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蘋果華為隔空PK,原來的廉價手機都去哪了

2024-09-14 16:13

(本文作者李偉,長江商學院亞洲市場副院長、經濟學教授)

曾經一度風行的廉價手機幾乎蹤跡難尋,這一切是中國手機產業在經歷了高度市場競爭階段后,實現價值鏈向上遷移的結果。

9月10日,華為與蘋果上演了精彩絕倫的「隔空PK」:

蘋果在當日發佈iPhone 16系列四款手機,搭載A18仿生芯片,CPU和GPU性能繼續提升,增加了拍照按鈕,全系標配即將發佈的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當然其中最吸睛的無疑是新增的AI功能,起售價5999元;

而華為則扔出了更炸裂的殺手鐗,帶來了全球首款量產的三摺疊屏手機Mate XT系列手機,要知道盡管此前三星已經推出了三摺疊的概念機,但一直沒有量產,而蘋果更是至今尚未推出任何摺疊屏手機。

當然,華為的這款三摺疊手機定價也是絕對的「遙遙領先」,三款配置定價分別為19999元、21999元和23999元,目前黃牛價格更是炒到了十萬以上,並且一機難求。

不知道何時在中國,蘋果手機幾乎成了新的「性價比」代名詞,而商務人士們則更追捧新款的華為摺疊屏手機,至於曾經一度風行的廉價手機幾乎蹤跡難尋了。這一切的發生,其實是中國手機產業在經歷了高度市場競爭階段后,實現了價值鏈向上遷移的結果。

手機市場競爭格局的演變,是伴隨着技術和商業模式不斷迭代而不停向前的,今天的「贏家」一旦放松警惕或者戰略失誤,可能很快就會面臨「出局」。手機產業的大變局就發生在從功能機時代向智能機時代的跨越中,新的引領者將耀眼的新星—一個具備上網功能、可編程、可觸屏的小手機—推上舞臺,上一個時代的引領者則紛紛黯然謝幕。科技的進步,嶄新的商業模式創新,給后來者創造了極佳的「彎道超車」的機會。用經濟學的專業術語來説,手機市場是一個「可競爭市場」(contestable market),而隨着技術和商業模式快速升級換代,手機市場的「可競爭性」也增強了。

01

從寡頭壟斷到自由競爭市場

功能機的時代(蘋果2007年發佈第一代的iPhone之前),尤其是在2000年之前,中國手機市場幾乎完全是外資品牌的天下,摩托羅拉、諾基亞和愛立信呈現出三足鼎立的格局。

1992年摩托羅拉投資1.2億美元在天津建設了其全球最大的手機工廠;1995年諾基亞也在北京建立了合資的手機生產基地。此后,兩家公司不斷推出引領風尚的拍照手機、音樂手機、翻蓋手機,備受市場青睞,那一句「Hello,Moto」可能至今仍深深地刻在很多人的記憶之中。

愛立信則是手機和通信設備業務兩手抓,中國早期很多通信網絡項目都是愛立信承建的,第一款進入中國大陸的GSM手機也來自於愛立信。這三家寡頭共佔據了中國手機市場約八成的市場份額。索尼、阿爾卡特、西門子和飛利浦等外資品牌則瓜分了剩下的市場份額。

當時中國本土的手機制造商要麼做代工貼牌,要麼雖有品牌但影響力很微弱。這個階段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外資三大寡頭之間,競爭的焦點是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款式更新穎有趣的手機。

伴隨着中國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手機廠商們大量的廣告宣傳,到了2000年底,中國手機市場已經達到了年銷售8000萬部的規模,其中僅2000年一年就新增用户4000萬,相當於此前5年新增用户數量的總和。

2001年,中國更是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手機用户最多的國家。蓬勃發展的市場吸引了更多本土的手機廠商加入了競爭。爲了培育本土廠商,早在1998年底,信息產業部就向37家企業發放了30張GSM手機生產許可證和19張CDMA手機生產許可證,其中12家企業同時獲得兩個牌照,這12家中除了摩托羅拉是外資企業,其余均為中國企業。

