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00億,香港又放大招,招商、搶人

2024-10-17 15:50

(來源:東四十條資本)

近日剛在港股上市的七牛智能破發了,發行價2.75港元一股,收盤跌了一半多,股價只有一塊二毛多港元了。公司財務數據、所處賽道前景等自然是關鍵問題,但有一説一,這年頭能有基石投資人買單,成功進行IPO,也算不上多差。那麼,是港交所或者確切地説是香港不行嗎?

我認為這口鍋香港是絕對背不上的,況且這些年來,香港真的已經很努力了。

這不10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特區立法會發表施政報告,在這份年度重磅報告中,有多項涉及到了招商和搶人,這意味着,香港政府的重點已經完全轉向了經濟發展。同時,此次施政報告也被認為是香港走出當前經濟環境的關鍵藍圖。

毫不誇張,這次香港已經把對企業和人才的渴望擺在了明面上。我仔細閲讀了施政報告的全文,這大大小小的228條主要是圍繞着金融、科創和人才三個方面展開的。

錢,這次香港準備拿出100億設立科創母基金;人才,「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繼續擴大範圍,納入海內外198所高等學府;金融,除了允許中小企業「還息不還本」外,在資本層面還將與「一帶一路」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合作,優化審批上市和提升效率等舉措。

當然,藍圖歸藍圖,具體還要看落地的情況。就過去一段時間來看,香港的成績是喜人的。過去兩年,香港已成功引入超過100家創科企業,包括黑芝麻智能、壁仞科技、元化智能、地平線、多點等;港股的IPO也明顯升溫,國慶前,美的集團在港交所成功募集46億美元,正在IPO的地平線、華潤飲料募資進展也都不錯。

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

在今年李家超的施政報告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香港新設立的百億港元科創母基金。李家超在報告中提出,將加大投資和引領市場資金,革新政府投資創科產業的思路。具體包括:

(i)設立100億元港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成立母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半導體與智能設備、先進材料和新能源等,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

(ii)優化「創科創投基金」——調撥15億港元與業界配對成立聯合基金,投資策略性產業的初創企業,進一步提升香港初創生態圈建設;

(iii)發揮港投公司「耐心資本」力量——港投公司會繼續引導和槓桿市場的資金,合力吸引創科企業落户和紮根香港。

兩年前,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現在已經開始逐步落地了。

另外從這百億港元的投資重點來看,也大多是近兩年的熱門領域,尤其是生命科學與人工智能兩大領域,可以説對於香港來説是有些遺憾的,其在這兩個領域的長期積累並不算差,但由於一些原因,卻總是有點錯失時機。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香港近期在母基金上的唯一動作,幾天前,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成立,據悉,該協會將協調發起設立中小上市公司聯盟共生母基金,並分設IPO打新基金、股票投資基金、產業併購基金等若干子基金。

如果説給錢只是招商的第一步,那麼只有吸引來人才才能夠盤活這些資金。

於是,我們看到在搶人才上,香港又放了一個大招,那就是革新各項輸入人才機制,其中包括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加入13所海內外頂尖大學至198所,把計劃內高收入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由兩年延長至三年;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增設機制,主動邀請頂尖人才來港發展,推進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等。

除此之外,爲了發展科創生態,施政報告還提出了吸引國際初創加速器落户香港的政策,即政府將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並撥款1.8億元以1(政府):2(機構)的配對比例,資助上限為3000萬元,吸引海內外具豐富經驗的專業初創企業服務機構在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促成初創企業壯大。

總之,如果説此前香港是決心要戴正「創新科技中心」這頂帽子,那麼現在就是要戴得更穩了。

吸引大企業,幫扶小企業

而把這帽子戴穩的第一步就是要發力產業集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具備招商的優勢。

施政報告中提到,要完善新型工業發展策略和體制建設,這包括將制訂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並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促進「政、產、學、研、投」緊密協作,構建香港新型工業合作平臺,包括提供融資機會、促進新來港上市企業與本地大學開展創科合作等。

同時還要推進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建設,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目前InnoHK現匯聚本地和全球各地約2500名科研人員。

這還不夠,最近兩年,如果你對香港最近的動態稍加關注,就不難發現將總部或者分部研究中心遷入的頭部企業越來越多。

像我們之前寫過的,今年7月,估值70億的D輪獨角獸普渡科技將全球總部設在了香港。

同一個月,科大訊飛宣佈將包括國際研發中心、國際業務總部和國際貿易及資金管理平臺的國際總部落户香港。其中,國際研發中心將推進智能語音、認知大模型等核心技術建設,研發適用於香港的人工智能應用。而訊飛醫療將在香港數碼港設立國際研究院,聚焦融合醫療健康及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研究。

