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狂攬277億元!82歲何享健斬獲港股年內最大IPO

2024-09-19 20:34

(來源:山海新財經)

歷時一年時間,美的集團謀求「A+H」兩地上市的計劃終於如願以償。

82歲高齡的何享健,成功斬獲港股年內最大IPO。

中秋佳節之際(9月17日),美的集團在港成功上市。短短兩日,股價漲超17%,總市值已破4800億港元。

作為港股近三年來最大的IPO項目,美的集團此次淨募資額一度超過306億港元(人民幣超277億元),招股書透露過半資金將與公司海外擴張動作相關。

「美的集團在港上市是該公司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其資本運作和市場佈局的深化。作為年內港股最大的IPO,不僅增強了香港市場的活力,也為其他內地企業提供了赴港上市的積極示範。」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山海新財經表示。

01

何享健家族徹底退居幕后

歷時一年時間,美的集團謀求「A+H」兩地上市的計劃終於如願以償。

306億港元的淨募資額,不僅讓美的集團成為年內港股最大IPO,也是近三年來繼快手之后,港股募資規模最大的IPO項目。

上市之后,年過八旬並隱退幕后的何享健,仍通過其持股94.5%的美的控股,穩坐美的集團第一大股東之位,行使超額配售權前的持股比例合計爲29.1%

身在臺前的職業經理人方洪波雖僅持股1.5%,但卻手握美的集團掌舵權,擔任董事長及總裁

今年7月初,美的集團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選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成員。方洪波繼續掌舵之余,一個重要的變化是——連續12年擔任董事角色的何劍鋒(何享健之子),退出了美的集團董事名單

在中國,絕大多數企業的掌舵權都捏在實控人家族自己手中。但12年前,何享健卻將美的集團的帥印交給了方洪波。此后,在美的集團擔任董事的何劍鋒,便成為代表何氏家族利益的唯一代言人。

然而,就在美的集團登陸港股前夕,何劍鋒也從董事會成員中「消失」,意味着何享健家族徹底退居幕后,美的集團完全進入職業經理人時代。

外界認為,這是美的集團戰略調整的重要一部分,標誌着美的集團向更為專業化、現代化的企業治理邁進。以方洪波為首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自此擁有了更多的決策自主權。

董事會成員的這次重大調整,與美的集團赴港上市息息相關。

不久后的第五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美的集團對新選出的10名董事進行了角色及職能劃分,指出目的正是爲了美的集團發行港股股票,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交易。

柏文喜表示,「香港市場的國際化和多元化特點,有助於美的集團吸引全球投資者,優化股東結構,進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擔任董事長、總裁的方洪波,也在這次會議上提名聘任了公司副總裁、首席財務官、首席技術官、首席人才官等多名高管人員。

至此,美的集團以方洪波為首的新一屆職業經理人領導班子形成。在美的集團港股上市交易的9月17日,新選舉的10名董事角色及職能也隨之正式生效。

02

狂攬306億港元意欲何為?

作為締造了整個「美的系」的靈魂人物,何享健在美的集團的光芒太過耀眼。這對繼任者方洪波而言,壓力不言而喻。一直以來,方洪波給外界的印象都是謹言慎行、低調異常。

不過,數字化轉型浪潮之下,方洪波在推進美的集團加速全球化佈局的戰略上卻始終不遺余力,並多次強調和發聲。

在他掌舵期間,美的集團很早就提及「推動海外品牌構建與全球區域擴張」的主張,2020年再度升級至「全球突破」戰略。

今年年初的美的集團經營管理年會上,方洪波稱,全球突破是當下最核心的戰略之一,要在海外市場構建第二個主場;8月,他又重申,當下最重要的是——「全面走出去」。

本次赴港上市,美的集團超306億港元的淨募資額中,過半與其全球化佈局及海外擴張動作息息相關

其中,20%將用於全球研發投入;35%用於完善全球分銷渠道和銷售網絡,以及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銷售。

「美的集團雖然已經是A股上市公司,但選擇赴港上市主要是爲了進一步推動其全球化戰略。通過在香港上市,美的集團可更好地接觸國際資本,增強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柏文喜表示。

美的集團方面也多次表態,「赴港上市主要是滿足公司全球化的需要。」

不過,從一家「家電製造商」到「全球領先的科技集團」,意味着每年都需要投入大筆的研發費用,以支持前沿性技術的突破,從而保持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招股書透露,美的集團目前已擁有33個研發中心,其中17個位於海外,全球研發人員超過2.3萬名;同時還擁有43個主要生產基地,其中22個位於海外。2021至2023年,美的集團的研發投入合計超過390億元,其中2023年超過140億元

儘管現在的美的集團並不缺錢,賬上有着500多億元(截至2024年6月末)的現金流,遠高於185億元的短期借款。但隨着其全球化佈局的提速及深入,未來在研發方面仍是一門長期且持續性的投入,對資本的消耗不容小覷。

「本次香港上市,也能為美的集團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和靈活性,支持其在全球範圍內的研發、製造、銷售等業務擴展。」柏文喜表示。

03

全球化下機遇挑戰並存

美的集團的業務主要分為兩大板塊,其一是智能家居業務,其二是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

前者對應以消費者為核心的To C端,即外界熟知的家用空調、冰箱、洗衣機、廚電等;后者對應以企業為主的To B端,包括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築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及其他業務。

2021年至2023年,美的集團收入分別為3434億元、3457億元、3737億元,利潤分別約為290億元、298億元、337億元。2024年上半年,美的集團營收2173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0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0.3%和14.11%。

雖然美的集團目前保持着日賺上億元的勢頭,但在To C端與To B端並重發展之際,公司業績已呈結構性壓力。以產品方面為例,今年上半年,佔據營收大頭的暖通空調、消費電器的毛利率增速有所放緩,機器人、自動化系統及其他製造業產品的毛利率增速一度跌至負數

在此背景下,方洪波極力主導美的集團港股IPO,或正是想借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加快美的集團的全球化佈局,為美的集團找尋新的增長空間。

近年來,美的集團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逐年上升,佔比已在四成以上。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場的收入佔比再度升至約42%

但享受海外區域市場帶來增長機會的同時,美的集團的全球化也面臨着不少挑戰。眼下,全球市場多變,貿易摩擦、地區法規、文化衝突、技術競賽、原材料上漲等方面的風險,都有可能成為其全球化進程中的不利因素。

更為重要的是,在業務足跡已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背景下,美的集團如何真正做到四大戰略主軸中的「用户直達」,以及實現包含研發、製造、銷售、物流等各環節的全價值鏈本地化,或是方洪波為首的領導團隊,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