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班子就位,新華保險如何「再出發」

2024-09-14 23:29

改革「馬不停蹄」

作者:鄭嘉意

中投公司黨委組織部內部近日公示,新華保險(601336.SH)副總裁龔興峰擬任直管企業經營層主要負責人。

按照市場預期,「主要負責人」正是新華保險總裁一職。

現任總裁的張泓預計月內退休;龔興峰1999年加入新華保險后,歷任總精算師、董事會祕書、首席財務官等職,是當前排名第一的副總裁。

去年8月,申萬宏源證券總裁楊玉成出任新華保險董事長。

待龔興峰任職資格獲批,新一輪管理層將正式落定。

行業深度轉型、不斷觸底的當下,楊玉成與龔興峰這對新搭檔能否切中肯綮,倍受關注。

2019年,新華保險提出「二次騰飛」戰略,意圖重回壽險「金字塔頂端」。

疫情爆發后「騰飛」折戟。2022年起營收、淨利增速連續告負,保費規模逐漸被泰康、陽光等公司超越,跌出行業前五。

業績不佳背后,切換的產品渠道策略與頻繁的「走馬換將」倍受質疑。

2016年康典卸任后,新華保險在7年時間里共經歷5任「一把手」,其中萬峰落馬、李全失聯、劉浩凌與徐志斌任期均不滿2年,直至去年8月現任董事長楊玉成履新。

新領導的動作很快。

上任不到一周,楊玉成已在新華保險「九十雙飛」啟動會中指出7大困境,直言公司「核心競爭力不強、區域資源投入效率低、客户經營體系不完善。」

龔興峰也多次分享新形勢下的產品策略,表示「產品是帶動保險公司應對利率環境、市場環境的龍頭。要保持主力穩定、實施多元策略、加大分紅開發與銷售。」

從上半年整體看,新華保險亮點頗多。

一是價值增長,營收同比下降8.4%、新業務價值增長57.7%。

二是投資回溫,年化總投資、綜合投資收益率達近三年高峰。

三是系統性的市場化改革,渠道、營銷、組織架構、激勵約束機制等均有突破。

例如負債端通過「XIN一代計劃」強調營銷體系、「新華安」等產品強調客户回饋。

人事方面也在「重塑」,總部已調整包括產品開發部、精算部在內的多個部門負責人;分支機構調整超半數分公司主要負責人,落地三、四級分支機構的組織架構改革。

01

失速的「二次騰飛」

A股5家上市險企中,新華保險的成長頗為坎坷。

控股股東變更為中央匯金后,新華保險於2011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主板。

上市首年,時任董事長康典即表示「冬天還沒過去。」

這一階段,佔據90%保費的絕對主力,仍是價值率較低的分紅險,新華保險據此提出保持分紅優勢、加其他新型產品開發與銷售力度的產品策略。

「沒有價值的規模不可延續。」康典曾表示,「公司正向保障型保險轉型,只是多年的模式、架構與營銷員體系經不起急轉彎。」

繼任者與康典一脈相承。

2016年,萬峰由總裁升任董事長,在「迴歸保險本源」理念下大幅壓縮躉交業務規模,向保障型和期交業務轉型。

當年,新華保險躉交業務同比減少117億元,首年期交增長超40%、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增長23.2%。

在任3年時間里,萬峰在結構與規模中果斷選擇前者,新華保險市場排名也由「前三」降至「前五」。

與之相比,接任萬峰的劉浩凌則將規模優先級提前,提出「二次騰飛」策略、推動資產負債雙輪驅動。

也是這一時期,頻繁的「走馬換將」出現。

2019年,中央匯金副總經理劉浩凌出任新華保險董事長;次年12月進入中投公司領導班子,后辭任新華保險董事長。

2021年,中央匯金副總經理徐志斌出任新華保險董事長,次年9月辭任。

2022年,曾先后與劉浩凌、徐志斌搭檔的新華保險總裁李全出任董事長,但任期不足一年就「到齡提休」,並在退休后失聯。

屋漏偏逢連夜雨。

一方面,頻繁更換的高管帶來不可避免的人才流失與戰略搖擺。

「二次騰飛」戰略下保費規模增長,但收入主要來自價值較低的短期理財。

另一方面,疫情因素一度讓保險業陷入困局。

負債端代理人展業不便、人員數量持續脱落,投資端權益市場疲軟,新華保險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2022年業績發佈會上,龔興峰曾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公司業務機構、代理人規模均遭受巨大沖擊。

