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芯片圈變天,高通要收購英特爾?

2024-09-23 12:20

作為曾經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商,英特爾的2024年過得有點太不順利。

一方面,虧損額不斷攀升。今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其淨虧損達到16.1億美元,財報發佈后,英特爾宣佈裁員15%,共計超過1.5萬人。

另一方面,股價不斷下降。今年以來,英特爾股價已經下跌了近40%,最新市值為933億美元。

如今,又有消息稱,高通要收購英特爾。

當地時間9月20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最近幾天高通已經向英特爾發出了收購邀約,並就收購事宜與英特爾進行了接洽

另據路透社消息,高通CEO克里斯蒂亞諾·阿蒙參與了收購英特爾的談判,研究交易的各種選擇。但高通與英特爾的談判還處於早期階段,高通尚未對英特爾提出正式報價。

報道指出,交易還遠未確定。即使英特爾願意接受,如此規模的交易也幾乎肯定會招致嚴格的反壟斷審查,不過也有可能被視為加強美國在芯片領域競爭優勢的機會。爲了完成交易,高通可能打算將英特爾的資產或部分業務出售給其他買家。

針對此消息,英特爾和高通都拒絕置評。

儘管交易本身還處在非常早期的探討階段,但外界對於被傳出來的交易雙方態度明顯不一致。消息出來后英特爾一度漲達9%,但后續漲幅收窄,截止9月20日英特爾收漲3.3%;而高通則下跌2.9%,其投資者對此潛在交易並不樂觀

與英特爾今年腰斬的股價不同,高通年初以來上漲了約16%,目前市值為1882億美元,約為英特爾的兩倍。如果這筆交易得以實現,將成為科技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合併案之一

01 高通尋求收購,重在補足端側生態

早在9月5日,路透社就報道稱,高通正在尋求收購英特爾的設計業務,以豐富其產品組合。

高通收購的主要訴求是爲了PC芯片業務,以補足端側產品生態。

目前,除PC市場外,高通已在端側設備的芯片市場多點開花。

智能手機領域,高通憑藉驍龍系列SoC芯片性能,以及與安卓操作系統的深入綁定,牢牢掌握着高端手機芯片的市場份額。據高通CFO Akash Palkhiwala表示,2024年第二季度,高通在400美元以上機型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1%增至31%

高通智能座艙芯片迭代歷程

智能汽車領域,高通憑藉8155平臺在汽車智能座艙領域大獲成功,后續利用8295平臺持續收割市場,目前在汽車智能座艙芯片領域維持絕對的市佔率,並正在向智能駕駛芯片領域突破。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高通來自汽車業務的收入為8.11億美元,同比增長87%。

物聯網領域,高通是全球物聯網芯片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在智能手錶、MR(混合現實)、無人機、機器人四個細分賽道均有芯片平臺佈局,尤其在無人機和MR領域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只有PC端,儘管高通進行了多次嘗試突破,但受制於「Wintel」聯盟(Windows與Intel)的生態統治力,份額尚未實現突破

2018年,高通曾推出驍龍850和8cx進軍PC處理器領域,寄希望於憑藉5G融合的獨特優勢撬動Wintel聯盟的壟斷格局。但由於ARM架構的芯片在性能表現和軟件生態上仍與Intel存在差距,相關產品未能取得成功。

而英特爾在PC市場仍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Mercury Research公佈的2024年第二季度出貨量數據顯示,英特爾在在客户端PC市場CPU市佔率為78.9%;在X86服務器CPU市佔率為75.9%

近年來,伴隨着AI PC浪潮的崛起,高通又向PC市場發起進攻。2023年與2024年,高通分別發佈PC處理器驍龍X Elite、X Plus,根據其描述,處理器專為生成式AI和高性能計算設計。今年5月,高通又與微軟建立了獨家合作伙伴關係,聯手推出了搭載驍龍X Elite和驍龍X Plus的Copilot+PC。

高通預測,2027年至少有50%的PC將具備AI功能

對此,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併購英特爾僅對高通的AIPC芯片業務有幫助。但從微軟對WoA(Windows on ARM)的承諾(其最新Surface機型都採用高通處理器/ARM架構),高通在PC市場成長只是早晚問題

他指出,單從英特爾市值約930億美元來看,此併購案對高通的財務壓力極大,且對獲利能力會有立即性的負面影響,淨利率可能從現在的20%+降到個位數甚至虧損(晶圓代工業務是最大累贅)。加之考慮到各國之后的反壟斷調查,此併購案很難在短期內完成。如此看來,高通應該沒有強烈動機去併購英特爾纔是,此併購案若發生,對高通可説是災難一場。

我的調查與理解是,高通在內部討論中,對併購英特爾也抱着消極態度。」郭明錤表示,「這樣一來,我聽到的一種傳言就可能是對的,即高通是因為某‘外力不可抗拒因素’的壓力,纔去謹慎並被動評估併購英特爾的可行性。」

