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山這個村,走出150多個老師、300多個大學生……

2024-09-11 11:01

轉自:上觀新聞

一支粉筆,兩袖微塵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

在金山,有這樣一個村,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村里有150多人陸續走上了教師崗位,他們用愛與堅守,用德、學及匠人精神,詮釋了「人民教師」的深刻含義,撐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這個村就是位於漕涇鎮的護塘村。

第40個教師節之際,漕涇小學老校長張伯忠,又一次來到自己執教20多年的漕涇小學。1969年8月,原本在貧下中農管理學校任職的張伯忠被調任到當時護塘村小(學),正式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為農村孩子點亮希望的明燈。「那時只有一個複式班,就是一、二、三年級一起上課,共有三十余人。當時我教書的條件就是一塊小黑板、一個小鬧鍾、一把簸箕、三把掃帚和幾支粉筆。」張伯忠回憶道。

白天上課,管理班級,晚上備課,批改作業。執教48年里,張伯忠兢兢業業,恪守師風師德,奉獻自己的全部心血。爲了讓學校有特色品牌,在他的主導下,學校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把書法教育打造成為特色課程。1994年,漕涇小學參加了上海市中小學生寫好詩比賽,並獲得團體第一名和個人第一名的好成績。「那次比賽激發了我們的信心,也開始重視學生的寫字教育,最終成了學校的特色品牌。」張伯忠説。

如今,漕涇小學先后獲得全國書法教育實驗學校、國家級規範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上海市書法寫字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張伯忠也會時常回來看看,向年輕一輩的教師們傳授教學經驗。

潛心為師的理念同樣影響從護塘村走出去的優秀教師秦燕。1994年,剛剛大學畢業的秦燕帶着一腔熱情回到金山任教。30年來,她一直堅守在教育教學第一線,敬業奉獻、潛心研究,成長為教學經驗豐富的「學科帶頭人」。

現在的秦燕是蒙山中學的一名老師,説起為何會成為一名老師,她坦言:「是受到周圍老師的感染,看到很多老師都在無私奉獻,我希望也能出一份力。」

和學生做朋友是秦燕奉行的教學理念,這位一提起學生就滿眼含笑的優秀班主任,更像是學生的家長。「做老師最大的快樂和成就感來自學生和家長的認可,以及對自我的挑戰。從教30年來,我一直秉持着那份初心,就是用真心、愛心和耐心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秦燕説。因為工作表現突出,秦燕先后被評為金山區優秀班主任、上海市優秀教師等,妹妹也受其影響,走上執教的道路。

因重視教育,護塘村里人才輩出,從書法到攝影,從國畫到剪紙,演唱、器樂、舞蹈,護塘村無一不熠熠生輝。從事藝術設計的張丹就是從護塘村走出的優秀畢業生之一,2018年他選擇回鄉幫助家鄉建設,設計的藕遇公園,如今已成為漕涇鎮網紅打卡點。

據初步統計,自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護塘村150多人走上教師崗位,除當了48年「孩子王」的張伯忠、優秀教師秦燕外,還有教育專家李首民、父女三人都是教師的陸庭愈家庭、堅守學校黨支部書記崗位22年的王沈剛、剛柔相濟的好書記戚繼興、14人走上三尺講臺的「南李」一家……他們有的一輩子紮根在家鄉,為當地的教育事業默默奉獻,有的走出護塘,在金山區、上海市乃至全國各地為教育事業發光發熱。

「幾十年來,護塘村已經有近300名農家子女考取各類高等院校。為鼓勵年輕一代,我們從2018年起,對每位考取本科以上的學生根據院校特點給予獎勵,七年來考上本科以上院校的共有132人。希望通過獎勵這些優秀學子,激勵其他孩子,也希望他們能夠帶着這份優良傳統,為漕涇的發展添磚加瓦。」護塘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歡軍表示。

今年6月,護塘村還邀請了五位文化工作者,創作了書法、攝影、美術、剪紙等作品60余篇,並編制《繁星璀璨》畫冊,傳承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

記者:熊雪寒、唐屹超、段棣文(見習)

通訊員:陳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