再之前,思謀科技將在香港創立首個人工智能研究院,百圖生科也將國際創新中心落在了香港。

據統計,過去兩年,香港已成功引入超過100家創科企業,包括黑芝麻智能、壁仞科技、元化智能、地平線、多點等。

而如今這一風潮還繼續,就在施政報告發布前一天,寧德時代香港研究院正式揭牌,落户香港科學園。據悉,這是寧德時代在中國大陸及德國之外設立的第六個全球研發中心。寧德時代香港研究院一期將啟動近百個研發項目,並計劃招聘200人從事科研工作。

對此,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與香港貿易發展局會建立機制,加強對接,吸引內地企業到香港建立國際或區域總部,併爲在港企業提供一站式多元專業諮詢服務,協助它們「走出去」。

而施政報告中也強調了要推動總部經濟發展,政府將加大力度吸引海內外重點企業在香港設立總部或分部業務。財庫局今年內提交條例草案,制訂引入公司遷冊機制,讓有意來港的公司,無須先在海外的原註冊地清盤並在港成立全新公司,而可保留公司的法人團體身份,讓公司業務得以持續運作,簡化流程、節省成本。

需要指出的的,大企業在產業發展中只能做到火車頭的作用,真正決定產業生態繁榮的還得是中小企業。

針對當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香港將再推「還息不還本」措施,容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借款企業申請最多12個月「還息不還本」,並將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最長貸款擔保期分別延長至十年和八年,同時向兩種擔保產品下新造貸款提供「部分本金還款」選項。

港股IPO復興在即

除了在科創和產業上的持續發力,這份施政報告中關於港股IPO的相關政策也是一個重點。

最近行業內有不少聲音在説,港股IPO正在回溫,我們也在之前的稿件中提到過一些數據,比如:2024年前三季度港交所的IPO募資規模位列全球第四,僅次於納斯達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

不僅如此,上個月美的集團籌集了46億美元,因為投資者的熱烈響應使得這家老牌家電公司行使了超額配售選擇權,將融資額增加了15%。

另港交所官網顯示,截至10月10日,上市申請 「處理中」的排隊企業數量超過90家,集中在生物科技、材料、零售等行業。但似乎這並不能滿足港交所當下的野心,亦或者不能滿足香港對港交所的期望,畢竟在2009年到2019年期間,港交所曾七次奪得全球最大IPO市場的桂冠。

所以,香港經濟復甦豈能少得了港交所這關鍵一環,可以看到,在施政報告中對IPO的着墨雖然不及科創多,但卻條條都直擊了當下問題的要害。措施包括:

(i)開拓海外新資金——落實追蹤香港股票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中東上市,吸納當地資金配置港股;

(ii)爭取企業上市——善用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的優勢,吸引國際企業來港上市,同時推動內地大型企業赴港上市,爭取短期內實現更多標誌性的公開招股(IPO);

(iii)優化上市審批——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將公佈進一步優化上市批覈流程的具體措施,令上市申請審批時間更有確定性;

(iv)提升市場效率——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會提升市場效率及降低交易成本,包括檢視保證金的存入安排、優化保證金和抵押品要求等。

關於第一點,李家超還強調稱,將香港將尋求與「一帶一路」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合作,特別是中東地區的大型主權財富基金。幾天前,香港證監會首席執行官梁鳳儀表示,兩隻交易所交易基金計劃於10月底在沙特阿拉伯Tadawul交易所上市,讓中東投資者能夠涉足香港上市股票。

而關於優化審批上市和提升效率方面,有分析指出,港交所現行規則的審覈時間和流程相對其他交易所來講比較長,這無形中增加了不確定性,也容易打消投資者的積極性。如果能夠將這點改進,確實可以吸納一部分資金流進來。

更多標誌性IPO也正在趕來,比如近期熱議的智能駕駛科技公司地平線,其估值已超530億。

據悉,地平線本次IPO擬發售13.55億股股份,其中香港公開發售1.355億股,佔約10%;國際配售12.195億股,佔約90%,另有超額配股權15%。每股發售價3.73至3.99港元,募集資金上限約54億港元(約50億人民幣)。

其中阿里巴巴、百度、法國航運巨頭達飛集團和一家寧波市政府基金為本次IPO的基石投資者,認購總額達到2.2億美元(約 15.6 億人民幣)。

另外同期登陸港交所的怡寶母公司華潤飲料,目前的認購情況也不錯,華潤飲料此次計劃發售3.48億股股份,發售價將在13.5港元至14.5港元之間,預計籌資金額最高可達50.4億港元。

華潤飲料基石投資者包括瑞銀資產(UBS AM Singapore)、香港中旅、中郵保險、美國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博裕資本(Wildlife Willow Limited)、PT Indadi、Athos、Ghisallo、Pamalican,上述機構一共認購3.1億美元。據此估算,其最新估值也將超過300億港元。

不難推測,在兩家明星公司的帶動下,港股IPO將進入新一輪熱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