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繼續「狂飆」,中資券商、內房股強勢,未來還有多少上漲空間?

2024-10-02 19:3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邱利 陳鋒 北京報道

國慶節A股休市期間,港股市場繼續飆漲,資金瘋狂湧入中國資產。10月2日,港股三大指數放量大漲,且均創出階段新高,中資券商、內房股漲幅突出。

「港股的大漲也為A股節后開門紅打下了基礎,預計節后A股市場這輪上升的趨勢依然會非常強勢。」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慶節期間很多投資者會找尋資金,從銀行存款理財、大額存款等向資本市場轉移,通過買基金或者直接開户入市,這勢必為節后A股進一步保持上升態勢提供更多資金。

中資券商指數創新高

港股市場在十月的首個交易日喜迎「開門紅」。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日收盤,恆生指數報收22443.73點,漲6.20%;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報收8041.27點,漲7.08%;恆生科技指數報收5157.08點,漲8.53%,創2022年4月以來新高。

從概念板塊看,中資券商、內房股漲幅突出。中資券商指數日內大漲35.49%,創歷史新高,成分股中,華融金控暴漲412.50%,年內累計漲幅擴大至近583.33%,申萬宏源香港大漲206.02%,創近6年新高,招商證券大漲81.32%,中信建投證券漲47.96%,國泰君安國際漲40.15%,中信證券、興證國際、申萬宏源、廣發證券中金公司等中資券商股均漲超30%。

截至收盤,內地房地產指數漲20.96%,成分股中,融信中國暴漲397.41%,易居企業控股大漲187.50%,綠地香港大漲172.41%,世茂集團大漲153.15%,正榮地產漲133.70%,富力地產、五礦地產、融創中國、萬科企業、時代中國控股等內房股漲幅均在50%以上。

此外,科技股也表現亮眼,恆生科技指數主要成分股中,東方甄選大漲46.26%,嗶哩嗶哩漲21.88%,眾安在線漲16.14%,阿里健康、美團漲超14%,金蝶國際、理想汽車、京東集團漲超10%,快手、百度集團、小米集團、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騰訊控股的漲幅也均在5%以上。

政策利好提振市場

在市場人士看來,9月24日政策「大禮包」出臺降準、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等一攬子政策,從根本上利於國內經濟環境改善與實體經濟發展,港股及A股上市公司均受益於政策。

楊德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一輪牛市行情的出現,代表了全球投資者對近期出臺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看好,徹底扭轉投資者的悲觀預期。無論是A股、港股還是中概股,都走出了牛市的走勢,且呈現出快速上漲的特點。

「市場的主要問題是缺乏信心,一旦信心得以恢復,投資者會設法籌集資金入市。」FOST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前監管推出的一系列穩定股市政策,其核心在於增加市場流動性,即提供資金以提振市場。

「港股的大漲也為A股節后開門紅打下了基礎,預計節后A股市場這輪上升的趨勢依然會非常強勢。」楊德龍表示。

他還指出,這一輪A股、港股和中概股的大幅上漲,首先是經過三年多的下跌,出現了嚴重超跌,很多優質資產被錯殺。另一方面,國內居民儲蓄在過去四年增加近60萬億元,總量達到近140萬億元。現在面臨着存款搬家問題,國慶節期間很多投資者會找尋資金,會從銀行存款理財、大額存款等向資本市場轉移,通過買基金或者直接開户入市,這勢必為節后A股進一步保持上升態勢提供更多資金。

外資偏好科技類資產

港股未來還有多少上漲空間?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首席資產研究官戴康(金麒麟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以歷史經驗看,港股大級別的持續行情有賴於「盈利兑現」,如恆指EPS持續且顯著的上修。港股目前仍處於盈利蓄勢期,三階段盈利兑現行情的前景尚未明朗。

「從中長期來看,股市的表現仍取決於經濟基本面,上市公司的股價則主要由其經營狀況決定。」馮建林稱。

銀河證券策略團隊表示,預計四季度震盪向上概率較大,向上空間需進一步觀察國內經濟的修復斜率與后續財政政策加碼力度。配置線索上,一是科技板塊,重點關注互聯網龍頭、消費電子兩大方向;二是高股息策略,重點關注港股央企。

具體配置方面,長城港股通價值精選多策略基金經理曲少傑認為,「科網」是大主線,存在三方面優勢,一是基本面率先修復,目前港股整體在技術與實質上均有進入復甦通道的跡象,但結構性特徵仍然存在。在流動性湧入的當前背景下,盈利改善明顯、基本面率先扭轉的行業會首先受到資金關注;二是科技產業相對經濟周期獨立性,科技產業具備自身邏輯,順應創新周期,一定程度上獨立於經濟周期。在新一輪AI創新浪潮發展下,科技互聯網企業發展出新增長曲線,量價空間向更高打開;三是優質資產為王,港市向來是全球流動性溢出的承接者,在流動性寬松格局下,海外流動性或將會優先選擇港股優質資產,科技類資產往往比較受到海外資金偏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