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這場盛會看點十足!

2024-09-16 17:25

「中國智慧」閃耀服貿會

推動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

◎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由於罕見病診療能力的提升,我們對於罕見病的確診時間由原來的4年縮短到4周,罕見病就診費用大幅降低,降幅可達90%。」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期間,首都國際醫學大會於9月13日舉辦,北京協和醫院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張抒揚在會上表示,多學科協作罕見病治療「協和模式」在罕見病診療方面給出「中國方案」。

在服貿會上,衞生健康領域的「中國智慧」次第呈現。中國工程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吉訓明介紹,國家啟動實施「減少百萬新發殘疾工程」,當前試點區域正在推行一種有效的綜合管理模式,實現對以腦卒中為代表的慢性病的有效管控。防控慢病的「中國經驗」有望達到使卒中發病率降低30%、殘疾死亡率降低40%等水平。

一直以來,中國積極以創新應對全球健康治理提出的新問題、新挑戰,結出累累碩果。在服貿會的平臺上,健康衞生服務領域「中國方案」「中國經驗」中映射出的「中國智慧」將傳播至更遠,持續推動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攝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攝

包容式創新讓中國衞生健康力量不斷增強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國秉持的創新引領理念。「中國已經成為包容性創新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健康領域擁有豐富的成功經驗和人才。」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鄭志傑評價道,中國在加大科學研究投入的同時,也努力確保新想法和新工具能夠轉化為有效的公共產品。

以瘧疾防治為例,世界上每年新發病例超過兩億。但中國經過數十年的系統性工作,創造了從3000萬到零病例的奇蹟,2021年獲得世界衞生組織消除瘧疾的認證。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的開創性工作為世界帶來了抗瘧新葯。同時,他們仍在開發新一代解決方案,助力全球根除瘧疾。」鄭志傑表示,蓋茨基金會支持中國的創新抗瘧藥物和診斷產品獲得世界衞生組織預認證,並和多個國際組織合作,促進產品進入全球市場、惠及更多人。當前,中國的瘧疾防治模式正在不斷推廣,蓋茨基金會與中國、非洲的合作者一起將中國經驗結合非洲實際落地實施,助力當地抗擊瘧疾。

「在全球衞生健康治理方面,中國始終參與其中。」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衞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健康中國研究院院長梁萬年介紹,中國政府、中國專家積極參與《國際衞生條例》的修訂工作,在大流行公約制定、政府間談判機構設立等多項工作中承擔了大量工作。中非衞生健康夥伴行動中,中方與非方成立醫院聯盟、聯合醫學中心等,向非洲派遣醫療隊員,實施醫療衞生和抗瘧項目,對非洲遭遇的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支持非洲疾控中心建設,提升非洲各國公共衞生能力。

人工智能賦能,助力健康領域科技紅利普惠可及

「先天性心臟病診斷非常困難,因為胎兒心臟非常小,憑藉傳統的超聲影像,只有大城市大醫院的專家纔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進行診斷。」北京市衞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鍾東波表示,要想把專業診療帶到老百姓身邊,需要藉助人工智能技術。通過胎兒心臟多切面智能獲取、三維數字化重構就能夠形成篩查的輔助報告,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也達到大專家的水平。

「這樣的專業模型只是我們支持的案例之一。」鍾東波説,當前,人工智能不僅賦能健康管理,還將為藥物研發產業的創新發展賦能。為此,北京將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的原則,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賦能。

面對人工智能賦能健康領域發展的痛點,以北京為代表的地方政府紛紛開展創新探索。「拿不到數據、交易成本極高,是當前人工智能應用的最大障礙。」鍾東波坦言,針對這一問題,北京正在探索相關機制,將數據進行脱敏整合提供給行業。

「我們將搭建要素匯聚的平臺,遴選病種、機構和場景,提供供需對接服務,實施人工智能項目的‘揭榜掛帥’,開展落地實施和示範應用,為人工智能在健康領域的創新應用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鍾東波表示,北京致力於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聚焦重大疾病診療技術的關鍵突破,助力疾病管理關口的前移和診療能力的下沉。

與會專家表示,中國在衞生健康領域的探索和實踐表明,推動健康領域的包容性創新合作,將讓每個人都儘早受惠於先進的創新成果。這將為全球衞生健康治理提供有益借鑑。

數字賦能文旅,增強創新動力

◎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服貿會現場,熱鬧非凡、人頭攢動。

踏入展館的瞬間,彷彿穿越至一個奇幻的世界:數字技術的蓬勃生命力,在光影交錯間肆意揮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璀璨瑰寶,於展臺上娓娓道來千年的傳奇故事;文化旅遊服務的獨特韻味,在互動體驗中絢麗綻放,引人入勝。

