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21 21:31
(來源:表舅是養基大户)
今天全網最火的,無疑是京東一早八點半的推文《致騎手的公開信》,將美團的外賣業務罵了個體無完膚。
今晚,美團已經闢謠反擊了,19點多發的《已闢謠謠言被再度利用的説明》,想必美團的小夥伴今天也是忙活了一天。
京東的推文,讓我想起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檄文之一,東漢末年,袁紹的幕僚主簿,陳琳,在官渡大戰之前,創作的《為袁紹檄豫州》,豫州是曹操的轄地,也就是討伐曹操的檄文。
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專制朝政,陳琳在文中説,「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於操為甚......此乃忠臣肝腦塗地之秋,烈士立功之會,可不勖哉!」
你把上面的「操」換成」美團「,基本可以無縫代入:你美團挾市佔率以令騎手和商家,歷觀互聯網的歷史,最沒有道德操守、最貪錢壓榨、最殘酷激進的,就數你美團外賣了,我取你項上人頭,算是替天行道了。
坦率説,我覺得,這篇檄文和昨天宇樹科技的公告一樣,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里面除了部分「事實」以外,還有大量京東的「觀點」、「猜測」、以及「情緒」,我覺得可以尊重其中的事實,但應對觀點和猜測保持理性,更應警惕其對大眾情緒的故意調動。
從純粹的商業角度,我們不妨探討幾個問題。
第一,京東為什麼要做外賣?
從直觀的感受來看,似乎京東是攻方,美團是守方,京東希望把業務的觸角伸到美團的外賣領域,搶佔更多的市佔率。
但事實上,大家要知道一點,互聯網平臺之間的爭鬥,本質上,都是對於流量入口的爭奪,無一例外,京東和美團的外賣大戰也同樣如此。
京東做外賣的最底層邏輯,在於,京東的后院被美團偷了——2024年,美團閃購,在手機、電腦等3C產品的訂單量,分別達到京東全站的40%和100%,要知道,在京東上買數碼產品,本來是京東最深的護城河。
而背后深層次的邏輯,在於美團的「即時零售模式」,使得京東「多快好省」口號里的快和省,都被瓦解了——原來你買一臺新的iPhone,在京東下單,京東承諾你當日或者次日達,但是美團的閃購,和附近的品牌經銷商聯手,可以直接半小時內送達,而且配送等供應鏈成本顯然低於京東。
再往深了一層,則要看到,是年輕用户追求「即時滿足」的需求,埃森哲的報告説,50%的95后要求當天收貨,而即時滿足,反過來刺激了衝動型消費的需求。
美團的業務鏈條在於,因為有美團外賣,而外賣業務很高頻,所以用户粘性高,然后把這些高粘性、認可美團配送服務的用户,轉換到「即時零售」里去,從而搶奪傳統電商的份額。
而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對京東來説,家都被掏了,那麼,必須要想辦法反擊。
一是找到問題的根源,在於流量入口,那麼,爲了搶奪流量入口,京東也必須有類似外賣這些的高頻業務,綁定用户;
二是你都掏我后門了,我還有什麼臉面放不下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從京東一開始做外賣,就一直在「撕咬」美團,包括故意把內部OA的交流放出來,其實都是打輿論戰。
第二,美團的問題是什麼?
美團的問題之一,在於,餓了麼,太特麼弱雞了。
經過幾年的PK,美團的市場份額越做越大,餓了麼的份額越做越小,外賣市場,已經從實際的雙寡頭,變成了單寡頭的模式。
在單寡頭的模式下,要讓寡頭自己刀刃向內,走出舒適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這麼多年下來,美團的很多「原罪」,都沒有得到自我改革。
比如,京東的檄文里,僅僅從事實的層面來看,沒給騎手交五險一金是逃不脱的,所謂的幽靈外賣(借別人營業執照的黑店),大概率也確有其事。
京東只要抓住這些,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
第三,京東和美團大戰背后,對各方的影響?
