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創板IPO轉折點到來?

2024-09-19 10:49

如今,多家生物製藥企業、被套牢的投資機構,掙扎在IPO前夜。於是,在IPO收緊一周年后,首 個科創板新上市的企業便格外引人注目。

它或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此后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模版。

9月3日,證監會2023年「827新政」宣告收緊IPO后,上交所科創板迎來了首家新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益諾思,一家CRO公司。

益諾思(InnoStar)的主要控股股東是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國藥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千呼萬喚始出來,大家迅速打量,捕捉到了這家企業的關鍵特點:盈利、國資控股。

而在過去五年中,科創板上市的明星企業如百濟神州君實生物和基石藥業,上市時甚至直到今天也未實現盈利——約80%左右的生物製藥企業都是如此。高投入、高風險的生物製藥領域,科創板一度是這類企業商業化前夕的助力。而背后的資本,多以國內或國際的風投和私募為主,國資控股的身影較為罕見。

科創板上一家IPO生物醫藥公司的情況還歷歷在目。智翔金泰,管線成熟度不高,也是未盈利,2023年4月上市大破發,當時被市場解讀為是導致科創板第五套收緊的直接原因之一。當然,也有猜測收緊政策早已存在,其只是「背鍋」,而且,現在看來,是其后一堆等待上市的未盈利生物製藥企業里的「幸運兒」。

時隔17個月,科創板再次有醫藥公司上市,它是否會成為生物製藥企業IPO歷史上的分水嶺?

益諾思,是怎樣的幸運兒

從業務情況來看,在一眾同賽道CXO里,益諾思並無特別引人注目之處。其核心業務主要是拿實驗猴做非臨牀CRO安全性評價,但在該領域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僅為6.8%,排在藥明康德昭衍新葯之后;目前一年的營業收入達到10億元級別,略低於美迪西,低於昭衍新葯的1/2、博騰股份的1/4、藥明康德的1/40。

作為一家已有盈利的CRO,益諾思是通過科創板第 一套上市。2021年至202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82億元、8.63億元和10.38億元,歸母淨利潤為8672.74萬元、1.35億元和1.94億元。

從過去三年的業績來看,益諾思正在一個快速上升期。不過受猴價波動影響,益諾思2024年上半年淨利潤下滑18%,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將下降23.58%至 29.67%。

這對於益諾思上市而言無疑是一個不算好的消息。另一個消息是,益諾思上市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是海通證券,而正值此時海通證券和國君被合併的消息,不知道某種程度上會不會給益諾思的上市帶來不利,但從結果上來看,這似乎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更能突顯益諾思上市的特殊之處是,事實上,CXO在早前已被認為很難上市:競爭格局上,A股已上市的CXO公司有近30家,數量太多,「全球沒有哪一個資本市場有這麼多CXO」。

行業周期而言,創新葯還處在寒冬,訂單量有限,CXO的業績也不會出現很好的增長。日前發佈的一眾CXO半年報已說明了這一點。

加上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差異性不足,CXO上市難已是共識。折戟IPO者中,也有被認為是被「錯殺」的CXO公司。

「一家業務沒有特殊之處的公司,而且是被認為很難上市的CXO,在整個CXO業績大幅縮水的背景下,為什麼能率先上市?」一位投資人有些疑惑。

IPO從業人士分析,主要原因之一是時間上的巧合:益諾思在去年9月初過會,等同於在「827」IPO正式收緊之前就已經在證監會敲定了過會事宜,到今年9月剛好一年,符合A股過會后敲鍾上市的等待時長。

其次,益諾思屬於「國藥系」,國有大廠的背書和助力或有利於益諾思的上市。其為國藥集團下屬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而公司實控人就是國藥集團,通過直接持股(5.8858%)和兩家全資子公司的間接持股(醫工總院27.4993%、國藥投資10.8399%),合計持有益諾思44.225%的股份。

益諾思是在2020年后經歷了一次股權轉讓、三次增資后,引入了多個國有股東,除了「國藥系」的公司外,還包括張江生藥基地(14.423%)、公共技術(5.2104%)、浦東新產投(4.578%)、上海科創投(4.4143%)。7個國有股東,佔13位股東過半數,合計持股比例超過70%。

因此,益諾思還被業內解讀為是「CRO央企上市第 一股」,其與國藥多家下屬醫藥公司有業務協同的可能性。

趕在IPO收緊前后過會、又有國有股東保駕護航,兩個原因,或許決定了益諾思能按照既定的流程順利上市。

雖然,在股市的低迷大勢下,益諾思二級市場表現並不出彩。開盤價30.55元/股,而后股價連日震盪下跌,目前價格(截止時間2024年9月18日)每股不到23元。

但益諾思仍是幸運者。IPO全面收緊,其他在排隊走上市流程的公司就未必有這樣的運氣了。光是今年以來,生物醫藥領域終止IPO的公司數量就有近30家,其中就有數家已經過會的企業。

IPO未有放寬跡象,什麼樣的公司還可以考慮上市?

