宇航員難以像國際空間站的同行那樣隨意行走。

這款航天服由IVA航天服演變而來,材料、製造工藝以及關節設計等方面都有了升級——關節設計使得穿着者在加壓前能夠保持移動的靈活性和舒適性,3D打印頭盔的新塗層材料可以應對太陽強光。同時,頭盔上還裝有平視顯示器和攝像頭,可實時提供宇航服的壓力、温度和相對濕度等有關太空行走期間宇航服的信息。

根據CNN報道,由於目前使用的老式艙外航天服是20世紀80年代研發製造,自21世紀初起,NASA就開始研製新一代艙外航天服,但進展始終緩慢。因此,未來這款由SpaceX公司研製的艙外航天服會不會被NASA選用,也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

太空行走有何意義?

一周前,馬斯克曾發文表示:「這將是史詩般的壯舉。」

太空行走在正式説法中是「航天出艙活動」,指航天員到載人航天器座艙之外,進入太空執行指定作業的活動。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是載人航天器在軌運行的重要技術之一。載人航天器,特別是空間站的在軌維修和艙外設施裝配,空間有效載荷布放、回收及照料,其中不少作業都需要通過航天員的艙外活動纔能有效完成。

三個月前,我國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三人相互配合,互相協作成功地完成了神州十八號的出艙任務,此次太空行走長達8小時30人中,由宇航員出艙完成一部分艙體裝甲的安裝。

這是SpaceX首次嘗試太空行走,這項技術此前一直由各國政府主導,由專業宇航員執行官方航天機構項目的領域。

因此,此次任務不僅是對SpaceX技術實力的考驗,更是商業太空飛行歷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這一任務不僅標誌着商業航天技術的成熟,也為未來的太空探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億歐網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