服貿會展出的每一件精品,設立的每一處展位,都彷彿在以其獨特的方式,共同奏響服務貿易領域千行百業創新發展、和諧共鳴的強音。

來服貿會一起打卡「活」起來的文化

行走在服貿會各個展區,創意處處湧動,數字光影間,諸多沉浸式視聽應用新場景不斷呈現。位於首鋼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的「北京大視聽」展區,「新視聽體驗空間」主題活動吸引了記者的駐足。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攝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攝

進入LED構建的CAVE空間中,里面的光影場景讓人頓時分不清是虛擬還是現實。

踏步而入,仰觀藻井,古人的匠心,凝聚於此。雕飾中的「龍鳳騰雲」「亭臺樓閣」「銀河天宮」等形象,頗有些「天外有天」的意境。「之所以如此逼真,得益於影像製作過程中使用了裸眼3D技術。」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三維軟件相機設置,觀眾能夠在最佳觀點視點處突破屏幕平面,感受真實的空間關係,如親臨古建築殿堂之中。

受訪者供圖

受訪者供圖

當記者還沉浸於精美絕倫的圖案與華麗富貴的雕飾時,時空已斗轉星移——藉助史前古老巖畫,記者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原始人類「靈感」的形狀;步入到商代至東周時期,熠熠生輝的紋樣散佈於深邃的「青銅宇宙」之中;當小篆演變為隸書、楷體,中國傳統簡牘文化的藝術魅力躍然眼前……見天地、見眾生,每一幕都像見證着人類文明延綿不絕的生命脈動。

受訪者供圖

受訪者供圖

「很開心能在服貿會上近距離接觸到這麼多鮮活的文化精品」「我很喜歡藻井圖案,一定要發個朋友圈」。走出體驗空間,不少參觀者仍沉浸其中,興高采烈地討論着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類的精神家園。伴隨着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豐富多樣的數字化體驗正讓「新視聽」成為服貿會的一抹亮色。

藉助聲光電的配合,一場場沉浸式視聽體驗留在參觀者腦海的同時,也讓傳統文化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前沿科技帶領觀眾踏上神奇的文化之旅

走進服貿會文旅服務展區,彷彿跨越了時空的隧道,傳統與現代在這里交織。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前沿科技,帶領觀眾踏上神奇的文化之旅。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攝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攝

「文化融合項目多、數字化體驗豐富是本屆文旅服務專題的一大特色,眾多沉浸式展覽和互動體驗集中展示了新質生產力在文化領域的最新成果。」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霍志靜説。

記者在現場看到,「最美長城」展項採用4K無人機實景取材,結合數字電影級特效技術和數塊巨幅高清屏,為觀眾帶來全新體驗場景。中國電影博物館攜手通用英斯泰克科技公司打造「XR虛擬影像館」,依託攝像機追蹤與實時圖像渲染技術實現實拍畫面與虛擬場景無縫對接,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光影藝術的無限可能。

「京城之脊,巍峨中軸」「數遊中軸線·京師萬象圖」「VR座艙穿越北京中軸線」等互動展項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中軸線之美。VR體驗看長城、AIGC生成大運河主題創意視頻等展項,為觀眾展示長城和大運河的壯美景色

今年的服貿會,參觀者不僅能夠沉浸式體驗,還能將這份獨特的文化韻味帶回家。一件件巧妙融合傳統工藝精髓與現代設計理念的紀念品,被參觀者們精心挑選后收入囊中。

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方興未艾

◎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林雨晨 王晶

2024年9月14日上午,在服貿會期間,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了國際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暨科技成果轉化論壇。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林雨晨 攝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林雨晨 攝

記者發現,中國職業教育不僅正在服務於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還有潛力在全球範圍內發揮更大的作用。

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產教融合發展

多年來,職業教育一直在探索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

德宏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何超在會議上介紹了學院數字口岸經濟產教融合共同體運行模式。

德宏處於中國雲南省與緬甸的邊境線,數字口岸經濟在跨境貿易和電商領域有着獨特的優勢。學院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阿里巴巴浙江銀泰集團、雲南大學打造「政校行企」模式,通過搭建跨境電商平臺、物流管理系統等,直接服務於中緬邊境的口岸經濟。其間,企業不僅參與共同體的建設,還提供技術和行業資源,幫助學院培養出符合數字口岸經濟發展的專業人才。

學院根據口岸經濟的實際需求設置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在跨境物流、電子商務、海關報關等方面的技能,推動跨境職業教育交流的同時,深化了區域合作。

此外,鄭州職業技術學院按照鄭州市數字經濟、數字賦能的發展需求,開設超硬材料工程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特色專業。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亦根據黑龍江省的農業資源和產業佈局,構建精準服務於黑龍江農業產業鏈的涉農專業羣鏈。

