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徽商銀行股權為何轉手難?三任董事長落馬只是原因之一……

2024-09-12 12:20

在今年的A股市場,銀行板塊炙手可熱;在板塊氛圍的帶動下,即使一些中小銀行的股票也收益可觀。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H股市場中,中小銀行股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以徽商銀行(03698.HK)為例,2024年中報該行營業收入為195.70億元,同比增長2.23億元、增幅1.15%;實現歸母淨利潤86.31億元,同比增長5.29億元、增幅6.53%。

但是,股價的表現似乎「配不上」這份「成績單」。截至9月11日收盤,該行全年股價反而下跌了7.17%,與A股上市的同業動則超20%的漲幅相比、實在是「冰火兩重天」。

部分中小銀行2024年中報業績及股價漲幅情況一覽

單位:億元;基礎數據來源:iFind

不但如此,就在今天上午10點,諸暨朗升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該行9350萬股上市股權已開始第三次拍賣。在此前6月25日、7月16日的兩次拍賣中,上述股權均因無人蔘與出價而流拍。除了此筆,此前該行的股權、還遭包括中糧集團在內的多家股東轉讓「處理」,並也曾面臨無人接盤的尷尬。

在門前冷落車馬稀的背后,人們不禁要問,除了港股市場本身流動性的因素,及當前熱議的中靜系股權糾紛,徽商銀行究竟還存在哪些問題以致於被投資者用腳投票?

三任董事長落馬

此前股權的連續流拍,還是給這家總資產已近2萬億大關(中報數據為1.93萬億元)的銀行蒙上了一絲陰影。特別是,在徽商銀行並不算久的歷程中,至今已有三任董事長落馬。

徽商銀行成立於1997年4月,總部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由若干家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而來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2005年11月,該行正式更名為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年后的2013年11月,該行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在近年來的金融系統反腐中,徽商銀行自然也不能獨善其身。

就在今年的2024年5月,安徽省紀委監察網站發佈了公告,曾擔任徽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的李宏鳴正式宣判,因受賄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6個月。

注:上圖為徽商銀行原董事長李宏鳴。

注:上圖為徽商銀行原董事長李宏鳴。

公開資料顯示,李宏鳴出生於1957年9月,河北鉅鹿人,早期工作履歷主要是在安徽省委政研室、安徽省體改委等省直機關任職。

之后在2003年9月,外放擔任黃山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黃山風景區管委會主任;2008年02月,又升任宿州市委書記;接着於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擔任徽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

由此履歷可見,李宏鳴所犯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既然明確是「國有公司」,那麼就是在徽商銀行期間的事情。

李宏鳴的落馬,可能與另一位董事長吳學民不無關係。

吳學民1968年出生,建設銀行出身、后在中國銀聯工作;2010年09月調至徽商銀行擔任黨委副書記、行長,並直至2017年11月;之后接替李宏鳴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

注:上圖為徽商銀行原董事長吳學民。

注:上圖為徽商銀行原董事長吳學民。

吳學民不但與李宏鳴是河北老鄉,兩人在徽商銀行期間也是「搭檔」,李宏鳴擔任董事長的4年期間,吳學民是行長。更「巧合」的是,吳學敏在2022年3月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並在2022年11月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同在11月,李宏鳴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公告,也登上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宏鳴由於非法收受「共計人民幣9085萬元,其中8580萬元未實際取得」(也就是説,實際取得505萬元),同時落網后又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動交代組織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同種犯罪事實,主動退贓」,故而依法從輕處罰、已在5月初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6個月。

而更早公佈的吳學民一案至今尚未宣判,具體情況則是「公然利用融資貸款審批權、組織人事權,大搞權錢交易,甚至損公肥私,造成國有資產特別重大損失」,特別是「熱衷觥籌交錯,自我放縱,嚴重毒化其長期任職單位的政治生態。」

此外,徽商銀行首任董事長戴荷娣,也在2021年11月被開除黨籍、立案審查調查,並於2022年5月被判刑12年。

除了經濟管理問題,戴荷娣較為特殊的是「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且有實際言論」、「家風不正,對子女失管失教、放任縱容」。

戴荷娣、李宏鳴和吳為民,即使在當前的金融反腐浪潮中,三任董事長落馬也是較為罕見的;遺憾的是,這還只是徽商銀行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其經營管理層面也問題重重。

未能及時「走出去」、發展潛力有限

投資,是對預期收益的墊付。股價之中,也包含着對標的未來成長性的考量。

深層次來看,徽商銀行的首要問題,其實是發展戰略問題。在當年未能及時「走出去」,使得其后續發展潛力有限。

説到底,銀行的業務的「耕耘」需要以區域經濟、地方產業為依託。

成都銀行,就依託於成都大都市圈而同步成長、近年來業績「亮眼」;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等明星城商行的發展,同樣離不開江浙滬區域經濟繁榮的「土壤」。

