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首批迴購增持貸款落地:總規模超118億元 市值或非關鍵門檻

2024-10-21 20:23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坪 深圳報道 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落地的當周,首批「嚐鮮」企業名單出爐。

10月20日晚間,招商蛇口中國石化等23家上市公司先后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東已與銀行簽訂貸款協議或取得貸款承諾函,將使用貸款資金用於回購或增持,涉及6家銀行,其中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各佔6家,項目數量並列第一。

除了兩家企業未披露貸款規模外,其余21家上市公司擬貸款金額上限達到118.36億元。

從參與公司來看,不同板塊企業均有覆蓋,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均有參與,既包括大型央企如中遠海能、招商蛇口等;也有民營白馬股,如兆易創新陽光電源温氏股份等,亦有百億市值以下的細分龍頭如山鷹國際東芯股份等。

有兩家企業市值低於50億元

從公告細節來看,首批企業中,除了中國石化及股東同時獲得回購貸款和增持貸款之外,其他22家企業均只選擇了回購/增持貸款中的一種,其中16家披露的是回購貸款,6家披露的是增持貸款,貸款期限均為一年。

從貸款額度來看,合計有11家企業貸款額度的上限為回購/增持規模的上限,比例可能達到100%,8家企業擬貸款額度上限則低於回購/增持規模的上限。

比例最低的山鷹國際,其在10月將擬回購資金總額上調至6億元至12億元(均含本數),但公司與工商銀行簽訂的專項回購借款為2億元,只有回購上限的六分之一。

此外,中國石化及其股東的貸款規模也並未超過60%。中國石化擬使用8億元至15億元回購公司A股股份,但與中國銀行簽訂的授信額度不超過9億元;股東中國石化集團計劃增持10億元至20億元(含本數),目前累計已增持12.91億元,最終向中國銀行申請的額度為7億元。

不過,首批項目中,有1家企業的貸款額度上限超過了回購規模上限,即温氏股份,其同時與兩家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簽署協議,各獲得了不超過10億元的貸款,總規模不超過20億元。

而温氏股份的計劃回購資金總額為9億元至18億元(均含本數),截至9月底,温氏股份累計已經回購了3億元(不含交易費用)。這也就意味着,其后續所需要的回購資金不會超過15億元。

總體來看,申請貸款上限最高的則是牧原股份,其與中信銀行簽署的協議中,中信銀行將為公司提供24億元的貸款資金。當然,牧原股份回購規模也比較高,其計劃回購總金額為人民幣30億元至40億元(均含本數)。

從行業分佈上看,23家企業分佈在10個申萬一級行業,橫跨了交通運輸、農林牧漁、地產、石油石化等傳統行業,也包含了電子、汽車等製造業的「新秀」。其中交通運輸企業最多,合計有7家,汽車、電力設備緊隨其后,分別有3家。

這些企業規模差異也較大,市值規模在數十億到近萬億不等。

此前,有市場消息提到,部分銀行對申報企業有50億元門檻的市值要求,但從首批情況來看,市值並非主要門檻。

申請回購貸款的福賽科技,以公告披露前(10月18日晚,下同)收盤價計算,總市值僅29億元,不到30億元。另一個披露股東已獲得增持貸款的力諾特玻,總市值為38.03億元。

華南一名大型商業銀行的從業人員對記者指出,目前公司在目標客户方面確實有一些限制,但並沒有明確的市值要求。

「我們的目標客户是符合國家產業戰略導向、銀行授信政策要求,主業突出,經營穩健資質良好,具有可持續經營能力及還款能力等,有一定市值基礎的企業。優先考慮市場穩定、流動性好的公司,比如納入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等指數的股票。」該銀行從業人士説道。

當然,出於風控考慮,該人士向記者表示,銀行也明確了限制准入條件,比如「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風險警示股票或退市整理股票」「上市公司或其股東近半年被證監會調查,或者面臨行政刑事處罰等」「上市公司或其股東信用記錄異常或涉及限制融資」「近兩期審計報告中任意一期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等。

信用、質押增信均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批貸款回購增持正式落地之后,市場對於金融機構的風控措施頗為關注。

此前,有市場人士表示,對於回購增持貸款,銀行可能需要設置風險控制措施,如補倉要求、調整質押率以及約定回購條款,以確保貸款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採訪及梳理分析發現,並非所有貸款都有質押率、平倉預警線等措施,目前回購增持貸款的增信方式包含信用和質押兩種,「要看具體項目」。

如招商系多家上市公司——招商港口招商輪船、招商蛇口披露的《貸款承諾函》中,擔保條件均為「信用」。滬上一家中小型民營企業董祕也向記者確認,目前與銀行溝通的是「信用」貸款。

我們擬回購股份的用途是全部予以註銷並減少公司註冊資本,也不存在質押的情況。信用貸款的額度要看具體的企業,這個需要和銀行一對一溝通。」一家大型上市公司證券部人士受訪表示。

不過,對銀行來説,不管選擇哪種方式,質押率、流動性等都會成為考察企業申請資質的條件之一。

前述銀行從業人員向記者確認,銀行對於對外質押比例過高,受減持新規影響減持受限的股票,也是相對審慎的。

回購增持規模有望創新高

隨着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落地,市場預計A股回購增持規模有望創新高,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共披露上市公司回購計劃1309單,計劃回購金額上限合計1750億元;共披露大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增持計劃918單,增持金額合計上限611億元。

從實際回購情況來看,年內共有超2000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回購,回購金額居前的分別為藥明康德的30億元,海康威視的28.94億元;通威股份三安光電等回購20億元;寧德時代順豐控股寶鋼股份等其余7家上市公司完成超過10億元的回購。

從股東增持情況來看,今年以來,發佈增持計劃公告的公司超過600家,通威股份、榮盛石化的控股股東以20億元並列第一。

中信證券認為,預計首期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3000億元的額度可覆蓋未來1年至2年的資金需求,且有進一步補充額度的可能。政策將通過支持回購增持以提振投資者信心、改善上市公司股東回報和推動資本市場良性發展。

海通國際也指出,回購增持再貸款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企業資金流動性。資金或將有序逐步進入資本市場,但情緒上可能提前反應,「從資金成本角度考慮,來自於民營企業的實質需求較多,而中央企業也會積極響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