但這些拿到「牌照」的中國廠商很多並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只能依靠整機進口貼牌,或與外企合資來獲得國外品牌的技術和設計支持,賺的都是「牌照錢」。被稱為「手機中的戰鬥機」的波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做傳呼機起家的波導1999年與法國薩基姆公司(Sagemcom)合作,幾個月的時間,就製造出2萬台手機。

爲了打響名氣,波導花費重金投入廣告,並向代理商讓出高額利潤,激勵他們優先推銷波導手機。在這樣的高舉高打之下,波導手機開始逐步深入人心,2003年更是成功賣出1175萬台手機,年利潤超2億元,遠超其他外資品牌。

本土力量中很快又長出新枝丫。2003年,中國臺灣廠商聯發科推出集合通話與多媒體功能的集成式手機基帶芯片,很快又發明「交鑰匙」方案,這大大降低了造手機的技術門檻。之前一直依靠水貨手機和翻新機賺差價的深圳華強北老闆們興奮不已,他們連夜趕製手機,但因為沒有牌照,這些手機也被稱為「山寨機」。

與有牌照的「正規軍」不同,山寨機因缺乏品牌、「準生證」和資金優勢,所以更加專注在使用功能和性價比上,一些功能甚至在今天看起來仍很有趣,比如雙卡雙待,甚至四卡四待,超大電池超長待機時間,超強低音炮,能點火的手機,能驗鈔票真假的手機,甚至還有為信佛人士設計的佛光手機,有指針指示麥加方向的穆斯林手機……令人不得不佩服其腦洞大開的程度,同時因為沒有支出大額研發和營銷費用,生產成本也很低,所以山寨機的價格競爭力不可小覷。

據統計,2007年,中國山寨手機的產量至少有1.5億部,幾乎與正規渠道的手機總銷量相當。除了在國內銷售,這些山寨手機也選擇了「出海」,根據iSuppli的數據,2010年,山寨機在中國的出貨量約為2.3億部,同期有1.5億部山寨手機出口海外,其中有2000萬部進入印度。創新的功能和高性價比就是其制勝的法寶。

反觀那些最早拿到牌照的廠商,在2004年手機生產「審批制」被「覈准制」取代后,失去牌照優勢的它們,紛紛被國外的合作伙伴拋棄。波導、科健、夏新、熊貓等曾經紅極一時的本土品牌,在外資品牌和山寨機的共同擠壓下,競爭出局,波導轉向做海外市場和貼牌代工,另外三家則從市場上消失了。

可以看到在功能機的時代,外資品牌在手機的技術上具備先發優勢,因而能夠享受這個階段市場成長的最大紅利。國內品牌在缺乏核心技術的背景下,僅靠牌照保護,很難走得很遠,而類似於「山寨機」這樣不走尋常路,做高性價比且具備創新功能的產品是一種值得學習的從底層突破的發展模式。

02

高度競爭市場來臨

很快智能機時代就在醖釀中誕生了。

2007年1月9日,美國舊金山馬士孔尼會展中心,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帶來了激動人心的第一代iPhone手機。這款配置3.5英寸全觸控屏幕、便捷操作系統、創新時尚功能的iPhone真正推開了全世界走向智能手機時代的大門。

初代iPhone就吸引了一批「吃螃蟹的人」,銷量約為130萬部。2008年6月,iPhone 3G亮相,更強大的功能設計和應用使得其全球銷量猛增到1100萬部。此后每年iPhone手機都會迭代升級,吸引了全球大批「果粉」的擁躉,當然中國市場也不例外。

2009年,蘋果手機正式登陸國內市場。2010年,蘋果帶來新款神機:iPhone 4!憑藉着全新的視網膜屏幕,iOS系統,流暢的操作體驗,瞬間引爆了中國市場。2011年,iPhone在國內的銷量首次超過了1000萬台,2015年更是達到了5838萬台的歷史巔峰。

這個時期同樣耀眼的還有三星手機,2011年,三星推出劃時代的Galaxy系列手機,標誌着三星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強勢崛起。Galaxy系列的大尺寸屏幕設計在當時的手機市場上可謂獨樹一幟。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開始快速攀升,到2014年,三星在中國的年銷量達到了驚人的5280萬台。

