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哈?2024上半年僅增1家上市儀器公司

2024-09-13 17:05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導讀:截至1-7月的上半年,中國科學儀器市場僅跑出了1家上市公司。深究背后的原因,新「國九條」對科學儀器行業的深刻影響開始顯現。

隨着科創板推出及北交所開市起航,國產儀器廠商迎來進軍二級市場的「窗口期」,眾多儀器企業或已敲鍾,或正籌劃IPO,科學儀器行業進入上市「大年」。

據儀器信息網跟蹤:

2022年,統計到8家科學儀器企業敲鍾上市,另有20家儀器企業正在IPO排隊,跑出了海能技術新芝生物華大智造凌雲光普源精電等上市儀器公司。

2023年,統計到新增7家上市儀器公司,新增11家遞交IPO申請的儀器企業,禾賽科技、中科飛測博迅生物阿為特京儀裝備日聯科技多浦樂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但在2024年,情況發生了轉變。

截至1-7月的上半年,中國科學儀器市場僅跑出了1家上市公司,實驗室自動化第一股晶泰科技於6月13日正式登陸港交所。與此同時,多家儀器企業暫緩上市進程,半導體設備商深圳志橙、醫學影像設備商朗視儀器、生命科學儀器廠商達科為均終止了IPO,這在過去是從未發生過的。

深究背后的原因,新「國九條」對科學儀器行業的深刻影響開始顯現。

資本市場第三個「國九條」來了

2024年4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后,時隔10年,國務院再次出臺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

時隔10年再次推出的新「國九條」,文件名稱就點出了「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的工作重點,全文更是多次提出「監管」、「嚴格」,旨在釐清資本市場的規則,對危害資本市場健全發展的風險加強監管。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首先,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強調了完善發行上市制度的重要性,包括提高上市標準;明確分紅政策,嚴禁上市前「清倉式」分紅;加強發行上市輔導和監管;強化發行承銷監管;等等。

其次,要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提出了加強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完善減持規則體系、強化現金分紅監管以及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等措施。

第三,加大退市監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建立常態化退市格局,嚴格強制退市標準,以及加強併購重組監管等。進一步削減「殼」資源價值,加大對「借殼上市」的監管力度,精準打擊各類違規「保殼」行為。

第四,加強證券基金機構監管,推動行業迴歸本源、做優做強。推動證券基金機構高質量發展,培育良好的行業文化和投資文化。

第五,加強交易監管,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促進市場平穩運行。加強交易監管,健全預期管理機制。

第六,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持續壯大長期投資力量。建立支持長期投資的政策體系,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政策環境,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等。

第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堅持統籌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和安全。

第八,推動形成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加強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加大對證券期貨違法犯罪的聯合打擊力度。深化央地、部際協調聯動,以及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資本市場干部人才隊伍。

概括而言,新「國九條」秉持着系統性與前瞻性的原則,通過構建「1+N」的全方位政策框架,即核心指導意見與多項配套制度規則,全面升級了資本市場監管體系。其中,「1」指的是指導意見的核心要義,「N」則涵蓋了從發行上市到持續監管,再到退市機制的一系列細化措施,確保市場準入門檻的提升與上市公司行為的嚴格規範。未來,企業想上市必須面臨更高門檻與更嚴審覈,上市公司受到分拆、再融資、減持、信息披露等嚴格監管。上市不再被視為「上岸」,上市不再等同於安全的金融避風港。  

新「國九條」對科學儀器行業的影響

1、對已上市公司的影響

新「國九條」明確指出,如果上市公司不能有效增長利潤或進行適當的分紅,其市值可能會持續下跌。新的政策導向上實際強調了上市公司保持財務健康和增長動力的重要性,而非僅僅依賴於上市本身帶來的資本市場優勢。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層必須積極行動起來,不能安於現狀。