02 英特爾危機,從「壓錯寶」開始

無論「自願與否」,高通此時對英特爾提出收購,算是比較合適的時間點,畢竟后者正處於成立50多年來的重大危險期。

有觀點認為,戰略錯誤以及人工智能(AI)技術崛起,大幅削減英特爾的競爭力。CFRA Research資深分析師齊諾也指出:過去兩到三年里,AI技術崛起確實是英特爾的致命打擊,而其又缺乏因應之道。

在全球AI快速發展之際,英特爾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壓在了製造上

英特爾對於汽車芯片市場判斷

英特爾曾開展過晶圓代工業務,其於2010年為半導體公司Achronix提供22nm工藝,諾基亞、高通、蘋果、LG等都曾為其代工客户。但時至2018年底,隨着10納米工藝多次跳票、產能吃緊,英特爾逐步停止了對外代工。

2021年3月,帕特·基辛格上任英特爾CEO后不久,即發佈了IDM 2.0戰略,宣佈迴歸代工市場

IDM 2.0戰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重申希望繼續在內部完成大部分產品的生產;二是擴大采用第三方代工產能,進一步增強與第三方代工廠的合作;第三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代工業務——英特爾代工服務(IFS)。未來英特爾的製造將變革為:「英特爾工廠+第三方產能+代工服務」的組合。

為此,基辛格不惜投入鉅額資金擴大生產線,並將產能出售給高通等晶片設計公司,希望藉此瓜分臺積電與三星主導的全球晶片代工業。

但這一戰略的發展過程並不順利。

2021年8月,基辛格原計劃以約300億元收購Global Foundries,但可惜交易失敗;隨后它又要以超過50億元價格收購另一家合約晶片製造商Tower Semiconductor,不過因為中國監管機構拒絕覈准,該併購案也已經取消,英特爾2030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晶片製造商的雄心壯志戛然而止。

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

就在英特爾為芯片代工白忙一場的同時,AI科技突飛猛進,沒跟上大勢的英特爾陷入危機,並於2022年開始裁員數千人;2024年8月又宣佈繼續裁員1.5萬人

此時的基辛格也坦言:AI科技普及化遠比我預期更快

當然,陷入危機的英特爾也不會坐以待斃。

就在「收購」被提出之前,英特爾剛剛宣佈要進行一系列改變。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當地時間9月16日,發佈全員信,重點介紹了英特爾正在着手進行的幾項變革工作,其中包括:與亞馬遜雲服務AWS的定製芯片項目合作、獨立后的晶圓代工業務(Intel Foundary)運營、獲得美國芯片法案補貼后的建廠計劃、出售旗下FPGA(可編程芯片)部門Altera部分股權的調整等等

作為英特爾的掌舵人,基辛格坦言:「這是英特爾四十多年來最重要的轉型。自從內存過渡到微處理器以來,我們還沒有嘗試過如此重要的事情。我們當時成功了,我們將迎接這一時刻,並在未來幾十年內打造更強大的英特爾。」

03 收購背后,壓力重重

英特爾的今天,猶如高通的昨天

2017年,芯片設計企業博通也曾向高通發出了每股70美元、總額約105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具體支付方式為60美元現金加10美元博通等價股票,當時的收購要約還同意高通繼續以3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恩智浦,並願意承擔收購之后250億美元的債務。相對於當時的高通市值溢價超過20%。

彼時的高通也處於重重困難之中。一方面,面臨韓國反壟斷的罰金;另一方面,與蘋果圍繞專利授權費展開訴訟。同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也對高通提起訴訟,指控高通的專利授權政策違反了聯邦法案;中國反壟斷部門也迟迟未通過高通38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

一系列矛盾之下,高通利潤暴跌,股價也持續下跌。

在此之下,博通聯合一些財團開始了對於高通的圍獵。

而高通顯然屈於這樣的結果,在拒絕博通董事提名的同時,還為博通惡意收購設置了新障礙:一旦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如果現有員工被解僱,收購方必須支付更高的離職補償金。

當時也有報道稱,高通在2018年2月對博通公司表示,如果對方的出價高達1600億美元(包括債務),則高通將同意進行交易。這與當初約105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溢價超過50%,遠超博通發出收購要約之時約1000億美元的市值。

兩者僵持不下,最終在2018年3月12日,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博通收購高通,這場收購才最終落幕。

相比之下,英特爾的危機並不如高通當年,沒有必須要被收購的理由。並且,此次收購還面臨着複雜的反壟斷和國家安全問題,由於是兩家純美國公司合併,哪怕美國監管部門同意,歐洲及中國等地的反壟斷機構大概率也不會同意

例如,英特爾收購Tower Semiconductor和高通收購 NXP 均以失敗告終;2021 年,聯邦貿易委員會也以反壟斷為由阻止英偉達收購ARM,且在歐洲和亞洲監管機構施壓后,該交易於2022年宣告失敗。

不過,萬一兩家真能合併,從當前的營收和市值來看,確實有可能產生一家年營收將超過千億美元、市值達數千億美元的芯片公司,對芯片市場產生新的衝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賽博汽車」,作者:章漣漪,編輯:邱鍇俊,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