2010年可以説是中國手機產業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年,中國市場的在售品牌達到200多個,諾基亞和三星依靠6000萬部和4000萬部的銷量處於絕對領導地位,蘋果iPhone 4熱賣,國產品牌華為、中興通信、聯想等開始崛起,「山寨機」市場依然火熱,各方「勢力」各領風騷。

但「百花齊放」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在2011年-2013年間,老牌外資勁旅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相繼因戰略出現重大失誤,市場份額嚴重下滑,此外還有不少日本和韓國的手機品牌也因為競爭失利陸續退出中國市場,成為「昨日黃花」。外資手機品牌通過大洗牌,完成了新舊交替。

同樣,中國本土廠商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前風光無限的「山寨機」開始遭遇重重困境。

首先是技術層面的困難。iPhone的問世推動了3G時代的快速到來,而聯發科芯片主要支持2G的GSM,在3G芯片技術上有絕對優勢的高通,芯片又賣的很貴且在非正規渠道根本拿不到,「山寨機」遇到了「卡脖子」的難題。儘管后來聯發科的芯片也迭代到3G,但因為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價格優勢不再明顯;

其次,屏幕、主板和攝像頭技術當時多由中國臺灣廠商壟斷。這些供應商對「山寨機」廠商通常缺乏信任,在合作時不僅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且常常會出現斷貨問題,「山寨機」在供應鏈中處於非常被動的位置;

此外,中國的消費升級,以及政府加大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開始嚴厲地打擊山寨手機。這也是「山寨機」退出歷史舞臺的重要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一批新的「挑戰者」又出現了,小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業內有種流行的説法認為中國的「山寨機」正是被小米打出局的。

小米的創始人雷軍是狂熱的手機控,據說在他自己開發手機前的16年,用過53部手機。2009年下半年,一直從事軟件設計的雷軍決定自己出手來開發手機。與別人從硬件入手不同,雷軍做手機是從系統着手,通過用户深度參與的方式設計出MIUI系統,他又從當時日漸式微的摩托羅拉挖來了大量硬件專家,本人親自一家家地拜訪主要的供應商,終於在2011年8月發佈了小米手機第一代。

這款「互聯網手機」依靠頂尖的配置和1999元極具性價比的價格直接破圈,原本計劃賣出30萬台,最終實際銷售790萬台,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來説,這是一個奇蹟。隨后2013年7月雷軍又發佈了第一代紅米手機並定價799元,徹底把山寨機掃出了市場,共售出4460萬台。

03

「走上去」和「走出去」

除了小米,2010年至今,激烈的市場競爭還造就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手機廠商,他們依靠「走上去」和「走出去」的戰略打敗對手,奠定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華為手機正是依靠在技術上「走上去」而活下來的。華為是從2003年開始做手機的,到2010年功能手機還有80%的佔比,主要依靠的是電信運營商定製機的渠道。

但2014年因政策突變,運營商補貼緊急退出,曾經領先但重度依賴運營商渠道的「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中另外三家遭受到嚴重打擊,退出了中國手機的第一梯隊,轉戰海外市場或逐漸銷聲匿跡,只有提前佈局技術和高端市場的華為手機在激烈競爭的中國市場活下來了。

實際上華為一直有「居安思危」的心態,很早的時候就在芯片持續投入研發。早在2004年,華為就宣佈成立單獨的芯片部門——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其前身是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此后雖然一直有做芯片的迭代,但因為研發成本很高,在利潤微薄的中低端手機市場生存困難。運營商補貼退出,市場重新洗牌,讓華為更加堅定了要靠技術在市場上立足的信念。

2013年開始,華為進一步加大對芯片研發的投入,2014年華為將其芯片命名為「麒麟」,並加快了迭代步伐。2014年9月,華為推出了搭載麒麟925處理器的高端手機Mate 7,發售價格在2599到4399元之間,700萬台的驚人銷量,讓華為在高端手機市場有了一席之地。

除了高端手機外,華為還在2013年推出了面向年輕人的榮耀品牌,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市場空間。2017年,華為與榮耀的手機銷售收入達到了2360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了30%,全年發貨1.53億部,坐穩了國內手機銷量的頭把交椅。