「從理性角度看,我們鼓勵長期產品。」龔興峰表示,「但一線的反饋恰恰相反。我們的主要客户是三、四線城市受疫情衝擊最大、最感受不到確定性的羣體,他們不能接受十年交、二十年交的保險。」

「我們非常關心代理人的情況,希望銷售隊伍可以和行業一起熬過寒冬。」龔興峰稱,「但流失依然是巨大的,沒有業務就意味着就沒有收入。」

直到楊玉成接手的2023年,「二次騰飛」仍未實現。

當年,新華保險共實現營業收入715.47億元、歸母淨利87.12億元,二者分別同比下滑66.6%、11.3%。

02

改革「馬不停蹄」

與劉浩凌、徐志斌相似,曾為申萬宏源證券總裁的楊玉成由股東直接委派。

上任僅一周,楊玉成已亮相「九十雙飛」啟動會,指出公司核心競爭力不強、區域資源投入效率低、客户經營體系不完善、激勵約束不夠市場化等7個困境。

此后改革「馬不停蹄」。

例如實施新版《基本法》(營銷渠道管理規則),發佈專項隊伍建設項目「XIN一代」,調整超半數分公司負責人,並鋪開三、四級機構組織架構改革。

一位新華保險在職員工對信風(ID:TradeWind01)評價,「這次的改革是近幾年系統性最強。」

「系統性」體現在多個方面。

以「客户經營」為主線,調整了渠道、營銷體系、組織架構、激勵約束機制。

例如組織架構上,楊玉成在發佈會上透露,年內總部已有多個核心部門出現人員調整,涉及開發部、精算部、團險部、收展部等。

分支機構方面,35家分公司中18家負責人遭遇調整,三、四級機構組織架構改革鋪開。

這一變動意在通過人力資源調整激發活力。

因主要市場以三、四線城市為主,新華保險經濟下行期保費收入結構不佳。

「我們希望把握區域發展紅利。」楊玉成表示,「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經濟圈,我們的市場佔有率均有進一步發展空間。我們將強化此類地區戰略佈局,通過內部改革促進生產力。」

針對這一戰略,楊玉成表示「負責人中開拓精神更強一些的,可以到經濟發達地區;相對穩健一些的可以在存量市場做業務。調整力度非常大、而且平穩。」

改革如火如荼的同時,保費表現依舊黯淡。

上半年累計保費988.32億元,同比下降8.4%。其中銀保渠道下降24.1%、個險略降0.71%。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該成績仍舊與「報行合一」整頓有關。未來伴隨高端客户經營強化、傳統型保險產品體系持續發展,有望實現中長期價值增長。

相比負債端尚未見成效的改革,投資端直接的成績更引人注目。

上半年,新華保險以4.8%的總投資收益率領先5家上市險企,成為投資端「最大贏家」。

權益資產有明顯增配。

Wind數據顯示,新華保險已出現在48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數量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持倉前三名分別是郵儲銀行(601658.SH)、建設銀行(601939.SH)、兗礦能源(600188.SH)。

這與楊玉成分享的投資策略相吻合。

「權益方面,我們在股市低迷時及時出手,抓住了很好的時間窗口。」楊玉成表示。

具體投資策略上,一是關注以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二是關注經營穩健、分紅收益較高的優質高股息品種。

固收方面,楊玉成則表示公司有超4000億的長久期資產作為厚實的底倉。

對未來央行收緊資金面打壓債市情緒后的降温亦有預期。

「目前各家債券持倉太重,定存和債券投資比例過高,我們要做適度的戰略轉移。」楊玉成表示,「例如探索優先股、永續債ABS等。我們做了大量這方面的工作,還將繼續擇機拉長債券的久期。」

僅從上半年業績看,楊玉成任后的首個半年成績仍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不過對承壓已久的新華保險需要的不僅是戰略,更是戰略執行的定力、速度與魄力。

(轉自:信風TradeWind)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