新「國九條」收緊再融資,使得上市企業通過再融資獲取資金的難度增加,需要更注重內源融資和經營性現金流的管理。同時由於分紅壓力增加,已上市企業的投資併購意願可能下降,市場將呈現強勢買方市場的特徵,即賣的比買的多。併購市場中的買家將更加註重尋找優質標的,而非急於出售的、現金流狀況較差的公司。這可能導致併購交易周期拉長,併購難度增加。  儘管新「國九條」明確表示要加大併購重組改革力度,多措並舉活躍併購重組市場,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將是科學儀器收併購的時代。但眼下看來,中國科學儀器市場真正有意向並且有能力推動併購的買家在持續減少,整體併購動力明顯不足。(參考文章:審視十年併購史:國產儀器與進口差距有多大?)在諸多複雜因素的作用下,當前中小市值企業賣殼的意願也在攀升,但由於監管部門針對這類操作的審覈門檻又進一步提高,現在通過併購或借殼重組的難度也明顯增加。

2、對擬上市公司的影響 

隨着上市標準的顯著提升和審覈流程變得更為嚴格,市場迎來了更為普遍的勸退現象,業績下滑或存在瑕疵的企業想要上市變得難上加難。這一背景下,多重趨勢逐漸顯現:一方面,眾多排隊等待上市企業表現出了更強烈的被併購意願,然而現實中潛在的收購方卻相對稀缺;另一方面,部分手握現金流的排隊企業則採取了更為謹慎的策略,選擇暫時撤回申請材料,以靜待時機。對於處在申報階段的企業而言,當前最明智的選擇還是專注自身業務增長和現金流穩定,避免因為不確定的排隊時間而造成財務壓力。

3、對投資的影響  

按照新「國九條」的要求,一級市場上絕大部分項目近幾年恐無法上市。投資機構需要儘可能尋找到流動性的機會,赴港赴美上市也好、併購退出也好、老股轉讓也好、公司回購也好。如此大規模的存量市場,對投資機構來説註定是個痛苦而又漫長的季節。投資機構想要活下去,更要去到投資交易所鼓勵的方向。  

有觀點認為:投資機構要審慎評估那些具有「高技術、大投入、強競爭、重融資」等特點的科技公司,這類企業通常面臨研發投入巨大、人員成本巨高、收入毛利很低、競爭優勢不明顯等挑戰,在發展過程中持續虧損迟迟無法自我造血,從而在國內無法上市。若此態勢延續,或將對創新型儀器企業的融資進程構成不利影響。據儀器信息網跟蹤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科學儀器行業融資活動依舊活躍,記錄了近30起融資事件,數量與過去兩年的高峰期持平,顯示出科學儀器領域仍具備較強吸引力和發展潛力。然而,鑑於二級市場退出渠道收緊,這一趨勢是否將波及至科學儀器行業一級市場融資環境,有待進一步觀察。

4、港股/美股是好去處嗎? 

上半年,唯一登陸資本市場的晶泰科技選擇了港股,另有一站式生物工藝解決方案提供商多寧生物也在備戰港股IPO。大環境的變遷使企業不得不思考資本退出的其他路徑,衝刺港股、美股IPO成為一種熱門備選方案。然而,港股、美股是A股之外的好去處嗎?  

業內人士表示,A股的收緊體現在審覈端,港股上市壓力則是源於發行端。也就是説,即使通過聆訊,如果發行階段認購不足,IPO一樣會失敗。同時,與「盤子」更大的A股比起來,港股還存在一些不容忽略的劣勢——港股流動性小,資金來源穩定性弱,對內地來説認可度較低,且企業估值也比不上科創板。

對於中概股而言,其面臨的挑戰則更為複雜多元。除了應對產業周期波動外,還需警惕潛在的政治與貿易摩擦風險。當前,市場仍處在「謹慎」狀態,許多待上市企業也在等待有利的時機和合適的落腳地。

寫在最后  

過去在二級市場套現為目標的情況下,上市曾被定義為大多數企業潛在的發展終點。但隨着新「國九條」的出臺實施,對於上市企業規範化運作的要求已再拔到一個新高度。從這個意義上,監管的組合拳未必是太過利空的事,上市並非企業的終點,二級市場的收緊也可能促使本土企業在併購與重組方面進一步與國際接軌,這種更直接的互動較量,無疑存在新的機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