行業人士不認為益諾思的上市意味着醫藥領域IPO有放寬的跡象。

從大面上看,春節后,A股沒有一個新受理的IPO項目。今年到目前為止新上市的企業50家左右,而這個數字,在去年是300多家,前年是500多家。

上市難,「827」之后就是公開的難,「新國九條」之后又更難——今年4月,國務院新國九條(《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規定,分紅不達標企業將被ST,這提高了上市企業的盈利要求。

不過已受理的IPO項目中,除非撤否,否則排隊推進的節奏還算正常,「現在項目很少,審覈人員是富余的,可以審得很快」。

有IPO業務的投行中,哪些公司還能上市有點「玄學」的意味。「投資機構搞不清楚窗口的變化,很微妙,這個月和下個月可能完全不一樣。」

一些從業者總結出「非常時期IPO手冊」,認為上市希望渺茫的有幾類:第 一是前述的CXO;第二是在疫情中大量出現的核酸相關業務IVD企業;第三是銷售費率高、有反腐風險的;第四是還未盈利的。第五是消費醫療屬性太強的,比如醫美;第六是有地緣政治風險的。

如此看來,做藥的企業,無論是仿製藥還是創新葯,要上市的希望都很渺小:仿製藥企有反腐風險;biotech大部分還未盈利,處於虧損階段。

也有個別例外。比如近期在上交所主板發行的小方製藥,銷售渠道主要在零售端,費率不會很高;CXO難上市也不是絕 對的,如果是以創新葯業務為主,能打出差異性,而且走國際化路線,那麼上市仍有希望。

那剩下還能考慮上市的有哪些?從業者認為,上游企業還有希望,比如器械、設備、合成生物學。一些領域的淨利潤天花板較低,本來上市難度較高,但因為避開了上述「雷區」,現在在A股反而成了IPO成功比例較高的公司類型。

一些類型的公司IPO難度與此前形成較強的對比,如CXO、IVD和biotech。而這也是IPO為什麼要收緊的原因:2019年科創板開啟后,上市審覈相對寬松,一些公司后來二級市場的反應並不好,帶來了投資人的損失。2023年開始IPO逐漸收緊,風向的急轉讓一些公司措手不及,和整體經濟温度的冷卻一起,帶來行業發展的急轉。

融資、併購、出海,biotech能走通哪條路

「上半年還會給投資機構喂心靈雞湯,説下半年再看一下能不能IPO。現在只能説,明年再看看吧。」一位相關從業者坦言,現在業務上已經不會把很多精力放在IPO上,而是轉移到融資、併購。

但一級市場的融資直接受IPO影響。一些投資機構對資本市場水面上下的規則並不是特別瞭解,一旦認為IPO在全面停滯、無法退出,就不會考慮投資。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不能上市的醫藥企業里,biotech的生存情況可能是最糟糕的。大部分biotech自身還沒有盈利,又失去了融資來源,撐不下去就會大批倒閉,「張江、蘇州工業園這些原來biotech集聚的地方,空置越來越多。」

地方為此發佈了許多補貼政策,但大部分是面向已有產品上市的企業。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有些「救不了近渴」,因為許多biotech的產品還在研發早期的階段,未有產品上市,「增加高考的錄取率沒什麼大用處,很多人現在是連小學都畢業不了。」一位投資人總結到。

業內認為,要解決這些藥企的「近渴」,關鍵還是要通過IPO,讓企業在二級市場能融到資,也能讓一級市場的投資者有退出的信心,進而把錢投向biotech。

融資難,而早前已經拿過融資的醫藥企業,要面臨的是投資機構無法退出的壓力。IPO的路線走不通,就會考慮走併購的路線找接盤方,但大部分藥企併購的估值還未回落,產業方很難接受。即便是已上市的企業,目前在二級市場的市值很低,企業高管也會認為目前市值是被低估的,不會願意以低市值出售公司。

「IPO不了,併購也併購不了,就只能僵在那里,然后等回購到期,創始人可能傾家蕩產也要賠上投資人當初投的錢」。有業內人士稱,「短期之內併購大規模爆發比較難,目前經濟還沒有完全回暖,很多機構手里面哪怕有現金也是謹慎的。」

不過,一些傳統藥企的創始人即將退休,企業正在面臨接班換代的階段,二代接班,可能會不再堅持原來「公司不能賣」的想法。業內認為,這給企業被收購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變賣資產、授權管線出海,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現金流。另一條出路是嘗試在A股之外的二級市場實現IPO,新三板、港股或美股。

想要在這幾個市場PO也有各自的難題。新三板雖然新項目受理也緊張,但總的來説比滬深兩市寬松一些,一些投資機構主張企業上不了A股的,先去新三板試試看。但新三板資金量小,長久來看還是難以滿足企業融資需求,「總是要去滬深的」。

而在美股,雖然資金量足夠,但在目前的地緣政治情況下,有美國業務的中國公司很難上市;而如果沒有美國業務,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認知度又不足,發行失敗的機率比較大。

在港股IPO同樣有認知度不足、發行失敗的風險。而A股畢竟散户多、資金量大,審覈嚴格,因而上市企業估值更高,對投行、投資機構、企業各方來説收益都最高。

同藥不同命

在中 美股市的上市難度、企業之間的併購難度都有差異,「同藥不同命」的感慨在業內圈子流傳開來。「Newco」模式彷彿一種新時尚,在中國可能會被埋沒的管線,裝進美國的一個新公司,待其在美上市或被併購便可實現股權回報。

但能做「Newco」,前提是作為大公司有富余的管線,捨得將管線授權給一家新公司;且有一定的國際認可度,能找到在美國一起做新公司的合作方。

另一個案例是,康方原創的依沃西單抗在頭對頭試驗中大勝K藥,當日港股市值僅漲15.77%。三個上市產品,50多個在研管線,康方目前市值600多億港幣;而康方的美國合作方Summit Therapeutics,主要產品就是授權買入的依沃西。依沃西被宣佈打敗K藥當日,Summit 收漲55.99%,如今市值已接近200億美元,是康方的兩倍有余。

可以説明的,或許還有在藥物上市之前,藥企命運就已實現的分野。管線可能是中國藥企原創的管線,海外合作方只是分享了管線的海外權益,但國內的IPO之難、以及隨之而來的融資和併購之難,決定了兩邊公司的發展預期,也就是估值和未來走向的分化。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深藍觀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