這個大戰,至少涉及幾方,包括,京東自己、政府部門、消費者、騎手、商家、京東和美團股票的投資者。
對京東而言,實際是三本賬,戰略賬、政治賬、品牌賬——從戰略的角度看,就是上面説的,搶奪流量入口、增強即時零售的用户基數和粘性;從政治的角度看,從政府,到社會,現在都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要體現正外部性,京東在這方面是看得很明白的,否則這麼大體量的消費電子國補,也不會落到京東頭上;從品牌的角度看,從東哥自己、到楊笠代言風波、到京東金融「擠兑」事件,京東太需要品牌的加持了。
對政府部門而言,反壟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巨頭們自己內卷,趟出一條路來,政府強調的食品安全、增加就業、提高社會保障等等,都可以在巨頭的市場化競爭中,逐步實現,其本質,就是巨頭用中短期的利潤,回補全社會,或者説,把利潤,留存在更多的中間環節。
對消費者而言,肯定是好事無疑。
對騎手而言,好事無疑。
對商家而言,則不好說了,我個人的核心觀點是,長期來看,影響商家利潤的,並非平臺,而是線上零售的這個商業模式,導致的同業競爭白熱化——對一名消費者而言,在沒有美團或者京東外賣的時候,他吃飯的選擇,可能就是小區附近500米的商圈,但是有了線上平臺后,他的選擇,就是10公里半徑內的餐飲了,這時候,勢必會發生頭部集中化的現象,也就是説,10公里半徑內,同類型餐飲中的頭部店鋪,會吸引絕大多數的流量——當5公里外的肯德基,可以30分鍾內送到的時候,還會有人去吃樓下的雜牌炸雞店麼?
換句話説,線下餐飲本來就難做,開不下去,不用把鍋單單甩在美團身上。
第四,對個人投資者的影響?
因為上周五和本周一,港股都休市,所以明天開盤,才能知道本次大戰的影響。
大概率,京東和美團都會低開,畢竟短期來看,是聯手擠出利潤。
第五,京東能贏嗎?
我説個個人的觀點,僅僅是個人的,如果把「嬴「,定義為,京東外賣的市佔率達到或者接近美團的水平,則不能,正如官渡之戰,檄文之后,最后袁紹戰敗一樣——不是誰嗓門大,誰就能贏,也不是誰在理,誰就能贏。
美團龐大的生態網絡,以及用户習慣,要解構它,是個很複雜的事情。
就好像滴滴,之前都從應用商店都下架了,但如今一看,大家出門打車,還是習慣用滴滴。
......
多聊幾句市場的熱點哈,黃金股漲停、平安銀行的一季報,以及跟投的建議。
1、權益,黃金股漲停。
今天港股沒開市,在北上資金繼續沒參與的情況下,A股交易量回到1萬億以上,而且80%以上的個股上漲,表現很不錯。
A股今天表現最好的,有色金屬板塊,尤其是黃金股,以及機器人板塊——機器人ETF(562500)漲2.6%,周末機器人馬拉松雖然嘲諷聲音不少,但我們昨晚的文章里說了,邁出第一步,本身就是個好事情;而黃金股ETF(159562)直接漲停了,下圖,解釋一下,ETF顯示有3%多的溢價,是因為底層有港股的個股,今天不開市,相當於ETF直接「計提」了他們明天的漲幅。
黃金今天又添了一把火,主要是川寶發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推,説誰的黃金多,誰在談判桌上腰桿子就硬。
The golden rule of negotiating and success: he who has the gold makes the rules.
截至目前,美國的黃金儲備是8000噸出頭,我們是2000噸出頭,差距還比較大。
2、債券,平安銀行的一季度。
今天債券市場的核心,就是LPR降息的預期落空,截至尾盤,30年國債上行了2bps以上。
具體的邏輯,我們中午在《LPR為何沒降?》里提過了,從緊迫性和必要性來説,優先級應該是,降存款利率>降OMO利率>降LPR利率。
另外,分析了一下平安銀行的一季報,確實銀行一季度的債券和債基投資,虧錢了——平安去年一季度債券和基金的浮盈是30億出頭,今年一季度反而虧了15億多。