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協鑫系」公司業績逆風,「硅王」朱共山身家縮水

2024-09-11 23:41

雷達財經鴻途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光伏寒冬之下,朱共山的光伏帝國不再風光。

近日,光伏硅料公司協鑫科技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淨虧損約14.8億元,去年同期則盈利55.18億元。針對業績下滑,協鑫科技在中報中解釋為主要由於多晶硅售價大幅下降。

除了硅料、硅片環節上的協鑫科技,「協鑫系」上市公司還有運營清潔能源的協鑫能科、光伏組件廠商協鑫集成和主打電站業務的協鑫新能源,不過后三家公司要麼同樣利潤下滑要麼持續虧損。

「協鑫系」背后的掌舵人朱共山,早年憑藉創辦的20多家熱電廠被稱為「民營電王」。后來隨着協鑫集團的轉型,「中國新能源之王」「世界硅王」又成為朱共山身上的新標籤。

但如今在行業下行周期,除了旗下企業業績承壓,朱共山的身家也受到了影響。在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朱共山家族的財富為195億元,排名1337位,較上年縮水45億元。

協鑫科技半年虧約14.8億

在朱共山的「新能源帝國」中,協鑫科技無疑是最核心的業務,也是目前市值最高的企業。

根據協鑫科技半年報,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57.7%至88.6億元,毛利為-5.5億,同比減少106.3%,股東淨利潤-14.8億元,同比減少126.8%。

該公司在業績報告中稱,電力旺盛需求帶來產業多環節結構性錯配,資本盲從與無序競爭造成光伏階段性過剩。2024年上半年,在中國光伏陷入惡性競爭,全產業鏈普遍虧損。

民生證券認為協鑫科技業績由盈轉虧,主要系多晶硅產能階段性過剩,競爭加劇導致價格跌至現金成本以下所致。

第一上海證券指出,業績下滑主要因為期內硅料價格同比大幅下降68%,以及存貨減值8.2億元的影響,其中二季度單季度虧損約15.1億元,低於先前預期。

資料顯示,協鑫科技是一家多晶硅料及硅片等光伏原材料的供應商,只是公司已退出棒狀硅生產,全面押注顆粒硅。

據悉,顆粒硅是多晶硅產品的形態之一,一般採用硅烷流化牀法(FBR)。與當前市場主流的棒狀硅相比,顆粒硅在成本、能耗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在性價比驅使下,最早自2011年起,協鑫科技就開始了相關佈局,並於2019年實現商用。根據過往公告,2023年協鑫科技顆粒硅產量20.36萬噸,有效產能為34萬噸,顆粒硅全年實現降本27%。

今年上半年,協鑫科技顆粒硅名義產能達42萬噸,已全部達產。但從經營數據來看,目前產能利用率還較低,公司上半年顆粒硅產量13.64萬噸,同比增長65.6%。

同時,協鑫科技對進一步加大降本充滿信心。業績會上管理層預測,公司上半年生產基地進行檢修和技改后,顆粒硅現金成本預測將降低到30元/kg以下。

但是在行業全面遇冷,硅料及硅片價格雙殺的情況下,協鑫科技還是出現了自2021年以來的首次虧損。

據公司聯席CEO蘭天石透露,2024年多晶硅已經進入了淘汰賽,一季度行業排產比較多。但是進入到二季度,尤其是4月下旬的時候,整個售價大幅下跌,平均售價已經低於4萬塊錢,跌破成本,虧損加劇。

在此情況下,協鑫科技希望藉助公司顆粒硅產線的效率和成本優勢,率先實現逆風翻盤。此前的業績預告中公司稱,憑藉本次市場下行契機,公司同步對顆粒硅產線啟動了系統優化工程。

據介紹,這一舉措雖在短期內使得開工率有所降低,但優化后的系統在硅耗、能耗以及生產效率等方面均實現了大幅優化,優化工程預計將於2024年9月全部完成,屆時公司極有希望率先實現業績反轉。

不過,對於這樣的反轉預期,投資者似乎不買賬。二級市場上,協鑫科技年初至今跌幅超過10%,最新股價為1.09港元,距離成為「仙股」僅有一步之遙。

「世界硅王」朱共山

資料顯示,協鑫科技成立於2006年,於次年在港股完成上市,隸屬於協鑫集團,曾連續多年為全球最大硅料及硅片生產商。

不過,協鑫科技只是朱共山打造的龐大能源版圖上的一塊。公開資料顯示,朱共山身於1958年,畢業於南京工程學院。

1990年,時年32歲的朱共山辭掉江蘇鹽城輕工局自動化成套設備廠廠長一職,隻身來到上海創業,創立了協鑫集團的前身上海協成電器成套廠,主營電氣設備。

當時長三角地區工商業快速發展,電力供應矛盾突出,朱共山決定投建電廠。1996年,協鑫第一家熱電廠在江蘇太倉落地。

隨后十余年里,協鑫主攻熱電聯產、垃圾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領域,先后投建20多家熱電廠,朱共山也被坊間稱為中國的「民營電王」。