隨着經濟結構不斷轉型升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教融合發展,將成為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路徑。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周滿生指出:「產教融合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同時也為企業提前參與人才培養提供了機會。」

與會專家討論認為,職業學校與企業、行業緊密合作,能實現教育資源和產業資源的優化配置,而校企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將為國家經濟技術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根基。

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正在加速推進,當前已成為中國與中亞、東南亞等地區國家進行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

例如,「魯班工坊」項目已在泰國、印度、印尼等20多個國家設立,通過輸出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技術,幫助這些國家培養本土技術人才。「魯班工坊」是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合作的一個重要項目,旨在通過建立職業技術培訓平臺,把中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和企業技術優勢輸出到其他國家,向海外提供高水平的技術教育與技能培訓。

當地積極的反饋表明,這一項目不僅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也展示了中國職業教育的全球影響力。

國際合作項目也使得中國職業教育的標準和課程體系不斷完善,從而提升其在全球職業教育領域的競爭力。此外,國際合作也在推動產教融合走向全球化。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印尼合作建立了中國在印尼投資最大的汽車製造基地,其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建立的中印汽車學院,培養了大批技術工人,為其在印尼的運營提供服務。

此類合作模式使得中國職業教育正逐步在全球範圍內擴大影響力,並促進了國內外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與世界各國的教育合作,中國職業教育將在解決全球技能短缺問題上發揮關鍵作用。

過去十年間,中國職業教育取得了巨大進展,未來也將繼續通過產教融合與國際合作,推動教育改革與產業升級。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職業教育必將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全球競爭力的提升作出更大貢獻。

以科技創新推動能源綠色轉型

◎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也是服貿會的重要議題。9月12日,在服貿會2024綠色發展與碳中和(北京)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谷樹忠表示,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關鍵在於創新。我國已在科技創新、政策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風光儲等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新源源不斷、綠色發展模式不斷推出,極大增強了綠色轉型發展的能力。

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不穩定性等特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潘家華説,電池等儲能技術的發展,使得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品質得到提升和保障,促使我國從依賴化石燃料轉向零碳能源的軌道上。

北京工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公佈的數據顯示,可再生能源單項技術發展強勁,從2009年到2022年,

全球

各項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成本下降了90%;同時,電池成本下降了90%以上。由於太陽能光伏和電池的組合,在很多國家,光伏發電成本已與煤電同價,未來幾年,甚至可能低於煤電價格。

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儲能技術的結合應用,正在改變目前供電的「遊戲規則」。對此,潘家華進一步提出,要建設「零碳微單元」。

零碳微單元是指一個包括發電、儲能、終端用能的系統,包括屋頂光伏系統、儲能電池、終端用能(包括家用電器、充電設施以及熱泵供熱系統等),旨在實現自給自足的能源利用。

潘家華説,零碳微單元模式可以在電網電力冗余時,將光伏電力儲存在電池內,所儲存的電力,可以在沒有陽光時供電,也可以在電網需要電力時,將零碳電力出售給電網。這樣一來,不僅不給電網增加消納壓力,還給電網提供零碳電力,減輕電網負擔。

在首鋼園東南區,有一座具有半包圍光伏板幕牆結構的4層棕黃色樓房,作為北京市首例負碳示範建築,首程時代中心項目被認為是零碳微單元的具體實踐。

首程時代中心項目市場負責人杜習奇説,該項目應用了一套全新的「負碳建築標準」,通過建築本體節能減排、綠色能源替代以及增加碳匯3個路徑,綜合運用太陽能光伏系統、智慧控制系統、高性能圍護系統、高效冷熱源和機電系統、碳匯系統等,在材料生產、施工建造、運行維護等階段,實現運行階段負碳排放和全生命周期低碳示範。

據統計,該項目建築面積為2728平方米,全年能耗為7.79萬千瓦時,光伏系統年發電量為16.43萬千瓦時,建築綜合節能率達100%,全年碳排放量為52.092噸,年減排量為96.013噸,年碳差值為-43.921噸。

當前,北京還在通州區、房山區等地開展了零碳微單元的研究和建設。潘家華説,希望通過首程時代中心等零碳微單元的建設,打造中國零碳實踐標杆,引領全球零碳轉型。

除了建設零碳建築外,我國還在研究制定《淨零與碳中和園區建設與評定規範》《淨零與碳中和工廠建設與評定規範》等一系列的零碳標準,各行各業也在探索零碳道路和模式。在論壇上發佈的《中國企業低碳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報告2024》,遴選了上百個企業案例,系統展現了企業的零碳轉型路徑,這也成為展示我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窗口。

此外,作為服貿會的重要專題展,環境服務專題展以「雙碳賦能,煥發創新動力」為主題,展示了綠色能源、碳中和技術及循環經濟等多項綠色創新成果、零碳成果,支持服務貿易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來源:科技日報

審覈:張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