2018年華為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從20%提升至27%,更在第三季度全球銷量超越了蘋果。2019年華為更推出了5G摺疊屏手機Mate X,驚艷全球,同年華為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的頭部玩家,出貨量達到2.4億台,僅次於三星,位居世界第二。

就在此時,2019年開始,美國對華為進行芯片斷供製裁,2020年華為也不得不剝離榮耀來緩解芯片壓力。2021年第三季度,華為也跌出了世界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之列。

但經過三年蟄伏,華為實現了「王者歸來」,於2023年9月突然推出Mate 60系列手機,搭載了自研的麒麟9000S處理器,一時間產品供不應求,據悉截至2024年7月該系列手機全版本銷量已經破千萬。根據IDC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華為手機出貨量以17.5%的市場份額再次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

當前,在中國高端機市場,華為和蘋果可謂是角逐激烈的「雙雄」。雙方的優劣勢都很明顯。

蘋果最強之處在於芯片,但因為其在外型、功能、硬件配置(除芯片外)上每年的更新都很小,被人吐槽「擠牙膏」;而華為恰恰相反,其芯片的性能較之蘋果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其在外型、功能、其它硬件配置,尤其是摺疊屏(包括最新推出的三摺疊屏)上的創新,給市場帶來了更多驚喜。

此次,兩者在同一天發佈旗艦機型,更將這種對比推向了「白熱化」,iPhone 16此番即將推出的AI功能,被視為可以讓其「性能過剩」的芯片發揮用武之地,而華為的Mate XT三摺疊屏則將其在工業設計和製造上的優勢發揮到極限,未來究竟鹿死誰手值得期待!

OPPO和VIVO則是「走出去」的代表企業,這對藍綠兄弟均來自於步步高家族。OPPO是從步步高視聽業務轉型獨立而成的,而VIVO則是從步步高手機直接更名而來。

在功能機時代,OPPO曾依靠一款「笑臉手機」走紅,但在進入智能機時代后,OPPO開始落后了,蘋果、三星、HTC紛紛搶佔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小米也異軍突起。最終OPPO決定壯士斷腕,將庫存的220萬部功能機大幅降價甩賣,同時全面挺進智能機研發。

很快OPPO在中國、日本、美國和印度相繼設立了7個研發中心,在拍照、旋轉攝像頭和閃充等領域獲得了多項發明專利。特別是閃充,OPPO2016年首次推出的超級閃充技術能實現高達50瓦的充電功率,是當時世界上最快而且安全的手機充電技術。2016年OPPO以7840萬部的出貨量和122%的同比增長率打敗小米,躍居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名。

同時,OPPO在海外市場的銷售也有不俗的表現:早在2009年OPPO就首先進入了泰國市場,隨后在2012年又進駐越南和印尼市場;2014年開始涉足菲律賓、巴基斯坦、澳大利亞等地,並在印尼建設了第一個海外零部件組裝工廠;2015年OPPO又進入了埃及和中東市場;2017年在印度建廠生產手機。

目前OPPO的海外業務已經遍佈60多個國家,為全球6億用户提供服務,2023年第三季度更是以18.3%的份額拿下了東南亞市場的第一。VIVO也全面複製了OPPO的成功經驗,在包括美國的硅谷和聖地亞哥在內的地區共設立了七個研發中心,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04

高度競爭的市場

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目前來看,在經歷過大浪淘沙后,華為、小米、OPPO、VIVO和傳音手機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手機領域絕對的「第一梯隊」。它們不僅沒有陷入低質低價、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的怪圈,反而不斷在向價值鏈的上游遷移。

其實,在前文的描述中,我們也提到在「山寨機」風行的時代,價格也曾經是競爭的焦點,而且2010年在中國手機市場曾經有超過200家手機品牌,而到了2024年第二季度,IDC的數據顯示VIVO、華為、OPPO、榮耀和小米在中國智能機市場份額合計高達80.8%,蘋果已經滑落至第六,其它品牌幾乎已經沒有多少生存空間。

全球市場份額超過1%的智能手機制造商有15家,其中12家是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這些手機品牌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榮耀、真我、聯想-摩托羅拉、TECNO、itel和Infinix等。