但為朱共山贏得更多聲譽的,還是源自對光伏產業的佈局。2004年前后,歐洲多個國家相繼頒佈太陽能發展鼓勵政策,全球光伏產業迎來爆發期,與之相關的原料多晶硅需求暴漲,市價飆升。

面對這一機遇,朱共山快速佈局自己的「光伏帝國」。2005年,他先是接手了一個被原股東拋棄的多晶硅項目,次年猛砸70億元成立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並建成首條1500噸多晶硅生產線,結束了國內多晶硅無法量產的歷史。

2007年9月,隨着第一批多晶硅成功生產,保利協鑫能源成為本土第一家量產多晶硅的廠家。同年,這家公司成功登陸港交所,后來改名為協鑫科技。

2009年,協鑫科技以260億港元收購江蘇中能全部股權,隨后持續擴產,到了2011年,公司多晶硅片產能已達6.5GW,登頂全球多晶硅及硅片供應商榜首。

依靠逆周期增產,協鑫科技成功熬過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2012年的「雙反」。至此,「世界硅王」成了朱共山的第二個標籤。

此外,朱共山也在資本市場上頻頻出手。2014年,協鑫科技成功併購港股上市公司森泰,更名為協鑫新能源,朱共山將第二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

2015年,朱共山通過收購超日太陽能,收購之后更名為協鑫集成,順利進入A股市場。

2019年,兩年三度謀上市的協鑫集團旗下清潔資產協鑫智慧能源,最終通過借殼霞客環保圓夢A股,成為朱共山旗下的第四家上市公司。

不過,在這之前的2018年,光伏行業的另一個「寒冬」中,一度讓協鑫科技遭受重創。該年5月底,「531新政」不期而至,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相關文件,下調分佈式光伏發電等項目補貼,同時叫停普通地面式光伏電站的新增投資。

「531新政」后,光伏產品價格斷崖式下滑,由此造成協鑫科技在2018-2020年連續三年鉅虧。

同時,由於光伏電站建設周期長、回款慢,此前瘋狂擴張的協鑫新能源債臺高築。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7至2018年,協鑫新能源負債總額分別為466.38億元、514.78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4.13、84.14%。

資金壓力之下,協鑫科技及協鑫新能源不得不拋售光伏電站「斷臂求生」。其中協鑫科技直至2021年,在顆粒硅新產品的推廣和光伏產品售價回升后,業績才得以回暖。

「協鑫系」公司業績承壓

眼下,在光伏產業的新一輪周期中,「協鑫系」公司再次面臨着業績壓力。

具體來看,以光伏電池、組件為主營業務的協鑫集成,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81.13億元,同比增長 44.7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4333萬元,同比減少61.15%。

該公司稱,上半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存在階段性、結構性去落后產能過程,產品售價持續波動,短期競爭博弈加劇。受組件產品價格調整影響,公司淨利潤同比有所下降。

而「協鑫系」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協鑫新能源,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4.96億元,淨利潤虧損1.74億元。

協鑫新能源曾為全球光伏電站龍頭企業,以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分佈式光伏電站兩大業務為主,但自2020年起公司已連續4年錄得虧損。

對於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變動原因,協鑫新能源表示,由於在2023年出售光伏電站所致,公司附屬電站的已併網容量自去年6月底的816兆瓦減少至今年6月底的134兆瓦,業務規模減少83.6%,而業務規模下降導致毛利自1.95億元減少到約7000萬元。

除此之外,主業為數字能源和清潔能源業務的協鑫能科處境也不算好,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03億元,同比下降19.77%;歸母淨利潤4.11億元,同比下降48.25%。

對於業績變化協鑫能科表示,因優化資產結構等原因取得有關股權處置收益和債權清償收益,相關收益大幅減少,導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

天眼查App顯示,協鑫能科成立於1992年,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法定代表人為朱鈺峰。根據公開報道,朱鈺峰系朱共山之子,目前還擔任協鑫能科、協鑫集成的董事長。

目前,協鑫能科的流動性較為緊張,截至6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為36.4億元,短期借款為37.1億元,一年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9.9億元,而長期借款更是高達73.72億元。

除了業績承壓,「協鑫系」公司的股價也持續走低,其中跌幅較大的協鑫集成年內累計跌幅約34%,協鑫能科年內累計跌幅約45%。截至9月11日收盤,4家公司的總市值約為487億元。

(轉自:鴻途FLY)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