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的集團在港上市,全球化佈局加速

2024-09-18 11:35

來源: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9月17日,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300)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又一家「A+H」股上市公司。

美的集團成立於1968年,是一家覆蓋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築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及其他創新業務的領先的全球化科技集團,已建立ToC與ToB並重發展的業務矩陣,既可為消費者提供各類智能家居的產品與服務,也可為企業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

報道 I 投資界-天天IPO

據投資界—天天IPO獲悉,9月17日,美的集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此次IPO,美的集團發行價每股54.80港元,籌集超300億港元。這一次,美的集團成功吸引紅杉中國和紅杉中國公開市場投資基金、國調基金二期、比亞迪、博裕資本、CPE源峰、大家人壽、TCL實業、IDG資本等18家基石投資者。

17日開盤,美的港股高開8%,總市值超4400億港元,方洪波帶隊現身敲鍾。至此,美的集團締造了今年中企最大一個IPO。

美的集團從一家鄉鎮企業起步,在靈魂人物何享健的帶領下踏上家電傳奇之路。50多年發展,美的已是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一年收入約3700億元,而年過八旬的何享健早已隱身幕后,但透過招股書,他依然是這家千億巨無霸的最終「話事人」。

01

來自佛山順德

全球最大家電IPO了

何享健,美的集團的靈魂人物。

1942年,何享健出生在順德北滘鎮一個農民家庭。1968年,他聯合23位北滘居民籌集5000元開始創業,在不到20平方米的場地上創辦了「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一家主要生產塑料及金屬製品等的鄉鎮企業。這便是美的的前身。

改革開放的大潮下,何享健敏鋭地發現小家電市場存在巨大的空缺。於是,他決定從風扇製造開始進軍家電行業。在不懈努力下,他的第一臺電風扇正式推出——1981年,「美的」商標註冊完成,電風扇一經上市便銷售火爆,很快成為當時風扇行業的龍頭。

1984年,在外考察市場的何享健洞察到了空調的商機,彼時國內絕大多數家庭還沒有空調。美的很快開了空調設備廠,還引進大量高技術人才,開始窗式空調機的組裝生產。1988年美的電器公司實現產值1.24億元,成為順德十家超億元企業之一。

此時正值白色家電的戰國時代,而股份制改革便是美的崛起壯大的至關重要一步。1992年,何享健主動申請作為股份制產權改革的試點企業,次年便上市成功,是中國內地首家擁有現代管理體制的上市鄉鎮公司。

進入21世紀,美的加速駛入冰箱及洗衣機、廚電及其他家電市場,並通過「買買買」一步步擴大自己的家電生態版圖,如收購小天鵝、庫卡集團、電梯菱王、東芝生活等。面向不同的市場羣體,美的集團構建多元化的品牌矩陣,如高端市場的COLMO、TOSHIBA;大眾市場的美的、小天鵝、酷風coolfree,以及更年輕羣體市場的華凌、COMFEE等。

2013年,美的集團通過與美的電器合併,在深圳證券交易所IPO上市。

走過五十多年征程,美的從創業初期僅有的23名員工,擴張到如今遍佈全球19萬名員工,而當年那個不起眼的順德街辦塑料生產組也崛起成為一家覆蓋智能家居、樓宇科技、工業技術、機器人與自動化和創新型業務五大業務板塊為一體的全球化科技集團。根據招股書,按2023年銷量和收入計算,美的是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

美的之於佛山順德,意義非凡。在過去,順德曾有「一船生絲出,一船白銀歸」的説法。順德人敢闖敢拼,在實業致富的年代,他們將順德的經濟干到「廣東四小虎」之列。而家電,是這座城市最引人注目的致富之路,誕生了除美的之外的容聲、格蘭仕、德爾瑪、小熊等諸多家電品牌,它們在這里生長、崛起直至家喻户曉。可以説,佛山順德盛產家電老闆。

功成名就后,何享健卻選擇退隱,在70歲那年將自己白手起家創下的家業,交給了一手培養起來的職業經理人方洪波打理,開了中國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的先河。

即便如此,他依然是這家巨無霸最核心人物。招股書顯示,美的集團由美的控股持有約31%,而美的控股則由何享健持有94.5%。上市后,美的控股及何享健將繼續為美的集團最大股東組別。

02

赴港衝向全球化

A股總市值超4400億元的美的,為何赴港IPO?