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手機廠商強大的競爭力以及市場優勝劣汰的自然趨勢。

在一個能自由進入和自由退出的競爭市場中,當絕對領導者還沒有殺出來之前,價格競爭是市場競爭者常用的戰略,激烈的價格戰屢見不鮮。

但是價格戰對廠商的成本控制和資金實力也是巨大的考驗,隨着有人出局,這個市場將經歷出清,剩下的廠商數量會顯著減少;但只要不是行政壟斷的市場,剩下來的競爭者也不敢單純擡價,坐享壟斷紅利,因為場外早有潛在的競爭對手虎視眈眈蓄勢待發;你一旦這樣做了,新的競爭者就會伺機出動,市場重新進入高度競爭狀態,最終很可能重新洗牌。

相反,你需要加大研發投入,提高進入行業的技術門檻,同時提高消費者對自己品牌的忠誠度。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產業也會實現升級。通過技術升級來築建或拓寬護城河,來提高品牌溢價,以獲得更高的利潤正是中國手機產業證明了可行的道路。

比如小米手機甚至紅米手機的技術、定位和價格都較品牌誕生之時有了質的飛躍,手機也幫助小米積累了大量的現金,根據小米最新財報,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米的現金儲備高達1410億元,雷軍也被稱為是北京的「現金王」,現在手機業務所創造出的充沛的現金流甚至可以支持小米造車!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不過三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的手機業已進行了幾輪的大洗牌。從一開始的外資佔統治地位到如今的國產手機走上去與走出去,一切都似乎在夢幻之中。

山寨機曾佔據國產手機的主流,但它們現在已被小米等品牌機所取代。國產手機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很快就成了世界級玩家。這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呢?

筆者認為至少有三點:

  • 第一,在一個幾乎是自由進入和自由退出的市場里。

市場競爭會使得一個行業從無序走向有序。手機業早期競爭激烈,魚龍混雜,一片混亂,這讓其背上了產能過剩等負面評價。但消費者是理性的,資本也是理性的。隨着時間的推進,效率高的企業逐步做大規模;而效率低的企業則不可能永遠獲得資本的追捧或消費者的支持而死磕下去,他們要麼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要麼退出市場。

這種競爭,貌似無序,卻能提高行業的整體效率,促進經濟發展。這也是政治經濟學家熊皮特所推崇的「創造性破壞」。正所謂,紅海的盡頭是藍海,雖然逐浪紅海的英雄們絕大部分會折戟沉沙。

  • 第二,市場競爭會促進創新的發展。

在當今社會,創新無疑是一個非常正面的詞語,但創新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創新的成本非常高。一旦創新失敗,企業甚至會墮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在缺乏競爭的環境下,企業可以較為容易地賺錢,因此這時候它們經常對創新興趣寥寥。只有當市場處於激烈競爭中的時候,企業爲了擊敗競爭對手,創新纔會成為一個必然選項。

進一步説,在競爭的環境中,創新有着很強的外部性,一家企業創新會激勵其他企業也去創新。創新是九死一生,但不創新就是等死。因此競爭會驅使企業增加研發投入。

從這方面來説,創新不是我們喊幾句口號就可以解決的,也不可能靠政府或媒體評比頒獎來激勵面向市場的創新。創新需要成為企業解決企業生存和市場痛點問題的必選項,其才能夠發展起來,這方面的一個經典例子就是華為手機的曲折經歷。

  • 第三,市場競爭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福利。

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各家廠商不得不持續地提高自身產品的性價比,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購買自己的商品。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企業在向消費者讓利的過程。企業並非要做善事,但它們的行為卻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福利,這一切都要拜市場競爭所賜。從這一點來説,我們的監管政策應該着眼於促進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而非相反。

最后,筆者要説,手機相對於龐大的中國經濟來説,僅是小小的一部分,但它的發展史卻帶來了巨大的啟示。現在中國經濟是競爭激烈的行業,往往也是最有活力的行業。

要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良性發展,最關鍵的就是塑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讓各家企業去激烈競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俗話説,有錢能使鬼推磨,有競爭、准許進入、准許失敗(退出)才能驅使有夢想有「鬼點子」的人去創業創新。順着這條路走,中國經濟的未來肯定會是光明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