就如同由於地少人多,當年的山東人民「闖關東」、河南、山西人民「走西口」,只有足夠的「生存空間」才能支撐一家銀行的持續發展。

杭徽古道,曾是皖南人民外出闖蕩的歷史見證和象徵;而一代皖籍首富胡雪巖,也是在杭州成就了一番事業。到了現代,徽商的足跡不但遍佈江浙滬,而比亞迪的王傳福等人更是在深圳、這一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可否認,近年來做為徽商銀行「大本營」的合肥發展可圈可點、頗為亮眼;但無論是該市的經濟體量、還是全省的發達程度,與鄰近的滬寧杭甬諸城、江浙滬地區還是有不少的差距。在安徽積極融入江浙滬大家庭的背景下,冠以「徽商」之名的銀行卻困於一隅,既未依循舊例、也未趕上時代的潮流,及時「走出去」。

歷經多年的發展,該行在省外的佈局還是寥若星辰、依稀可數;不但影響了自身的發展,而且也影響了服務在外徽商羣體的使命。在省外,僅有南京分行、寧波分行、北京分行、深圳分行和成都分行等少數幾家分支機構。除了南京分行,其余4家還是從包商銀行整體收購而來。

徽商銀行、南京銀行浙商銀行歷年營業收入增勢情況一覽

單位:億元;基礎數據來源:iFind

注:以各家銀行2011年的營業收入為基數「1」。

戰略佈局的滯后,也體現在最直觀的經營數據上。

根據2024年中報,徽商銀行總行營業收入55.36億元;其它省內地區為134.49億元、佔比65.00%;省外除南京分行所在的江蘇地區營業收入7.90億元外;其余4家分行所在的地區,總計僅為9.17億元、佔比4.43%。平均之下,每家分行僅有2.29億元的半年營收,可能還不如六大行的一些二級支行。

前期經濟上行期未能及時佈局的問題;在后續恐怕也很難彌補。

徽商銀行要想「走出去」,首要的選擇必然是江浙滬地區。但一方面,新機構的架設、新業務的開展,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市場廣闊的江浙滬,市場也逐漸飽和、行業內卷愈發明顯,「打開局面」的難度已非當年可比。

合規問題陷入兩難、呆賬覈銷金額居高不下

高層的亂相、最終會影響到一家銀行的方方面面。該行不但在戰略規劃層面有所落后,而且在內部管理上也問題多多,並對經營效益和股權回報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第一,徽商銀行的內控合規問題陷入了平衡的兩難。

該行在治理結構上有一個特點,相比同業、總行的管理權限更多地下放支行,在支行「自負盈虧」的同時,也要求其更多地「自擔其責」。套用歷史話術,也就是各分支機構的「藩鎮化」特徵較為明顯。

這種模式下,一方面,各地分支機構在管理上相對薄弱,往往爲了短期利益而願意接受一些同業眼里的「垃圾客户」;另一方面,則內控合規薄弱,屢遭監管部門處罰。據iFind數據披露,今年至9月初、徽商銀行已因各類合規問題,被各級監管部門處罰10筆、金額合計高達1275萬元。

今年徽商銀行監管處罰情況一覽

單位:萬元;基礎數據來源:iFind

這種源自權責分配機制的兩難,在后續的「矯正」上也頗為棘手。

由於連續三任董事長的落馬,以及歷來的監管處罰較多;客觀來説,近年來的徽商銀行也確實在內控合規上下了一番功夫。但多年積累的陳疾,並不能依靠短時間的高頻檢查得到徹底的根治;這種管理上的反差,反而讓一些分支機構的人員難以「適應」。

在檢查頻次大幅提升的同時,徽商銀行的管理理念卻未能同步提升。由於總行位於我國中部地區,對於一些業務的發展和「見識」難免落后於深圳分行、寧波分行等位於「前沿陣地」的機構。對於一些在沿海地區已習以為常的交易,總行層面卻當成了「新業務」,「少見多怪」、三天兩頭地下風險提示函,讓分行人員哭笑不得。

第二,該行的呆賬覈銷金額居高不下。

僅從2024年中報數據來看,徽商銀行的數據尚可。不良貸款率為1.14%,相比去年末的1.26%下降0.1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72.51%、資本充足率13.37%,相比去年末數據也有所微升。

2024年半年報徽商銀行貸款分行業門類情況一覽

單位:億元,%;基礎數據來源:iFind

但在表相的背后,徽商銀行的資產質量卻談不上樂觀。

該行不良貸款率下行的表相,背后實則是大量呆賬覈銷、將不良貸款「出表」的真相。從中報數據估算,僅2024年上半年,該行呆賬覈銷金額就在59.83億元左右。而呆賬的核銷,相當部分需要銀行「真金白銀」的利潤來進行衝減。

不但金額大,而且比例也高。2023年全年,估算該行呆賬覈銷金額則在103.09億元左右,「出表」后剩余的不良貸款余額為110.22億元。也就是説,2023年度通過「出表」而不納入「統計」的不良貸款規模,幾乎與剩余存量相當。

在存量問題明顯的同時,徽商銀行的新增風險也不容忽視。

根據中報數據,該行6月末關注類貸款為91.76億元,短短半年時間、相比去年末的70.18億元,就增加了21.58億元。關注貸款率也隨之從0.80%升至了0.96%。如內部的風控機制未能得到改善,則該行新增風險不斷的局面恐難得到改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