根據招股書,2021年至2023年,美的收入分別為3434億元人民幣、3457億元人民幣、3737億元人民幣,利潤分別約為290億元、298億元、337億元。2024年上半年,美的歸母淨利潤為208億元,同比增長14.11%。這意味着,美的平均每天淨賺約1億元。

美的不缺名氣。五十多年的發展,美的已是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2023年按銷量計市場份額為7.9%,旗下家用空調、洗衣機、冰箱以及廚電及其他家電領域均躋身全球前三名。同期,按零售額計,美的在家用空調和廚電及其他家電領域位居第一,在國內已經是家喻户曉的品牌。

而在海外,其影響力也在與日俱增。早從1980年代開始,美的便開始向海外市場出口產品,2007年在越南建立了第一個海外生產基地,2015年在美國建立第一個海外研發中心。從那時起,美的加速全球化佈局,2017年海外市場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

如今,美的在海外設有17個研發中心和22個主要生產基地,遍佈16個國家,海外員工超過3.5萬人。現在,美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海外業務,佔公司總收入超40%,產品已銷售至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及地區。

進一步全球化,是美的此次赴港IPO的核心目標。今年年初舉辦的美的集團經營管理年會上,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表示,全球突破是當下最核心的戰略之一,要在海外市場構建第二個主場,堅定自主品牌優先戰略。

如此背景下,方洪波明確提出海外市場發展目標是在2025年銷售收入突破400億美元(約2800億元人民幣),國際市佔率達到10%。

本次招股書中也重點強調,未來美的將致力於進一步提高海外收入佔比,重點聚焦自有品牌業務發展。而美的此次赴港上市募資用途,其中過半與其海外擴張動作有關——

募集資金淨額約20%用於全球研發投入;募集資金淨額約35%用於完善全球分銷渠道和銷售網絡,以及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銷售。

正如美的負責人在今年股東大會上回應投資者,美的赴港上市不是爲了募集資金,現在美的集團一年分紅200多億元,減少分紅就可以解決資金問題,赴港上市最根本的原因是港股具備突破性、便利性和快速性。

顯然,香港市場是美的集團進一步通往全球化的重要窗口。

03

出海大時代

中國正崛起一批全球公司

緊隨美的,一場A+H赴港上市潮正席捲而來。

想起今年風向標一幕——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措施,進一步拓展優化滬深港通機制,助力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共同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協同發展。

這5項措施中專門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據瞭解,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規則發佈實施一年來,已有近百家企業完成赴港首次公開發行(IPO)備案。

此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演講中表示,內地行業龍頭公司的上市將為港股IPO市場增添新的活力與吸引力,特區政府正積極向在獨角獸榜領先的內地企業宣傳來港融資。

在此背景下,我們看到今年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謀劃搭建「A+H」雙融資平臺,或是啟動發行H股上市籌備工作,或是積極更新赴港上市進度。

9月13日,A股總市值超1700億元的順豐控股發佈公告表示,順豐正在進行申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的相關工作,香港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於9月12日舉行上市聆訊,審議公司本次發行上市的申請。

如若順利IPO,順豐將是快遞行業首家「A+H」股上市公司,也或成為今年第二大規模新股,掌門人王衞有望再一次IPO敲鍾。

市值100億元的盛新鋰能也在籌劃A+H上市。今年8月,盛新鋰能發佈公告,董事會同意該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並申請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以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拓寬國際融資渠道,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

還有光伏科技企業鈞達股份、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製造商龍蟠科技、超600億元市值的生物醫藥企業百利天恆,以及超200億元市值赤峰黃金安井食品等在內的多家A股公司正在積極籌備「A+H」雙重上市的相關事宜。

綜合這些企業謀求A+H上市的初衷,無一例外都指向了——全球化。「大家需要一個連接世界的平臺,以便於今后的海外業務擴張。」一位投資人曾闡述背后原因,某種程度上,赴港上市潮是出海大潮的一縷寫照。

正如港交所CEO陳翊庭所言,從長遠看,港交所作為連接內地和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將持續受益於這一優勢。「今年二季度以來,新股發行呈現回暖勢頭,全球投資者再次聚焦於中國成長故事,這一基本因素並未離開,也並未消失。」準備來港交所上市的公司絡繹不絕。

畢竟,這里是通往世界的窗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